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月刊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奶牛场饲用玉米霉菌毒素的检测及霉菌的分离鉴定

    李新锋郭净邑赵盼盼郭建来...
    105-11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某奶牛场饲用玉米中霉菌的污染情况,试验多次、多点采集饲用玉米样品5份,采用ELISA法测定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含量,并分离样品中的霉菌,通过形态观察、PCR扩增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5份样品中AFB1、DON、ZEN的检出率均为100%,OTA均未检出,其中1份样品中AFB1含量超过国家限量标准,超标率为20%;DON和ZEN在所有样品中均未超标.经形态观察、PCR扩增和系统发育分析,最终从饲用玉米样品中鉴定出三种霉菌,即黄曲霉菌、索状青霉菌和增殖镰刀菌.说明该奶牛场饲用玉米饲料受到了黄曲霉菌、索状青霉菌、增殖镰刀菌所产生的多种霉菌毒素的污染.

    饲用玉米霉菌毒素霉菌分离鉴定

    绿原酸通过Nrf2/NLRP3通路减轻LPS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作用机制

    冯秀晶尹柏双秦宏宇韩馥新...
    111-11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对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试验选取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模型组(LPS组)、CGA干预组(CGA+LPS组)和CGA组.LPS组大鼠按体重腹腔注射10 mg/kg LPS,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CGA+LPS组大鼠按体重腹腔注射20 mg/kg CGA,1 h后腹腔注射LPS;CGA组按体重腹腔注射20 mg/kg CGA.4 h后大鼠用异氟醚麻醉,打开腹腔,分别通过膀胱采集尿液、心脏采集血液用于肾脏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检测;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胞核(N)-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总(T)-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及NOD样受体家族pyrin域3(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Caspase 1 p20、IL-1β和IL-18)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LPS组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e)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尿液KIM-1和NGAL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和IL-18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包括肾小管扩张或肿胀、空泡变性、炎性细胞浸润等;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Caspase1 p20、IL-1β和IL-18)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Nrf2、HO-1和NQO1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LPS组相比,CGA+LPS组血清BUN和Cre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尿液KIM-1和NGAL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和IL-18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仅可见轻度炎性细胞浸润和局灶性坏死;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Caspase1 p20、IL-1β和IL-18)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CGA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促进下游HO-1和NQO1蛋白表达,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减轻炎症级联瀑布反应,从而对LPS诱导的大鼠AKI起到保护作用.

    绿原酸脂多糖Nrf2信号通路NLRP3炎症小体急性肾损伤

    BHK-21悬浮细胞培养条件筛选及回蹄疫病毒悬浮培养工艺研究

    施程洪陆礼琼李彦荣吴海燕...
    119-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在幼地鼠肾细胞(BHK-21细胞)低血清全悬浮培养工艺下获得更高含量的口蹄疫病毒(FMDV),试验对比了 4株不同来源的BHK-21悬浮细胞的培养特性,按体积1%、2%和5%分别接种O型、A型FMDV,接种后4,8,12,16,20,24小时取样进行146S、半数致死量(LD50)对比研究,筛选形态良好、培养特性更稳定的BHK-21悬浮细胞株;以摇瓶悬浮培养筛选得到的BHK-21悬浮细胞株,使用O型FMDV O/HB/HK/99株、A型FMDV AF/72株,从接种剂量、活细胞密度(VCD)、病毒培养温度、病毒培养pH值、换液体积比例等工艺参数对病毒146S表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在7.5,50,500 L生物反应器中逐级放大,进行了 O型FMDV O/HB/HK/99株、A型FMDV AF/72株各3个批次病毒液悬浮培养研究,确定O型FMDV O/HB/HK/99株、A型FMDV AF/72株接种BHK-21悬浮细胞的培养工艺.结果表明:筛选得到1株形态良好、培养特性更稳定的BHK-21-CP005悬浮细胞株;O型FMDV O/HB/HK/99株、A型FMDV AF/72株在摇瓶低血清悬浮培养的BHK-21-CP005悬浮细胞株中增殖的最适条件为,当细胞培养48 h,VCD达4.5×106/mL,按体积2%接种O/HB/HK/99株和AF/72株,培养温度为36.5~37.0℃,pH值为7.30~7.50,按4:5体积比例换液,接种病毒16~20 h后收获病毒液,病毒146S含量不低于9.0 μg/mL,LD50不低于1×108.50/0.2mL.说明使用BHK-21-CP005株低血清全悬浮培养生产更高含量的FMDV工艺稳定,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口蹄疫病毒BHK-21低血清反应器悬浮培养146S半数致死量

    西藏牦牛ELOVL6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量分析

    任稳稳郑青波黄纯王兴东...
    130-135,140,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西藏牦牛ELOVL6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试验采用PCR技术克隆西藏牦牛ELOVL6基因编码区序列,利用在线软件预测和分析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ELOVL6基因在西藏牦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西藏牦牛ELOVL6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为795 bp,共编码264个氨基酸;与牛ELOVL6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NM_001102155.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其第18位核苷酸位点发生了碱基突变(A→C).西藏牦牛与普通牛亲缘关系较近,与斑马鱼亲缘关系较远.ELOVL6基因编码蛋白是一种主要在内质网发挥生物学功能的疏水性蛋白,共有20个磷酸化位点,有跨膜结构,无信号肽,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ELOVL6基因在西藏牦牛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脂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说明ELOVL6基因可能是调控牦牛脂肪酸代谢的关键基因.

    西藏牦牛ELOVL6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组织表达分析

    不同海拔地区马鹿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高鹤轩刘汇涛王洪亮陈旭...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比较不同海拔地区马鹿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试验根据马鹿生长的海拔高度将4个品种马鹿分为两组,分别为低海拔组(天山马鹿、阿尔泰马鹿)和高海拔组(青海马鹿、甘肃马鹿),采集血液后,分别测定各组12项血液生理指标和14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12项血液生理指标中,高海拔组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总数、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极显著高于低海拔组(P<0.01),血小板总数显著高于低海拔组(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略高于低海拔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血小板压积极显著低于低海拔组(P<0.01).在14项血液生化指标中,高海拔组的血尿素氮浓度、钙浓度、总蛋白浓度、白蛋白浓度、白蛋白/球蛋白、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高于低海拔组(P<0.01),肌酐浓度、谷氨酰转移酶活性、总胆红素浓度、胆固醇浓度极显著低于低海拔组(P<0.01);磷离子浓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血糖浓度、球蛋白浓度在两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不同海拔地区马鹿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存在较大差异,高海拔地区马鹿具有低氧适应的生理特征.

    马鹿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不同海拔高原低氧适应

    征稿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