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技术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创新

旬刊

1673-1328

kjxx@vip.sina.com

0451-82613440

150008

哈尔滨市南岗区宣信街15号(省政府综合楼526室)

科学技术创新/Jour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以刊登实用信息技术转让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侧重于科研成果转让,同时为广大科技、经济工作者提供一个展示平台,以弘扬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办刊宗旨,读者对象为广大科技、经济教育工作者和中小企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单桩穿越岩溶发育地层力学特征与溶洞处置措施研究

    刘飞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单桩穿越岩溶发育地层工程地质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手段,探讨了溶洞存在条件、尺寸、位置、充填特性等对桩体变形、地层变形与地层应力的影响规律,提出处置措施,主要结论有:(1)随桩顶荷载增大,桩顶沉降、桩体压缩与地层沉降均线性增大,溶洞存在下桩顶沉降较小,但桩体变形较大;(2)无溶洞下地层抵抗变形能力最大,大变形后,地层总体变形呈"漏斗"状,溶腔顶部围岩变形较大,桩体底部与溶洞底部局部受拉,桩底到溶洞附近地层压应力较大;(3)提出小型溶洞采用片石粘土筑壁、埋深大 10m的中型溶洞采用灌注水泥混合物及低标号混凝土和钢护筒跟进、岩溶发育强烈区采用全回转钻机施工的溶洞处置方法.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岩溶桥梁桩基力学特征处置措施数值模拟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中低压配电网电力规划研究

    向星山杨承俊张寒月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中低压配电网的运行安全以及电能供应质量,研究基于多目标优化的中低压配电网电力规划方法.该方法采用双层电力规划模型设计,并通过自适应ε-支配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完成中低压配电网双层电力规划目标求解.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降低配电网的建设成本以及电压偏差,保证配电网的稳定运行.

    多目标优化中低压配电网电力规划

    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张军伟闫宏昌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原理,深入探讨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具体应用.

    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工程测绘应用

    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轴承组冷却设计与测试

    王春林李钰王涛刘龙龙...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在重载、大冲击载荷工况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导致整个传动系统温升过高,为了保证采煤机的正常工作,设计有专门的截割系统冷却结构并对其进行散热.但传统冷却结构设计重点在于降低齿轮传动系统工作温度,对轴承组冷却关注较少.本文在传统冷却结构基础上,以系统冷却为出发点,设计并详细介绍了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轴承组冷却系统设计研究.结合采煤机样机,对在峰值工况和额定工况条件下进行了抬价测试.测试结构表明,该轴承组冷却系统具有散热效果好的优点,能满足重载大功率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使用要求,并对同类采煤机冷却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重载大功率采煤机轴承组冷却系统温升测试

    大俯采大倾角地质条件下采煤机应用研究

    徐圣集高亚超李旭阳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俯采大倾角地质条件下采煤机往往会出现掉道、爬坡困难、行走轮及导向滑靴磨损严重等问题,对煤矿开采过程造成严重影响,降低开采效率,增加使用成本.针对采煤机在复杂工况下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采煤机在复杂工况下平稳可靠运行.

    大俯采大倾角采煤机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水环境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屠佳钰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随着 3S等新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包括数学模型与 3S的结合、数学模型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不同的模型计算方式.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将水环境模型和大数据技术更好地进行融合,深入挖掘模型应用并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流域性水环境风险预测模型,如对整个长江流域进行预测预警,将有助于更完整更系统得对长江流域进行管控,能够更及时更有效的预警,解决优化调控类科学决策问题.

    大数据水环境风险预测模型

    过程参数对PVP静电纺纳米纤维直径和形貌的影响

    潘甜李新德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纳米纤维,研究了纺丝过程参数(溶液浓度、纺丝电压、纤维接收距离)对纤维直径和形貌的影响.实验发现,在室温,相对湿度低于 50%的情况下,当溶液浓度为 6-10 wt%,纺丝电压为 13.5~20 kV,针头内径为 0.51 mm,溶液注射速度为 0.7 mL/h,纤维接收距离为 8~15 cm时,可制备出连续无珠粒的PVP纤维,直径在几百纳米至几微米之间.纤维的平均直径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纺丝电压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纤维接收距离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

    静电纺丝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纳米纤维过程参数纤维直径

    基于多源遥感技术的泥石流小流域及沟道侵蚀特征分析

    安艳东张灿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探究了多源遥感技术在泥石流小流域及沟道侵蚀特征分析中的应用.分别从卫星雷达影像、航空遥感影响、大比例数字地形图和野外调查数据获取研究区数据,使用二轨法和偏移量跟踪技术进行形变信息提取,并建立了"坡面-流域-沟道"数字系统.利用该系统提取研究区内的坡体侵蚀产沙特征,分别选取沟道高差、沟道长度、流域面积、植被覆盖率 4 项因素,探究各项因素对侵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沟道高差,延长沟道长度,能降低沟道侵蚀速率;减小流域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能降低小流域侵蚀速率.

    多源遥感技术沟道侵蚀泥石流植被覆盖率

    自升式钻井平台升降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

    张曙光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究了自升式钻井平台升降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对钻井平台的水平控制和桩腿电机的同步控制进行了优化分析.该系统由动力传动、升降控制和传感器三个模块构成,采用DCS分布式结构,以中央工控机作为上位机,PLC控制箱作为下位机.前端传感器采集载荷、速度、水平度等信号后,上传至工控机并完成分析处理,然后生成相应的调控指令并发送给下位机.利用下位机控制桩腿上的电机完成升降操作,保证了钻井平台的水平与稳定.在钻井平台上布置水平仪,将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偏差转化为速度偏差,对桩腿进行独立调控,达到水平控制优化的目的;对桩腿电机使用耦合控制模式,保证了电机在和均衡、同步运行,达到了同步控制优化的目的.

    自升式钻井平台升降控制系统桩腿耦合控制

    基于紧固过程的航发低压转子连接螺栓组螺栓装配预紧力分析

    张永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究了低压转子连接螺栓组螺栓装配预紧力的确定方法.通过设计螺栓短期松弛实验,确定了螺栓预紧力的拟合函数,计算出螺栓的初始预紧力为 37800 N,松弛后稳定的预紧力为 37000 N.随后基于弹性相互作用原理,分别设计了低压转子环形试件的弹性正作用实验和扇形试件的弹性负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弹性正作用对拧紧工艺无影响,弹性负作用会导致相邻螺栓之间的预紧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小.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两轮顺序装配工艺,将装配预紧力设定为 37000 N,可以忽略拧紧工艺对螺栓预紧力的影响,使螺栓组螺栓的分散性最低,从而保证了低压转子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低压转子连接螺栓预紧力弹性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