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包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包装
湖南包装

文稀枝

季刊

1671-4997

hnpack911@sohu.com

0731-85532907,85117671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356号

湖南包装/Journal HuNan BaoZhua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模因传播视域下的天津近代建筑风格分类方法研究

    吕晨单琳琳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津近代建筑的风格分类出现了地域性弱、特征分类不显著的问题.基于模因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建筑风格模因,提出了一种对天津近代建筑风格的分类创新方法.该方法从建筑特征演化过程的角度分类建筑风格,达到体现地域性分类的目的.创新的建筑风格分类方法为天津近代建筑图像数据风格分类处理以及地方建筑遗产研究提供参考和辅助.

    近代建筑建筑风格建筑模因分类方法

    生态文化与情绪价值融合视角下贵州疗愈型民宿空间开发与设计研究

    李晓玲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模式逐渐朝着生活化、情感化转变.因此,民宿设计如何能够关照游客的情绪价值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民宿调研,发现当前贵州的民宿设计普遍存在着业态体验不够突出、区域特色不明显、情绪体验单一的特征.因此,从生态文化与情绪价值融合的视角,以贵州生态疗愈型民宿空间设计为例,分别从服务体验设计、形态表达、材料与光影运用、生活方式呈现、声音与气味的情绪营造方面提出了设计策略,以期为贵州民宿设计赋予深层次的情绪价值,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使民宿转换成为旅游目的地而非匆匆路过的住所,促进民宿业友好发展.

    生态文化情绪价值生态疗愈型民宿空间情感共鸣体验

    织补理念下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更新——以昆明市晋宁区河泊所村为例

    韩启李晓同邹洲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城市文化的强势渗透下,乡村地域文化、习俗和信仰逐渐边缘化,失去了地域特色,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日益重要.文章引用"织补"理念,针对河泊所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现状,提出物质空间"微更新"、非物质空间"微织补"两个方面的策略,将古滇文化与渔猎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延续历史文脉,激活公共文化空间,实现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为其他乡村的更新工作提供借鉴与启示.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织补理念保护更新

    阿者科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

    李娇娇滕宛诗马琪
    106-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是民族的记忆,也是中国传统文明的延续.阿者科村是由各类型的功能空间组合而成,它们共同承载着村民不同的生活需求,形成了代表性的村落.当前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内阿者科传统村落在快速消逝,通过对云南阿者科村的实地调研,研究其村落价值特色,剖析阿者科传统村落保护所面临的困境,探索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策略,唤起人们对传统村落的重视,并在保护与活化传统村落上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传统村落阿者科村保护活化

    后浪时代背景下校园空间更新与改造设计——以湖南科技大学雨湖校区为例

    祝维亭周红张可悦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有着新科技、新事物、心态健康向上、具有创造活力、个性化追求美好生活的后浪时代.文章从"两观三性"的视角出发,通过调研大学校园建设现状和校园师生群体生活情况,结合传承创新理念,提出具有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满足并实现后浪时代背景下的校园师生群体多元化理想生活方式.

    后浪时代两观三性校园空间更新改造

    基于文化区划的滇中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特征研究

    邹玲王一鑫邹雄基李卫兵...
    113-115,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滇中地区汉族、彝族与其他民族文化存在差异分布却又彼此交融的特征,在现代化建设对传统村落造成冲击、村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转变的背景下,对多民族聚居的滇中地区进行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以"文化景观因子选取——文化区划——分布特征呈现——影响因素分析"的路线开展研究,运用文化地理学中的主导因子加综合因子区划法,提取传统村落相关文化地理因子,通过民居类型的分布划定宏观上的文化区,再叠合地理环境、民系文化、行政区划定滇中五大文化区.对各文化区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特征进行分析,用以解释不同文化影响下其空间差异及分布规律.希望通过对滇中传统村落的研究,促进滇中传统村落及民居的保护与发展,发扬优秀本土文化.

    滇中传统村落文化区划民居文化景观

    乡土宗祠文化下乐平古戏台木雕装饰艺术研究

    夏莹莹詹云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乐平古戏台以独特的木雕工艺和非遗浮雕装饰文明著称,其中木雕艺术雕刻之精美、内容之丰富可谓鬼斧神工.文章从乡土宗祠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乐平古戏台木雕装饰艺术的内容,并对其蕴含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及审美特色等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古戏台木雕装饰艺术的梳理,了解木雕装饰背后所反映的乐平古戏台文化特点,促进大众对乐平古戏台装饰艺术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推动乐平古戏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乡土宗祠文化乐平古戏台木雕装饰艺术

    极简主义美学在商业视觉广告中的应用与策略——以东莞本土商业海报设计为例

    阮训苗李进盛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深入探讨了极简主义美学在东莞商业海报中的表现与策略.通过对极简主义美学的理论概述和东莞商业海报设计特点的分析,揭示了极简主义美学在东莞商业海报设计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近年东莞本土商业视觉广告中取得较成功的4个真实海报设计作品案例,分析并总结了成功运用极简主义美学的经验与教训.文章结合美学的主要特征与原则,提出了以实用主义为导向的极简主义色彩运用、通过版面布局进行品牌形象再塑造、技术驱动带动图形元素创新与互动、结合地方文化进行个性化与定制化设计等方面的具体策略,旨在通过极简主义美学的应用,强化品牌形象、提升信息传达效率并影响受众心理,为东莞商业海报设计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极简主义美学东莞商业海报

    文旅融合视角下旅游城市品牌形象设计策略研究——以安海镇为例

    谢庭秋卓婧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旅融合成为新时代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目标和新使命.通过解读相关政策及品牌设计相关理论,分析了文旅融合下品牌设计实践案例,以多媒介构建数字文旅、循统一性原则绘制IP、宣人文风貌开展民俗活动,挖掘安海镇自身文化特色,研究富有安海特色的旅游城市品牌建设的策略和措施.旨在通过文旅融合促进安海古镇经济发展,提高城镇品牌知名度,响应国家文旅政策,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目标和新使命.

    文旅融合旅游城市品牌形象

    基于情境认知的夹江竹纸制作技艺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

    项李杨阳罗思宇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夹江竹纸制作技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蕴藏着造纸人的主体经验,更体现着文化生态与人文创造之间的活动形态,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社会经济价值等多重价值.在数字媒体时代,通过分析夹江竹纸制作技艺数字化传播的功能,总结其现有的传播方式及困境,依托情境认知理论,从用户情境的传播内容、环境情境的体验场景、任务情境的技艺制作3个维度出发,构建起数字化、沉浸式、可交互的多元化传播方法,进而提出夹江竹纸制作技艺数字化重塑与创新性传播的策略.

    情境认知夹江竹纸数字化传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