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医学
黑龙江医学

杜广洲

月刊

1004-5775

hljyx08@163.com

0451-87253050 87253051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黑龙江医学/Journal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黑龙江分会主办的地方性综合临床医学期刊,创刊于1972年办刊三十余年来,始终坚持为临床医学、教学及科学研究服务;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注重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在各方面取得突出在绩。本刊全体采编人员竭诚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订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球囊扩张引导管状脑压板联合神经内镜辅助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杨俊吴雪松梁军飞吴旋...
    1155-1157,1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引导管状脑压板联合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内镜组)、对照组(开颅组).观察组45例,进行了球囊扩张引导管状脑压板联合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对照组45例,进行了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收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GCS评分、术前血肿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再出血率、GOS评分等相关数据.对比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前脑出血量、术前GCS评分、术中失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低于对照组、术后GO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1,-5.47,14.10,P<0.05).结论:球囊扩张引导管状脑压板联合神经内镜辅助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是安全有效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者预后方面均优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

    基底节区脑出血神经内镜球囊管状脑压板

    地屈孕酮片辅助化疗对改善子宫内膜癌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炎症反应的应用研究

    薛文玲吕小红毛晓红尹保娜...
    1158-1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地屈孕酮片辅助化疗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0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将单独实施化疗的4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采用地屈孕酮片辅助化疗的4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炎症指标及病灶缓解率,对所有患者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人附睾蛋白4(HE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0、2.786、2.140,P<0.05);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7、2.523、2.667,P<0.05);观察组的患者病灶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43,P<0.05);观察组患者QLICP-EN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6、2.827、2.629、2.394,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41,P<0.05).结论:采用地屈孕酮片辅助子宫内膜癌化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并缓解炎症反应,对促进其病灶改善、提升生活质量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子宫内膜癌地屈孕酮片化疗肿瘤标志物炎症反应

    MIPO在对肱骨骨干骨折的上肢功能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雷启鹏李建峰
    1162-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O)对肱骨骨干骨折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及手术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通许县中医院收治的123例肱骨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为对照组(61例)和MIPO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MIPO组应用MIP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及治疗前后的肩关节活动度;术后对所有患者开展为期6个月的短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时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MIPO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2、2.817、3.078,P<0.05);治疗后,MIPO组患者的肩关节背伸、内收、上举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5、2.241、2.774,P<0.05);MIPO组患者术后1、3、6个月时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7、2.995、2.535,P<0.05);MIPO组患者术后1、3、6个月时的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UCL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2、3.192、2.985,P<0.05);MIPO组患者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4.84%)低于对照组(1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8,P<0.05).结论:与常规手术相比,应用MIPO治疗肱骨骨干骨折患者的疗效显著,可在有效促进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同时,降低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更高.

    肱骨骨干骨折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手术安全性

    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对Ki-67受体表达情况及病情复发的影响

    李俊万姗姗
    1165-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宫腔镜下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Ki-67受体表达、病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中牟县中医院收治的9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比较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3、6个月时的Ki-67受体表达水平以及同期病情复发率,并通过Spearman相关性系数验证Ki-67受体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复发情况的相关性.结果:经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后,患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孕酮(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6、7.795、7.045、6.737,P<0.05);经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后,患者术后7 d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均低于术后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3、5.712,P<0.05);患者术后1个月的Ki-67受体表达评分高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个月的复发率高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9.48;x2=11.605,P<0.05);经Spearman相关性系数检验,Ki-67受体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病情复发风险越高(r=0.325,P<0.05).结论:Ki-67受体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病情复发风险密切相关,及时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可有效控制Ki-67受体及性激素表达水平,并促进临床症状恢复,降低病情复发风险.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电切术Ki-67受体表达病情复发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心理控制源与自我感受负担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张曼
    1168-1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CI)恢复期患者心理控制源与自我感受负担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舞钢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CI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规范化治疗.于治疗1周、1个月、3个月后,评估患者心理控制源[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和自我感受负担水平[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情况.比较不同时点患者MHLC评分和SPBS评分,分析CI恢复期患者心理控制源与自我感受负担水平的相关性,并分析心理控制源对CI恢复期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结果:初中及以下患者SPBS评分高于初中以上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1周后相比,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后内控型评分逐渐升高,他控型、机遇控型评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1周后相比,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后SPBS中身体负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评分及SPBS总分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显示,CI恢复期患者治疗1周后MHLC中内控型评分与SPBS各维度评分、总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P<0.05),MHLC中他控型、机遇控型评分与SPBS各维度评分、总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控型、他控型、机遇控型心理控制源均是CI恢复期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论:CI恢复期患者内控型评分与SPBS评分呈负相关,他控型、机遇控型评分与SPBS评分呈正相关,且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受心理控制源的影响.

    脑梗死恢复期心理控制源自我感受负担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微波消融术与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疗效分析

    尚利峰张晨策侯秋雨
    1171-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MWA)与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对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62例Ⅰ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消融组(CT引导下经皮MWA)30例和胸腔镜组(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术后1年的肿瘤复发数,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消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花费低于胸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05、10.843、11.843、21.065,P<0.05);消融组有1例出现了肺肿瘤复发,胸腔镜组未见肺肿瘤复发病例.结论:在严格筛选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Ⅰ期NSCLC MWA与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癌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

    环孢素结合CAG化疗对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张辉严匡华
    1174-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环孢素联合CAG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3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3例难治性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联合组(62例)和化疗组(61例).两组患者均统一接受CAG化疗[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FS)],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环孢素配合化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开展为期半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远期疗效及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88.71%)高于化疗组(7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23,P<0.05);联合组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输注量以及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均低于化疗组,血小板计数(PLT)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21、12.510、11.231、3.423,P<0.05).随访期间,联合组的病情复发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化疗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BREF)评分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43、4.884;t=5.412,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11.29%)略高于化疗组(9.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1,P>0.05).结论:在予以难治性AML患者CAG化疗同时联合应用环孢素辅助治疗,可有效增强其近期、远期疗效,对促进患者症状改善、延长生存周期均有积极意义,联合应用此药未明显增强药物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AG化疗环孢素A疾病缓解用药安全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型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疗效关系研究

    豆志文李震左伟
    1177-1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临床分型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疗效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125例不同临床分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临床分型LDH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评估手术安全性;选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比较不同分型患者手术疗效.结果: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下,侧弯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其他分型的患者,足下垂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其他分型的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后1个月随访,不同临床分型LDH患者VAS、ODI及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结论:对不同临床分型LDH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疗效较好,患者术后疼痛逐渐减轻、腰椎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且所有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指标良好,但其中侧弯型患者临床效果最佳、足下垂型患者疗效稍差.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型经皮椎间孔镜

    腔内心电图定位新生儿脐静脉导管尖端效果的临床观察

    付马付小伟高艳金瑞...
    1180-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新生儿脐静脉导管尖端异位中的应用效果.方a: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2月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采用传统方法计算置入脐静脉导管尖端位置的7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以2020年1月-12月采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定位脐静脉导管尖端位置的62例新生儿为观察组,两组患儿置入脐静脉导管术后通过床旁X线胸片定位了解导管尖端的位置,比较两组患儿置入后导管尖端异位(位置异位、尖端过深异位、尖端过浅异位)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儿8例导管尖端进入肝内静脉,观察组患儿1例肝内静脉异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7,P<0.05);对照组患儿1例误入脐动脉,观察组患儿1例误入脐动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P>0.05);观察组患儿1例位置过深,对照组患儿11例位置过深,观察组患儿位置过深明显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6,P<0.05);观察组患儿8例位置过浅,对照组患儿1例位置过浅,对照组位置过浅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7,P<0.05).结论:采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置入过程中可提前发现尖端异位,能在置入过程中降低脐静脉导管尖端异位发生率.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腔内心电图导管尖端异位

    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姜清芳
    1183-1184,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使用调强适形放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2年3月开封市肿瘤医院接诊的80例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选择调强适形放疗,对照组选择常规的放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放疗方法后的实际效果,并使用统计患者的存活率与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62,P<0.05);实验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62、11.762,P<0.05).结论:针对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使用调强适形放疗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疗效比较明显.

    调强适形放疗复发妇科恶性肿瘤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