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技术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创新

旬刊

1673-1328

kjxx@vip.sina.com

0451-82613440

150008

哈尔滨市南岗区宣信街15号(省政府综合楼526室)

科学技术创新/Jour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以刊登实用信息技术转让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侧重于科研成果转让,同时为广大科技、经济工作者提供一个展示平台,以弘扬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办刊宗旨,读者对象为广大科技、经济教育工作者和中小企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脉冲X射线检测核辐射探测器的性能测试

    席杭闽商懿霍婷婷谈利...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数字X射线摄影(DR)设备模拟脉冲X射线辐射场,测试常见的四种核辐射探测器性能,选择最适宜用于脉冲X射线检测的核辐射探测器.方法:控制DR设备的曝光时间由短到长,在20 ms~1 000 ms之间选取10档,保持管电压81 kV不变,管电流在10 mA档位不变,测试不同曝光时间条件下核辐射探测器的性能.结果:闪烁体探测器最适用于短时高剂量脉冲X射线检测.结论:(1)G-M计数器、高气压电离室、NaI(Tl)探测器不适合用于曝光时间在1 000 ms以下的短时高剂量脉冲X射线的检测.(2)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在曝光时间1 000 ms以下有很好的时间响应,检测结果显示160 ms周围剂量当量率即达到稳定.

    脉冲辐射核辐射探测器时间响应

    环保型混合气体绝缘介质散射截面微观机理研究

    张文婧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进电力设备绝缘介质新型环保绝缘气体开发工作,本文采用量子力学微观计算方法,以电子/气体分子碰撞散射截面作为计算目标,采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 He-H2混合气体多粒子体系相对碰撞能量E=0.2 eV时00-00弹性碰撞和00-02,00-04非弹性激发碰撞的微分反射截面,进一步分析相对碰撞能量值对弹性及非弹性碰撞计算结果的影响,总结了该碰撞体系微分散射截面的变化规律,为探索混合气体绝缘特性的机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研究表明,He-H2的00-00弹性碰撞微分截面主要发生在小角度部分,00-02非弹性碰撞的散射主要发生在大角部分,00-04跃迁能实现,但非弹性碰撞微分截面很小,而He-H2碰撞的00-06激发不可能实现.

    碰撞混合气体散射截面密耦近似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物流无人机航迹规划研究

    杨永刚李玉盈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物流配送中无人机航迹规划问题进行研究,考虑无人机性能和空域环境等影响因素,以经济总成本最小,时间最短和安全程度最高为目标,建立多约束条件下物流无人机航迹规划模型.先改善传统蚁群算法的信息素分布,启发函数搜索精度,再叠加天牛须算法进行二次规划,利用改进的算法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减少算法运行时间,并且在规划的最优航迹方面,改进算法规划的最优航迹长度最短,航迹较优,在保证最快到达目标点的同时也保证了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能够安全的避开障碍物威胁,证明了改进蚁群算法的有效性.

    物流无人机蚁群算法航迹规划三维空间建模多目标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撤装置的设计及应用分析

    徐明辉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采煤工作面中有很多的液压支架,这些支架大多体积占比大,且自身重量较大,对回撤的效率有直接的影响.在当前的液压支架回撤作业中,采用的多为绞车与滑车联合的拆除方式,这种传统的拆装方式,需要多次拆装绞车,导致整体的拆除效率非常低,无法与现代化回采速度进行适配,达不到当前工作面的回采需求,所以传统的液压直接回撤工艺已经无法进行工作面接替生产,需要进行重新设计,以满足当前工作面的回采要求.文章以某工作面为例,对传统液压支架回撤工艺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当前液压支架回撤装置设计过程,同时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回撤效率明显更高,最后还讨论了支架回撤安全技术的相关措施.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撤装置

    基于机器视觉的隧道病害快速检测设备研究

    崔凯华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隧道检测效率以及安全性,文章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隧道病害快速检测设备,此设备将图像采集装置搭载于车辆上,实现快速、安全、稳定的隧道表观病害图像采集.另外,此设备通过图像采集单元、多传感器以及多动作机构,实现了图像采集单元位置及角度的灵活、快速调整,适用不同轮廓的隧道,有效提高了隧道检测设备的实用性及检测效率.

    隧道检测机器视觉激光补光图像采集图像识别

    瞬变电磁法和高密度电法在煤矿采空区勘查中的综合应用

    吴俊林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煤炭采空区造成较多环境及地质灾害问题,其范围以及深度的准确探测是后期采空区治理修复的前提.本文通过介绍瞬变电磁法和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使用条件,并进行了同一试验线和相互垂直试验线的试验对比,说明了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能够规避方法的局限性,更加有效准确地对煤矿采空区进行探测,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法煤矿采空区

    基于迈克尔逊干涉的金属线胀系数测量装置

    亢鲁宁刘娜李金星刘继兵...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迈克尔逊干涉的金属线胀系数测量装置.此装置中金属棒长度的微小变化可通过干涉条纹的吞吐直观观察,可操作性强,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金属线胀系数测量的精确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迈克尔逊干涉仪金属线胀系数光的干涉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智能监测

    母凌燕蒋奕宸李博阳罗俊...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智能监测方法未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指标进行制定,监测效率低.提出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智能监测.制定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指标,构建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模型,设计智能监测流程,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实现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智能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可以减少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智能监测开销,监测效率更高.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智能监测

    基于协调保护机制5G通信传送网中高生存性RAN切片模型部署策略研究

    王子昱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5G通信传送网中,RAN(Radio Access Network)切片是一种关键的网络架构,它允许网络资源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和服务类型进行切割和分配.高生存性的RAN切片模型旨在提供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的通信服务,通过合理的切片设计,可以确保网络在关键时刻快速响应,减少通信时延,提高可靠性.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基于RAN切片模型以及模型的目标,从评分机制、贪婪策略两个维度,详细介绍RAN切片部署策略,以期提高整个系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生存性和鲁棒性.

    协调保护机制RAN切片模型使用波长数

    改进YOLOv5s算法的无人机小目标检测方法

    杨兴志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人机视角小目标检测出现目标漏检、误检和精度不高的问题,研究适用于无人机视角下的YOLOv5目标检测算法.首先,为了使网络学习到更多的特征,在主干网络中引入轻量化的MobileNetV3_Small算法,增强模型特征提取能力的同时降低了参数量和运算量,方便部署到无人机设备.然后,为了加强模型在目标聚集的情形下以降低漏检并提升检测精度,替换原始非极大值抑制算法为Soft-NMS.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在VisDrone2019数据集上检测精度达到34.7%,相比于YOLOv5s算法精度提高5.4个百分点,同时降低了模型的参数和浮点运算量,便于部署到无人机设备,使得改进后的算法可以更好的应用于无人机视角下的图像目标检测任务中.

    无人机小目标检测YOLOv5sMobileNetV3非极大值抑制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