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包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包装
湖南包装

文稀枝

季刊

1671-4997

hnpack911@sohu.com

0731-85532907,85117671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356号

湖南包装/Journal HuNan BaoZhua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浒人物图像造型中日审美比较——以陈洪绶与歌川国芳为例

    刘盈王平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浒人物图像在中日广泛流传,版本众多,尤以陈洪绶的版画《水浒叶子》和江户时期歌川国芳的浮世绘《通俗水浒传豪杰百八人》最有代表性.通过对陈洪绶与歌川国芳水浒人物图像造型手法、意境表现的审美对比,探究两者之间审美取向的同一性与差异性以及内在文化渊源,剖析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在日本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受容方式,了解中日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及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艺术的影响.

    水浒人物图像造型手法意境表现陈洪绶歌川国芳

    格式塔理论下信息图表设计的秩序性构建研究

    朱晓晓卓婧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媒介与途径愈发便捷,但迅速涌来的大量信息也增加了人们的认知负担,造成时间浪费.信息图表设计的出现则帮助人们在繁冗的信息中迅速获取重要信息,高效地重组筛选以及准确传递信息内容,从而提升信息获取效率.文章以信息图表中的秩序性构建为切入点,从信息图表的发展现状及特征进行剖析,探寻以格式塔心理学指导的信息图表设计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视觉的秩序性,使图表内容简洁生动、层次分明,富有艺术感染力,使受众能高效轻松地获取重要且有效信息.

    格式塔理论信息图表设计秩序性

    地域性视觉符号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董钰君王丽梅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以农产品包装为研究对象,探讨地域性视觉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特征及方法.基于符号学理论,采用案例分析法与图像分析法,分别从造型符号、图形符号、文字符号、色彩符号、材料符号5个方面,对农产品包装设计中各类视觉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及其应用效果进行探究,以此证实地域性视觉符号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充分发挥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对应关系,既有利于农产品品牌的发展,又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播.并且提出依托地域文化汲取灵感、借助多元符号合力表达、依靠革新增强时代化价值的农产品包装设计策略,为其设计实践提供思路.

    地域文化视觉符号农产品包装设计符号学

    面向老龄用户的农机产品情感化设计研究

    史雨霖王沈策梁嘉豪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国内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过程中农机产品老龄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的问题,探索面向老龄用户的农机产品情感化设计策略.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首先根据中国农业发展特点,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总结农机老龄用户特征;再围绕国内农机产品发展的现状,选取典型农机产品案例,从色彩、材质、造型3个方面分析现有农机产品情感化设计特点;最后依据情感化设计三层次理论,从感官反应的安全性、交互体验的易用性、情感表达的关怀性3个方面总结面向老龄用户的农机产品情感化设计策略,提出设计关注要点.

    农机产品老龄用户情感化设计设计策略

    景观基因信息链理论下传统村落景观风貌构建策略——以渭南市双泉村为例

    杜成成李志国孙静牛梦轩...
    65-6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应用景观基因信息链理论,选取渭南市双泉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识别并分析该村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元素,进而提取景观基因信息元、信息点和信息廊道,并运用景观基因信息链理论构建村落景观风貌.研究结果显示:① 在双泉村的景观基因信息元中,物质景观基因特征弱于非物质景观基因.② 双泉村的景观基因信息点内容丰富,但与非遗之间的关联性较弱.③ 村落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信息廊道来有效展示其独特的景观特色和非遗.④ 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理论构建村落景观风貌策略,内容涵盖景观基因信息元修复和调适激活、景观基因信息点延续更新和重塑、景观基因信息廊道链接和补充替换.

    传统村落景观基因景观风貌构建策略

    苏州乡村房屋外立面评价

    姚苏城赵茂锦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建筑立面是乡村风貌的体现,而随着城市化进程,乡村建筑立面越来越不"乡土".文章基于建设和美乡村背景展开,着眼乡村房屋外立面改造,采用IPA分析法结合田野调查法,以苏州乡村房屋外立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乡村房屋外立面不再乡土的原因,从用户视角对乡村文化景观的实践性研究进行补充.研究结果表明,熟人社会崩塌、高流动性社会背景带来建筑形式的紊乱、信息爆炸带来单一更新方法是用户层面对于乡村房屋外立面不再乡土的解释.而乡村使用者切身关心的问题一方面是功能和经济的共存,另一方面是实用与乡土的融合.针对使用者关注的两方面需求,提出了与建筑物理空间融合进行房屋立面更新、更新中考虑地域属性、注重用户使用场景与使用情境、以局部更新代替整体重建的策略,以弥补现有研究中从实际用户群体出发的策略研究的缺失,为后续乡村文化景观研究提供支撑.

    乡村更新IPA分析乡村建筑外立面评价与策略

    历史语境下甜菜制糖工业遗产空间活化设计

    刘娜张静怡田泽鑫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政策背景下,对内蒙古甜菜类制糖工业的建设历史进行梳理.以包头糖厂复兴策略为例,研究其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对包头糖厂可视空间要素进行分析,并采用GIS理论对遗产的建筑、水文、交通、高程、周边环境、视点等可视化要素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根据工业遗产建筑、景观、文化等相关理论,构建了遗产历史空间从溯源、兴起、发展到重生的活化设计策略,并通过适应性反馈机制建立创意园区服务系统,为历史空间的活化、工业记忆的延续、工业遗产未来市场化发展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历史语境包头糖厂工业遗产适应性改造空间活化设计

    海南丝路文化在滨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刘亚平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按照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充分利用海南独特的自然资源以及"海上丝路"的传统文化,努力开拓滨海城市的公共空间,以期营造一种独特的海南"海丝文化"氛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海南"海上丝路"的文化特色,促进当地的环保和文化创新.通过分析海南"海上丝路"文化的发展历程和艺术价值,构建海南丝路文化符号库,完善丝路文化元素在海南滨海城市空间设计中的设计方法,结合设计案例进行论证和总结,使之能够对海南海丝城市空间营建的思想和实践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对海上丝路文化在现代空间设计的发展与延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海南丝路文化公共空间设计实践应用

    传统聚落性景观特征与更新设计研究——以吐鲁番吐峪沟村为例

    张旭冉荣振霆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化的来临对传统聚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愈演愈烈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聚落性景观在现代文明下摇摇欲坠,致使其自然环境及历史氛围遭到破坏,传统价值失落.因此,选择吐鲁番吐峪沟村为研究对象,综合考量其聚落形态、景观特点、民居建筑等,总结当下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在该聚落的更新中应注重民俗性、活力性、生态性原则,遵循构建聚落整体肌理的保护模式、重组适应现代社会的居住环境、营造便捷的交流活动空间、建设安全的基础设施策略,以此实现传统聚落性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聚落景观更新吐峪沟村

    东莞骑楼建筑群的历史文化和装饰特征初探

    骆云云蔡璟唯王岚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东莞骑楼建筑群的历史文化和装饰特征入手,探求历史上东莞骑楼在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和同时期装饰特征的关系,寻找二者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对东莞骑楼建筑群的历史文化进行剖析,分析其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不同,并试图探寻隐藏在这些演变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将东莞骑楼建筑群历史文化和装饰特征进行融合.探讨了目前东莞骑楼建筑群保护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保护原则和方法,在深化本土骑楼建筑群文化研究的同时加强骑楼地域特色在创作实践中的运用.

    骑楼建筑群骑楼装饰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