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教育
黑龙江教育

月刊

1002-4107

黑龙江教育/Journal Heilongjiang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下大学生就业心态及职业选择的研究

    成晓典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就业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文章系统论证了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就业和大学生就业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为了探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下大学生就业心态、职业选择等的现状及对就业指导的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职业选择和就业需求展开调查分析,并从就业观念、就业心态和就业工作体系3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和完善高校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

    中国式现代化大学生就业就业心态职业选择

    国家翻译实践地方化背景下MTI翻译教学研究

    聂韶峰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国家翻译实践的全面纵深发展,国家翻译实践地方化趋势日益明显。国家翻译实践地方化能为MTI(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翻译教学提供实践平台,促进MTI翻译教学的健康发展。文章在探讨MTI翻译教学原则与目标的基础上,以"河南地方特色文化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中英版)为例,归纳MTI翻译教学的改革路径,旨在将MTI翻译教学与地方翻译实践融合起来,为MTI翻译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国家翻译实践地方化MTI翻译教学

    市场营销专业"数字化思维与营销创新实践"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杨仲基武建龙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是满足地方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切入点,也是破解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重要路径。文章以哈尔滨理工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市场营销专业"数字化思维与营销创新实践"课程为例,从教学设计、改革成效、改革经验3方面开展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教学改革,旨在为同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和经验借鉴。

    市场营销专业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改革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科研一体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张文祥郭铁梁李志军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和科研是高等教育的2个基本职能,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根和本,科研是促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催化剂"。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文章秉持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培养导向,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对电子信息类专业进行教学科研一体化建设,实现全过程、多维度、立体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实效。

    教学科研一体化应用型本科创新型人才高质量发展电子信息

    军队院校"模拟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赵冬梅周波崔海峰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课程思政为铸魂育人的重要抓手,探索"装备和工程实例牵引、突出问题导向、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全程一体融合"的教学模式,以"电压比较器"为例阐述实例牵引、问题驱动、思政融合的教学思路,推动"模拟电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学习获得感,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辩证思维、系统观念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改革问题驱动课程思政"模拟电路"课程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

    王弯弯芮海云朱年青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药工程专业是泰州学院"十四五"期间工程教育认证的试点专业。为了将工程教育认证理念落实到"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文章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对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探索,重点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先进性和教育性,运用翻转课堂、"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等教学方法,加强形成性评价和目标达成度评价。这些教学改革措施旨在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升,真正做到"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保证"微生物学"课程对工程教育认证形成有力支撑。

    工程教育认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李晓丽葛青胡传皓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号与系统"是成都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针对课程痛点问题,文章提出了重能力和素质的教学目标,进行了与专业工程问题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改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改革及形成性+收获型的评价方式改革。课程教学改革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反馈良好,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均得到了有效提升。

    "信号与系统"课程新工科专业工程问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电机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李光明张叶贵吉畅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电机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程团队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实现价值塑造为目标,从课程知识体系、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优化、设计与构建。结果表明,优化重构课程知识体系、逐层细化课程目标、采用立体化闭环式教学模式和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对提升课程整体质量效果较好。课程团队坚持持续改进理念,针对课程改革后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向和措施,为持续提升课程质量提供思路。

    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设计考核评价持续改进"电机学"课程

    面向地质工程专业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

    姜杰杨健霍宇翔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械设计基础"是地质工程专业(岩土钻掘方向)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与地质工程专业关联性较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与实践分离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引入地质工程实际案例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开设的岩土钻掘设备教学拆装实习进行常用机构和零件的讲授,让学生在设计与实践的一体化学习过程中深入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探索出一种与专业紧密结合的面向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新形式。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地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工程实际

    OBE理念与翻转课堂融合下的"中国地理"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党淑青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中国地理"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与翻转课堂融合的理论契合性及实施条件,提出了 OBE理念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设计包括课程目标与内容重构、课堂教学实施模式、课程评价设计3部分内容。在该模式下,教师借助课堂评价,适时进行反思并持续改进教学,最终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升,从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地理师范类人才的培养质量。

    OBE理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国地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