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包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包装
湖南包装

文稀枝

季刊

1671-4997

hnpack911@sohu.com

0731-85532907,85117671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356号

湖南包装/Journal HuNan BaoZhua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师生参与式大学校园环境设计

    牟彪陈勇勇刘龙堰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中普遍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师生参与较少,致使部分校园环境使用率偏低.为提升其使用效率,提高师生对校园环境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文章以公共参与理论为基础,提出师生参与设计的计划与原则,在设计实践中以"非接触式匿名调查"方法收集师生需求、归纳关键词信息并开展设计.按照此方法保障师生持续深度参与,重复两次后得到师生满意的设计方案.旨在探索大学校园环境设计新视角,为新建或改造校园环境设计提供参考.

    公众参与大学校园师生需求环境设计

    基于碳中和理念下的自然光塑造建筑空间研究

    张轩瑞郑斌
    91-9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良好的建筑采光条件是保证空间舒适的重要因素,除了提供舒适度外,自然光还能通过影响人的视觉来创造更多的空间层次,并利用不同的对比度来适应建筑空间的不同功能属性和情感传达.随着碳中和、可持续等理念的兴起,自然光作为重要的建筑元素被重新审视,研究自然光与建筑空间的关系与其在建筑空间中的表达可以为建筑的减碳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分析了光影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光影在空间中的表达方式,并以岳阳南湖游客中心为例,从满足空间使用需求出发,充分发挥自然光的价值,以情感为导向,丰富建筑体验,为自然光在建筑空间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示例.

    碳中和自然光建筑空间

    文化归因理论下传统村落的空间保护与更新——以桂林大圩村为例

    肖凯龙胡毅杰李孟璇张海彬...
    94-97,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提取传统村落文化基因,促进传统村落空间体系的更新与保护具有现实意义.以空间更新为手段,从传统村落文化发展的视角探析传统村落空间保护要旨,以文化传承与转换为研究的基本点,探析传统文化的形成要素及符号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更新与保护策略,得出传统村落空间更新与传统文化活化传承的链接思路.最后引入桂林市大圩村作为研究案例,以期为其他传统村落空间更新与保护提供策略参考.

    文化归因文化传承传统村落修旧如旧空间形态

    基于IPA分析法的产业社区公共空间需求满意度研究

    张瑞洁郑卫民胡凯莉
    98-101,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更新背景下,新入驻群体对产业社区公共空间的不满日益显现,为活化既有产业社区公共空间,实现"全龄友好"的人性化设计更新,提升公共活动体验满意度,从使用者主观角度对现有社区公共空间的满意度进行研究,确定当地居民对不同需求层级因子的满意度,分出不同层级及其因子的轻重缓急并提供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成都甘油产业社区为例,首先将甘油产业社区公共空间满意度调查体系设为第一层目标层,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需求定理层级作为主范畴指标,以扎根理论为依据筛选出的具体功能因子为第三层初始范畴,综合设置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其次针对结果利用SPSS分析各因子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感知特征,得出IPA分析图谱并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优化策略.

    产业社区公共空间IPA分析法扎根理论

    工业住区遗址中景观叙事的表达——以沈阳铁西区工人村为例

    肇启媚刘健
    102-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西区作为沈阳市中心城区,拥有悠久的历史、繁荣的工业文化,其中的工人村社区则被誉为中国第一个最大规模的工人聚居区.然而如今却面临工业住区文化的转变、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等诸多问题,如何在工人村原有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就成为当下需要考虑的问题.研究旨在通过景观叙事的视角,深入挖掘铁西区工人村的发展脉络,希望能实现其中工业遗迹的保护与环境的优化.景观叙事通过景观为载体传达信息,依靠叙述的形式让场地与使用者之间发生关联,从而唤起使用者对场地的认知和回忆.以铁西区工人村为例,通过空间叙事的方式,运用到工业住区遗址景观设计中,讲述工人村的工业与历史价值,使其成为一种有文化延续性并焕发出新活力的风景.

    工业住区遗址铁西区工人村景观叙事

    元宇宙视阈下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活化与更新策略

    倪海奔潘小婷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万物互联时期,元宇宙作为人类社会智能化的未来生活愿景,其展现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化技术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精神及物质生活环境.文章将元宇宙理念引入福州市南公河口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更新中,将传统建筑景观文化与现代技术元素相结合,搭建虚拟化景观空间,使之与现实场景相融合,起到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作用,持续推动数字化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

    元宇宙历史文化街区虚拟空间微更新

    基于劝导技术的慢性病管理APP设计

    王巧那成爱
    110-11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龄化背景下慢性病医疗负担日益加重,传统慢性病管理存在与患者需求不适配等诸多矛盾.通过文献分析慢性病管理现状及劝导技术应用在慢性病管理上的优势,梳理现有APP劝导的痛点,了解用户心理和行为,提取慢性病管理各阶段服务痛点及需求.基于福格行为模型(fogg behavior mode,FBM),对慢性病管理的3个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方法增进患者动机、提升患者能力和增加触发条件,构建慢性病管理劝导策略并进行APP设计实践.将劝导技术应用在慢性病管理上,使患者养成慢性病管理的习惯,为慢性病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劝导技术慢性病健康管理APP设计

    基于QFD与GRA的老年人APP界面设计

    杨杰朱丽萍李永锋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老年用户对APP使用的满意度,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质量功能展开(QFD)与灰色关联分析(GRA)的老年人APP界面设计研究方法.首先,通过访谈与问卷的形式获取用户需求,利用QFD中的质量屋将用户需求转化为设计要求,计算设计要求重要度并排序;其次,依据用户需求与设计要求进行界面方案与试验方案的设计;最后,将试验结果整合进GRA中获取灰色关联度,通过比较灰色关联度的大小,确定最优方案.采用重要度排名靠前的设计要求所设计出的方案最令老年用户满意.通过QFD与GRA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可以有效提升老年用户对APP的使用体验及满意度,准确把握老年用户的核心需求.

    质量功能展开灰色关联分析老年人界面设计

    非遗数字化背景下三江侗绣交互平台设计研究

    黄晶陈炜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时代大背景下,数字信息技术为非遗赋能,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新的发展思路.交互平台的变革使教育与娱乐一体化,增强了用户与用户之间或者用户与平台之间的互动交流,拓宽了文化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三江侗绣是中华民族之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研究价值.文章在非遗数字化背景下,以三江侗绣为例,探讨交互平台设计研究,通过流程设计分析,进一步构思设计实践,旨在拓宽三江侗绣数字化传播路径.

    非遗数字化三江侗绣交互平台互动体验文化传播

    民间建筑类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推广平台研究——以河南巩义石窟寺为例

    谷彤彤田飞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河南巩义的石窟寺为例,通过对石窟寺的调研,使用云计算以及数字化的手段来建立完整的电子数据库,并搭建现代化立体综合的数字化保护、推广平台,从而对民间建筑类文物进行系统研究.

    建筑类文物数字化推广数字化平台:电子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