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农业科学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编辑出版中心
黑龙江农业科学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编辑出版中心

韩贵清

月刊

1002-2767

nykx13579@sina.com

0451-86668373

150086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黑龙江农业科学/Journal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黑龙江省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各种农作物和畜牧兽医方面的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物技术、生理生化、生态气象、种质资源、饲草饲料、多种经营、调查总结、专题综述等。还设有高新技术实用国内外科技动态、新品种、新医品质、重点实验室、研究所、企业简介等栏目以及各类广告业务宣传。本刊以高新实效为原则,以服务科研、服务生产为宗旨,把以黑龙江省为主,其它省区为辅的最新科研成果,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新产品、新品种等及时地报道出去。读者对象:农业科研人员、技术员、科研管理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国营农场农民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能化推荐施肥技术在寒地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闵凡华徐新朋何萍王西亚...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减少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对寒地水稻土壤及环境的影响,基于产量及上季肥料残效,依据养分专家系统(简称NE系统)在寒地水稻上进行智能化推荐施肥,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计设置不同施肥量,调查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育期、产量构成因子、理论产量、实测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施肥处理肥料偏生产力。结果表明,相较于农民习惯施肥(FP)三大肥料(N-P2O5-K2O)施用量161,59和106 kg·hm-2,智能化推荐(N-P2O5-K2O)施肥量为151,56和69 kg·hm-2,减施氮、磷、钾纯用量分别为10,3和37 kg·hm-2。各处理之间的生育进程、产量构成因子、实际产量都存在一定差异且变化规律不明显。处理2的成熟期最早,为9月1日,与FP的相差2 d;处理3三大肥料的PFP都是最高的,分别为73。98,199。49和161。91 kg·kg-1,比FP的分别高8。86,21。78和63。00 kg·kg-1。4个处理在减肥条件下均实现增产,处理3实际增产最高,产量达到11 171。67 kg·hm-2,增产量686。73 kg·hm-2,增产率6。5%,各处理增产、肥料偏生产力高低顺序相一致。说明通过增施生物有机肥能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

    寒地水稻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生物有机肥产量偏生产力

    变量追氮对土壤化学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朱莹雪陈圣杰匡恩俊袁佳慧...
    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东北黑土区玉米绿色精准施肥,采取变量追氮的施肥方式在八五五农场和八五六农场试验区玉米田进行田间大区试验,以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以当地常规追氮量225 kg·hm-2为标准,设置5个施肥梯度并生成处方图,研究精准变量追氮施肥技术对土壤化学性质及玉米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八五五农场试验基地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均表现为少量减氮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较常规追氮处理提高17。0%和44。1%,相较于追氮前,有机质含量提高8。2%~70。3%;pH在变量追氮后少量减氮、少量增氮显著高于常规追氮处理4。8%~5。7%,大量增氮处理高于常规追氮处理1。7%;各变量追氮处理玉米产量虽低于常规追氮处理,但差异不显著。八五六农场试验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经变量追氮后均有所提高(3。0%~36。4%),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变量追氮后常规追氮处理的碱解氮含量最高(46。08 mg·kg-1),与大量增氮处理差异显著;变量追氮后除少量增氮处理pH低于常规追氮处理,其他变量追氮处理均高于常规追氮处理4。2%~5。5%,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减氮处理的玉米产量较高,增氮处理的产量较低,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上,变量追氮一年虽然在降低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差异上未表现出明显效果,但增加了有机质的含量,促进地块保持产量均一稳定,能够达到稳产增产的效果。

    玉米精准施肥变量追氮增产增效平衡地力增产

    不同灌溉量对蒙豆1137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王雅莹白音章董越何佳欢...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大豆关键生育期合理灌溉,利用盆栽控水试验,在关键生育期通过设置不同的灌溉量处理,明确大豆生长发育特征和产量形成过程与土壤干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在鼓粒期受到干旱胁迫的生育期天数比开花期受到干旱胁迫要长,鼓粒期轻度干旱S65%的株高为85。2 cm,茎粗为7。63 mm,是两组试验区中的最大值,鼓粒期试验组中,轻度干旱处理可以增加大豆茎粗;开花期试验组中,轻度干旱F65%处理增产6。2%,其他处理减产7。5%和19。8%,鼓粒期试验组中,轻度干旱S65%处理增产47。3%,其他处理减产14。4%和26。4%,说明鼓粒期干旱对籽粒产量影响最为严重,减产程度大于开花期;耗水量均表现为对照组充分供水>轻度干旱>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处理,而产量则表现为轻度干旱>对照组充分供水>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处理。从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各方面考虑,为生产出植株高、茎粗大的大豆植株,且在减少耗水量的情况下不影响产量,可在大豆鼓粒期适度采取轻度干旱(田间持水量65%)处理,可达到节水增产的效果。

    灌溉量干旱大豆关键生育期产量生长发育

    黑龙江省中晚熟地区旱直播水稻适宜品种筛选

    刘晴高世伟刘宇强常汇琳...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旱直播水稻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以黑龙江省第二、第三、第四积温带26个主栽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区对比法研究供试品种生长发育特性、出苗情况、生育期、抗倒伏相关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差异情况,筛选适合黑龙江省中晚熟地区的旱直播品种。结果表明,绥粳25、绥粳306、龙庆稻8号、龙庆稻5号、龙粳66、龙粳31、绥粳27、绥粳103、绥粳18、龙粳1624和绥粳309出苗率高、出苗整齐。其中绥粳18、龙粳31、龙粳1624、绥粳27和龙庆稻5号,表现为抗倒伏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另外还筛选出实际产量在7 400 kg·hm-2以上的品种包括绥粳106、三江6号、绥粳18、龙粳31、绥粳27、龙粳1624、龙庆稻8号、龙庆稻5号和绥粳309。综上,绥粳18、龙粳31、龙粳1624、绥粳27和龙庆稻5号可作为中晚熟地区的旱直播品种。

    黑龙江省中晚熟水稻旱直播品种筛选

    烟嘧磺隆与三种助剂可混性及对玉米田金狗尾草防效的研究

    王英秀杨静林瑞鹏孔祥清...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助剂对除草剂的增效作用,在室内进行了 40 g·L-1烟嘧磺隆添加助剂试验,添加异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HPP)、甲酯化植物油和迪增3种助剂,研究添加助剂后对除草剂表面张力、扩展直径、接触角的影响;在田间进行了 40 g·L-1烟嘧磺隆与3种助剂桶混喷雾,调查对玉米的安全性及对金狗尾草的株数防效及鲜重防效。结果表明,40 g·L-1烟嘧磺隆与各助剂混用后对玉米安全,40 g·L-1烟嘧磺隆添加3种助剂后,药液表面张力下降、扩展直径提高、接触角下降。施药后30 d,40 g·L-1烟嘧磺隆1。50 L·hm-2+迪增0。375 L·hm-2、40 g·L-1烟嘧磺隆1。50 L·hm-2+甲酯化植物油0。525 L·hm-2的株数防效均在80%以上,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说明40 g·L-1烟嘧磺隆常规用量与高量的迪增和甲酯化植物油混用能够提高对玉米田金狗尾草的株数防效和鲜重防效。

    玉米烟嘧磺隆助剂金狗尾草防治效果

    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盐土中玉米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陈悦冯薇张福峰吴哲...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验证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深植沃土和GGR拌种专用肥拌种对中重度盐渍化土壤玉米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作用,以前期鉴选出的耐盐玉米品种沃玉3号和盐敏感玉米品种纪元878为试验材料,在种植前进行拌种处理,研究拌种后对玉米出苗及幼苗生长性状、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应用GGR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能够提高种子出苗率,同时对玉米幼苗的农艺性状以及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通过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发现,在3种盐浓度土壤中,淡土和0。5%盐土中GGR拌种专用肥拌种对耐盐玉米品种沃玉3号种子萌发和生长的促进作用优于GGR深植沃土拌种处理,在0。3%盐土中,GGR深植沃土拌种对种子萌发和生长的促进作用优于GGR拌种专用肥拌种处理;在淡土中,GGR拌种专用肥拌种对盐敏感品种纪元878的种子萌发和生长的促进作用优于GGR深植沃土拌种处理,在0。3%和0。5%盐土中,GGR深植沃土拌种对种子萌发和生长的促进作用优于GGR拌种专用肥拌种处理。

    玉米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盐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著作权使用声明

    黑龙江农业科学编辑部
    39页

    藏桃AmArg1基因克隆与互作蛋白筛选及抗逆性分析

    白洁霞李佳昕刘璐璐罗秋香...
    4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藏桃精氨酸酶1的耐逆性生物学功能,克隆了精氨酸酶1基因(AmArg1)全长ORF,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其蛋白结构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该蛋白是酸性的无信号肽结构的非分泌蛋白。将AmArg1转入酵母细胞,其对酵母细胞无毒性、无自激活活性。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出AmArg1的互作蛋白AmLhcb1、AmRabB1b并在洋葱活体细胞内验证互作,并初步探究AmArg1在NaCl、甘露醇和CuSO4胁迫下的抗逆性反应,发现过表达转AmArg1酵母菌具有较强的胁迫耐受性。

    藏桃互作蛋白非生物胁迫AmArg1基因

    协办单位

    50页

    小兴安岭针叶林与阔叶林土壤温湿度敏感性差异研究

    张喜亭杨茗杨艳波冯鹏...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小兴安岭地区针、阔叶林土壤碳汇稳定性差异,对小兴安岭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针、阔叶林进行调查并采集0~20 cm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SOC)、土壤异养呼吸速率(Rs)、温度敏感性(Q10)、湿度敏感性(Hs)及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结果表明,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针叶林显著高出31。49%(P<0。05),土壤异养呼吸速率针、阔叶林间差异不显著。针叶林土壤温度敏感性(Q10)比阔叶林显著高出16。82%,但湿度敏感性针、阔叶林间差异不显著。与针叶林相比,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更高,且阔叶林温度敏感性更低。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对碳汇稳定性影响最大。

    针叶林阔叶林土壤有机碳温度敏感性湿度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