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包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包装
湖南包装

文稀枝

季刊

1671-4997

hnpack911@sohu.com

0731-85532907,85117671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356号

湖南包装/Journal HuNan BaoZhua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叙事学的桂林理工大学校史馆空间设计方法研究

    杨益恺牟彪陈勇勇赵珏...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校史馆是讲好学校故事、展示校园特色与形象的窗口,如何讲好学校故事是校史馆展陈设计的难点.研究基于叙事学视角探析桂林理工大学校史馆的叙事设计,通过挖掘学校史料、明确主题、形成脉络、营造情景等过程,完成桂林理工大学校史馆叙事框架的构建.旨在拓展校史馆的展陈路径,为高校校史馆等公共展陈设计提供参考.

    叙事学桂林理工大学校史馆叙事设计

    澳门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分析及保护更新研究

    王章叶邓彩兰赵薏苡刘强生...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街区是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肌理,应在把握街区形态特征以及街区空间特色基础上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研究以澳门路环十月初五马路为对象,现场实地调研考察该街区现状并质化剖析街道内物质空间要素与非物质空间要素,经由分析其空间要素,整合街区空间结构,对路环十月初五马路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及空间尺度进行研究,分析历史街区空间形态的特征,旨在城市更新中为保护历史街巷提供建议和参考.

    历史街区空间形态更新保护澳门路环十月初五马路

    城市生活街区餐饮环境空间低碳系统更新设计研究——以武汉粮道街为例

    胡巧季岚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相关政策的提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日益受到关注,城市街道餐饮业正面临改革.为解决餐饮业能耗大、餐饮垃圾处理困难和污染物排放严重等问题,提升街道餐饮业生态环境质量,文章以粮道街周边餐饮业为研究对象,引入低碳理念,结合低碳餐饮发展现状与街区餐饮现存问题,探讨低碳餐饮的实施途径.针对餐饮采购、生产、销售、后期环节,提出了从能源循环、餐饮空间、食物里程、就餐方式4个方面实现街道餐饮空间低碳更新的设计策略,并进行了更新设计实践.文章运用低碳理念促进餐饮业转型,探索适合餐饮业低碳系统更新的方法途径,为餐饮业的低碳发展提供新思路.

    低碳系统城市街区餐饮环境更新街道空间规划

    适老化视角下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改造设计研究——以湘潭市和平美好社区为例

    袁拓围余翰武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大部分老年人居住在城镇中的老旧社区内,然而这些社区的物质环境却存在着不利于老年人生活的诸多问题,如建筑本体的老化以及公共空间的残破不堪等.基于此背景,文章以湘潭市和平美好社区为研究对象,以老人的行为习惯与情感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访谈法和实地调研,从老旧建筑优化升级、景观环境提质改造、植入文化彰显社区特色3个方面进行适老化改造设计,尝试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

    老龄化老旧社区适老化设计人居环境

    绿色设计理念下的闻宅巷建筑设计美学研究

    陈梦婷夏忠军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建筑设计领域,不仅要满足基础建设需求,还要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融入绿色设计理念成为建筑设计中的主要方向,在建筑中融入绿色设计理念,以达到建筑设计美学需求.文章主要探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因素,并分析旧建筑改造的必要性,结合设计原则和设计相关要素,创造出既美观又环保的建筑.闻宅巷的改造以绿色设计理念为基调,改造现有街区的景观和建筑,将环保美学观念与建筑设计相融合,设计师通过建筑外形、建筑材料、建筑功能等措施,丰富建筑物的美学元素,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体验和精神感受,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绿色设计建筑设计设计美学

    "感性教育"视角下的中小学生户外研学空间设计

    李耀陈熙潘恒梅刘啟宇...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突出表明感性教育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感知和理解世界、发展思维和创造力,而研学空间则是提供一个与传统课堂不同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真实参与其中.为了满足政策文件要求并考虑中小学群体的特殊性,将感性教育和全面发展思维融入户外研学空间设计中,旨在促进有价值的娱乐和学习行为.文章通过用户访谈确定了户外研学空间的需求框架,并借助问卷调查定量验证了在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生户外研学空间的设计策略.强调了户外研学空间设计在引导中小学生认知发展和教育方面的重要性,为中小学生户外研学空间设计提供了有关感性教育的有效方法,激发中小学生探索和创新欲望,促进其全面发展.

    感性教育户外研学空间环境设计

    儿童友好理念下博物馆建设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跨领域融合

    叶冠杰徐腾飞
    15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信息化时代以来,跨领域融合已成为主流趋势.虚拟现实技术作为前沿技术之一,正对人类各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博物馆作为承载人文历史和人类精神的载体,已经成为虚拟现实技术广泛运用的重要场所.随着儿童友好理念的推广,人们开始广泛关注儿童的博物馆体验.通过对优秀的博物馆建设案例进行分析,挖掘出虚拟现实技术与儿童友好理念的核心价值,为儿童友好型博物馆的建设和服务体系提出建议和反思.前沿技术与传统事物的融合愈发紧密,虚拟现实技术不仅提高了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力,还赋予博物馆适儿化进程更多深刻内涵.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儿童友好理念下的博物馆建设与新兴技术的跨领域融合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博物馆儿童友好理念适儿化建设虚拟现实技术跨领域融合

    基于用户需求的宠物APP功能分析研究

    林海瑛吴亮
    163-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爱宠者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廓清宠物APP应具备的功能,从用户视角切入,通过访谈与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用户资料.将访谈资料用扎根理论分析,初步得出用户需求;将问卷资料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可以进一步得出用户对宠物APP真实而全面的需求.把用户需求转化为宠物APP相对应的功能,发现线上医疗、社交娱乐和传统的宠物用品购买服务是用户真实需要的,且重要程度依次降低.这可以为宠物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提高行业服务质量,扩大有效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宠物APP用户需求扎根理论因子分析

    基于生物数据可视化的洞庭湖江豚沉浸式科普体验设计

    唐碧侠郑重
    169-17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增强用户对洞庭湖江豚生态状况的理解,促进公众对江豚的关注与保护行动,从虚拟现实技术与数据可视化相结合的角度,对洞庭湖江豚生物数据的沉浸式科普体验设计做出新思考.通过梳理数据可视化、沉浸式科普体验设计的概念起源和发展现状,筛选生物数据沉浸式科普体验设计的设计方法,从理论、现存问题、用户需求分析、设计策略4个维度进行研究,对洞庭湖江豚生物数据的沉浸式科普体验设计进行多维分析.研究包括数据收集、环境建模、虚拟江豚模型制作、动态数据展示以及用户交互等环节.该研究将有助于增进公众、科研和教育领域对江豚现状的了解,提升对江豚保护的关注与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江豚的良好氛围,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洞庭湖江豚虚拟现实数据可视化沉浸式科普体验

    新时代短视频艺术培育青少年中华传统美德的路径研究

    万馨张剑
    173-175,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新时代短视频艺术培育青少年中华传统美德的发展现状做全面梳理,进行归纳、分析、提炼、总结,分析当今短视频艺术类型特征、创作与生产、传统美德内涵及教育、青少年特征需求、短视频培育青少年传统美德的功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的机遇,进而对政策与措施、国内外理论经验、培育模式、整体举措、实现路径与评价体系等各方面进行系统全面探究,就我国新时代短视频艺术培育青少年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路径与整体框架的构建,提出建设性意见.

    短视频青少年中华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