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医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医药科学
黑龙江医药科学

江清林

双月刊

1008-0104

kxjy@chinajournal.net.cn

0454-8623618

154003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南德祥街409号

黑龙江医药科学/Journal Heilongjiang Medicine And Pharmac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佳木斯大学主办的高等医学院校学报,属医药学学术理论刊物,适于医学研究生、本科生及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床科研,其主要宗旨在于报道科研学术动态,传播医药学学术信息,促进医药学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抑郁症免疫诊断标志物

    刘漠孙大中丁新蕊姜春玉...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分析潜在的与抑郁症具有相关性的免疫细胞浸润生物学标志物及进一步探讨其在抑郁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从GEO数据库中选取与抑郁症相关的GSE-98793和GSE-52790数据集,首先所得数据经背景矫正和归一化以及降维处理后,分析数据集中抑郁症的差异表达基因;随后对差异基因使用SVM-RFE、LASSO和RF算法进行免疫相关性分析,构建免疫相关抑郁症诊断预测模型;GO功能和KEGG富集分析;免疫浸润CIBER-SORT算法对DEGs进一步筛选,得出22个差异表达基因;使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构建PPI分子网络,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通过Cytoscap软件构建PPI网络,筛选出11个与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TLR2、CD1C、S100A12、MARCO、CD48、XCL1、LTB、RETN、PTX3、IFNK、ERAP2基因,其中TLR2、S100A12、XCL1、LTB基因参与免疫炎症反应的调节,且参与免疫细胞的浸润,可作为免疫细胞浸润生物学标志物.结论:本研究筛选出了与抑郁症具有相关性且参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基因,可能作为预测其发生的生物标志物,有望将其研发为免疫靶向药物作用靶点提供可能性.

    抑郁症生物信息学免疫细胞浸润生物标志物差异基因

    DCE-MRI定量灌注参数、血清趋化因子20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意义

    王培珍余卫民田成斌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灌注参数、血清趋化因子20(C-C chemokine ligand-20,CCI20)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就诊的9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按照1:1原则选择同期98例肺部良性结节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DCE-MRI定量灌注参数、血清CCL20水平,进一步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DCE-MRI定量灌注参数、血清CCL20水平,采用Spearman法及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上述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联合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入院时Ktrans、Kep、Ve及血清CCL2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DCE-MRI定量灌注参数、血清CCL20水平比较:Ⅲ期>Ⅰ-Ⅱ期、低分化>高、中分化(P<0.05)、淋巴结转移者>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Ktrans、Kep、Ve及血清CCL20水平均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Ktrans、Kep、Ve及血清CCL20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AUC均>0.6,但各指标联合诊断的AUC最高,为0.852(P<0.05).结论:DCE-MRI定量灌注参数、血清CCL20水平不仅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密切相关性,其联合诊断可显著提高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能.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非小细胞肺癌趋化因子20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

    维生素D调控GPXs对涎腺腺样囊性癌耐药性的影响

    宁尚波关键杨冬红付爽...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维生素D调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s)对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从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选取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细胞株,将SACC细胞平均分为两份,均放入等量的GPXs,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其他处理,观察组则给予维生素D溶液.比较两组SACC/DDP细胞中GPXs的含量水平;采用MTT比较两组SACC/DDP细胞的相对抑制率;采用FCM(流式细胞仪)比较两组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结果:观察组SACC/DDP细胞中GPXs的含量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CC/DDP细胞的Emax、IC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D可达到调控GPXs的含量,进而达到对SACC的耐药性.

    维生素DGPXs涎腺腺样囊性癌耐药性影响

    全蝎通络膏对小儿目劄肝经风热型疗效观察

    韩雪王艳玲王莹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全蝎通络膏对小儿目劄肝经风热型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佳木斯市中医医院眼科确诊为小儿目劄患儿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通络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通络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全蝎通络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瞬目次数、证候积分、泪膜破裂时间等.结果:经治疗,通络组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x2=4.340,P<0.05).两组治疗前瞬目次数、证候积分及BUT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通络组瞬目次数、证候积分、BUT均有明显改善,相比治疗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通络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t=3.256、4.569、2.379,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仅瞬目次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蝎通络膏对小儿目劄肝经风热型疗效观察疗效较好.

    小儿目劄全蝎通络膏疗效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舒适护理干预对胆囊癌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蔡少瑾李艳萍王丹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舒适护理干预在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GBC)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100例GBC术后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恢复情况、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舒适度[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尊严感[尊严量表(patient dignity invpentory,PDI)]、自我管理能力[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dults health self-management skill rating scale,AHSMSR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短(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心理状态、独立性、精神平和、症状困扰、社会支持维度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干预后,两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维度评分及自我管理认知、行为、环境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舒适护理干预能改善GBC术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舒适度、尊严感、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术后恢复.

    舒适护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胆囊癌舒适度负性情绪

    基于预后营养指数的营养干预对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冯锋齐静娄娜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基于预后营养指数(PNI)的营养干预对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DHBC)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87例乙肝DHBC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PNI的营养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胃肠激素(胃动素、胃泌素)水平、营养状态[血清白蛋白(ALB)、运铁蛋白(TRF)、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移酶(ALT)]、生活质量[慢性肝病问卷(CLDQ)].结果:干预后,两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ALB、TRF、TP、H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清AST、TBil、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提升,且观察组CLDQ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基于PNI的营养干预应用于乙肝DHBC患者,能改善胃肠激素水平、营养状态、肝功能,促使生活质量提升.

    预后营养指数营养干预乙肝胃肠激素失代偿期营养状态肝硬化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替比夫定对阿德福韦酯耐药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南鹏歧红阳王志民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替比夫定治疗阿德福韦酯耐药乙肝肝硬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新乡市传染病医院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87例阿德福韦酯耐药乙肝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将采用替比夫定治疗的42例患者列为对照组,采用替比夫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45例患者列为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连蛋白(LN)、前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Ⅳ-C)]、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IL-12、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BV-DN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ALT、γ-GT、TBIL分别为(39.35±5.08)U/L、(41.02±6.94)U/L、(19.60±2.64)μmoL/L,低于对照组的(50.62±8.05)U/L、(50.83±5.72)U/L、(28.73±3.05)μmoL/L,ALB(45.86±3.02)g/L高于对照组(36.92±4.0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LN、HA、PⅢP、Ⅳ-C分别为(90.64±10.23)μg/L、(89.60±5.42)μg/L、(106.37±20.60)µg/L、(85.31±10.09)μg/L,低于对照组的(110.06±15.64)μg/L、(108.82±8.07)μg/L、(131.54±23.87)μg/L、(101.02±13.5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 IL-6、IL-18、IL-22、TNF-α 分别为(56.90±8.63)pg/mL、(130.08±20.62)pg/mL、(68.62±15.84)pg/mL、(0.34±0.13)μg/L,低于对照组的(79.64±10.57)pg/mL、(152.93±25.86)pg/mL、(92.37±10.09)pg/mL、(0.61±0.1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56%vs 14.2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替比夫定治疗阿德福韦酯耐药乙肝肝硬化可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抑制炎性反应,安全性较高.

    复方甘草酸苷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乙肝肝硬化肝纤维化白细胞介素

    超声心动图参数及血清hs-CR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及临床价值

    王凤靳潇曼杨艳芳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济源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组及同期1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另根据患者近期不同预后分为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患者.对比两组及不同预后患者入院时超声心动图参数及血清hs-CRP水平,偏回归分析超声心动图参数及血清hs-CRP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联性,并分析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入院时超声心动图参数LVEF、LVEDV[(46.28±5.41)%、(46.36±3.19)mm]均低于对照组[(67.94±6.62)%、(82.49±4.52)mm]、研究组参数LVEDD、LVESD 及血清 hs-CRP[(55.67±4.33)mm、(46.04±3.77)mm、(10.57±2.11)mg/L]表达均高于对照组[(47.39±5.3)mm、(37.84±2.49)mm、(5.11±1.2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参数 LVEF、LVEDV[(40.16±3.41)%、(44.16±2.170)mm]均低于预后良好患者[(49.67±4.16)%、(50.33±2.55)mm]、参数 LVEDD、LVESD 及血清hsCRP 表达[(61.51±2.24)mm、(50.16±3.49)mm、(19.84±2.37)mg/L]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52.44±2.77)mm、(43.76±3.31)mm、(5.44±3.3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超声心动图参数LVEDD、LVESD及血清hsCRP水平为慢性心力衰竭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参数LVEF、LVEDV为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数各指标及血清hs-CRP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5、0.661、0.673、0.629、0.691、0.793,均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联合hs-CRP水平,能够有效评估患者慢性心力衰竭预后情况,具有良好的诊断及预后价值,为判断患者预后提供有效指标.

    超声心动图参数hsCRP慢性心力衰竭近期预后

    介入治疗干预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

    刘鹏飞贾晓彤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干预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96例为对象,信封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介入治疗干预,两组术后7d评价患者效果,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后血液流变学水平得到降低;观察组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与低切黏度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均伴有不同程度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观察组ET-1低于对照组(P<0.05);vWF及NO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CRP、IL-2、IL-6 及IL-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安全性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介入治疗干预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较小,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介入治疗干预开颅手术颅内动脉瘤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并发症

    《黑龙江医药科学》编辑部特别提醒

    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