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刘济远

双月刊

1674-831X

yishixuebao@126.com

0731-88228163

410205

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1015号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师范性为办刊宗旨,以质量求生存、谋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日记视域中的王船山从祀孔庙及其经典化意义

    赵斌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文人日记记载,王船山作品大多被《沅湘耆旧集》选录,且经过两次《船山遗书》刻印,因此船山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同时据日记发现晚清民间祭祀王船山活动日益兴盛,这些也为王船山能从祀孔庙打下了基础;1876年,王船山从祀孔庙一事由郭嵩焘正式奏请,到1908年最终成功入祀两庑,经历长达30年的争论,其间曲折的过程映射了同治、光绪年间政治、文化的转型图景,对后来船山思想的经典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人日记王船山从祀孔庙经典化

    桐城派晚期诗歌选本编纂与唐诗观建构——以曾国藩《十八家诗钞》为中心

    安然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桐城派晚期代表人物曾国藩所编选的《十八家诗钞》,是其诗学思想和审美标准的重要显化.此书十分重视诗歌与气韵之关系,同时善于以文论诗、以史释诗.从《十八家诗钞》的审美倾向及编选目的来看,曾国藩论诗时继承了桐城学人诗文一理、以气论诗的诗学主张,将文论引入诗论之中,同时极为推崇杜甫、韩愈这种"合乎文法"的诗歌风格,其选本所选取的诗歌也常呈现出"气盛言宜"的审美特点,这些编选特点亦能体现出曾国藩对桐城派早期及中期代表人物姚鼐、方东树等人唐诗观的继承与发展.

    桐城派曾国藩诗学理论唐诗观

    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的制度优化

    夏先华刘玲姿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公益诉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护领域的生动实践与具体运用.为践行这一思想,2020年《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新增了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该制度的提出与运行是基于国家对于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责任,以及与公益保护诉讼形态的高度契合.同时,也需要遵循未成年人发展性与身份独特性,对公益诉讼目的进行扩张,并延伸公共利益的内涵.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实践存在公益标准模糊、线索来源单一、内部分工不合理、案件启动程序不畅、检察建议质效欠佳与持续监督缺位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有必要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采取明晰案件范围、推广运用观察员制度、加强多部门协同合作、明晰起诉顺位、规范适用诉前检察建议、加强事后跟踪督促等措施予以完善.

    检察公益诉讼习近平法治思想未成年人保护公共利益

    高校研究生立法人才培养机制初探

    尹华容周琪翔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学研究生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培养的高层次法治人才,应当满足新时代对高素质立法人才的需求.目前,高校在研究生立法人才培养上存在理论课程设计针对性不强、实践课程供给匮乏、专业藩篱高筑等问题,未能培养出足够的高素质研究生立法人才.高校应当围绕培养复合型立法人才目标,创新高校研究生立法人才培养机制,应当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研究生立法人才培养过程,提供复合教学内容,采用多元教学方法,探索政学研协同的研究生立法实践课程体系.

    研究生教育立法人才培养机制

    再现湖南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萌发地的创新力作——评《马克思主义在湖南早期传播文献(1917-1927)》

    丁俊萍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