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刘济远

双月刊

1674-831X

yishixuebao@126.com

0731-88228163

410205

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1015号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师范性为办刊宗旨,以质量求生存、谋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音乐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

    肖辉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教育环境逐步改善,助推了乡村音乐教育的发展,但乡村音乐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乡村音乐教师面临结构复杂、工作繁重、地位低下等现实困境,存在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专业发展困难等现实问题.唯有在合理设计、分步实施、统筹安排基础上,行政管理、资源配置、政策倾向等多项措施并举,才能实现乡村音乐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逐步改善乡村音乐教师队伍建设.

    音乐教育乡村音乐教师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向章宇肖晓凌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对武陵片区县拟帮扶发展所联系的6所乡村小学四至六年级共502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乡村小学学生存在考试焦虑、亲子沟通困难、自责倾向、自我形象焦虑等心理问题.地方教育部门应采取教育资源向乡村小学倾斜、引进与培养高素质的教育人才、建构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等措施,以促进乡村小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发展.

    乡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数学心育与智育交融共生的路径探赜

    姬梁飞
    69-7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素养和心理素养是青少年发展的必备品质,两者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紧密相连的交融共生现象,它们是同音共律、多元相依的.采用质性分析与案例法,构建数学心育与智育交融共生的路径与空间,为培育学生心理素养和数学素养创设新型教育载体.数学心育有益于聚焦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交流与沟通,积累成长经验.根据数学特有的学科特征,从成长需要、交流沟通、活动经验、系统融合四维向度建构数学心育与智育的交融空间,这是构建数学心育与智育交融共生的重要路径.数学心育与智育的交融有助于塑造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孕育学生的理性精神,提升辩证思维能力.

    数学教育心理教育心理素养数学素养

    关于“基础”课学科属性淡化倾向的思考

    赵绥生刘权政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政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近年来,“基础”课出现了学科属性淡化和学术内涵弱化的倾向.要扭转这一倾向,一要强化教学管理层对“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二要提高思政课教师对“基础”课学科属性的认识;三要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课程教学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四要把“基础”课程作为重点课程、重点学科来建设;五要加强教学研究,帮助年轻教师系统厘清“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强化学术内涵的切入点.

    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科属性学术内涵

    美国服务学习课程评估方案研究——以波特兰州立大学为例

    翁金芸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简称PSU)因高质的服务学习评估策略而闻名,科学的课程评估方案有利于推动课程质量的持续改进.从评估目的、评估主体、评估原则、评估方法等方面探析波特兰州立大学服务学习课程的评估方案,结果发现其课程评估目的的发展性、评估主体的专业性、评估方法的多元性和评估过程的持续性等特点给我国高校服务学习课程评估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服务学习课程评估方案PSU

    基于创新设计竞争力培养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杨建蓉
    85-87,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创新设计竞争力培养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创新性思维观念训练,以及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核心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达到了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设计竞争力的教学目标.

    创新设计竞争力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教学改革

    幼儿教师戏剧教育观研究

    王丽杰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教师戏剧教育观对幼儿园戏剧教育实践的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为了解和改善幼儿教师戏剧教育观状况,我们对西安市负责组织戏剧教育的178名幼儿教师进行深入调查.结果 发现:幼儿教师戏剧教育观主要有三大问题:一是缺乏对戏剧教育的全面、系统的认识,二是幼儿戏剧教育观念尚未达到内化水平,三是存在重视表演结果大于过程表现的倾向.改善幼儿教师戏剧教育观应做到:丰富幼儿教师的戏剧教育理论知识和经验,提高幼儿教师的戏剧教育反思能力,加强幼儿戏剧教育教研和培训.

    幼儿教师戏剧教育戏剧教育观

    虚拟现实与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基于艺术专业课程模式优化的视域

    李璐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艺术专业课程教学存在观念落后、实践能力培养环节薄弱、软硬件设备不配套等诸多问题.在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中构建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的课程教学系统,要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多感知性、交互性、构想性、浸入性的特点,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使之成为综合素质优秀的艺术专业人才.

    虚拟现实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王世贞“格调说”内涵探赜

    贾飞
    99-10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格调说”是明代诗文批评理论的核心范畴.作为后七子之一的王世贞,其“格调说”在李东阳、李梦阳、李攀龙等人基础之上有了新的发展,他在格、调之外,注重才、思的融入,同时强调创作主体自身情性的流露,以求文章整体上达到彬彬之态,情法兼具,这克服了“格调说”之弊病,促进了复古文学的新发展.王世贞将新的“格调说”理论付诸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并使之成为其评论文章和作者高下的重要标准之一.王世贞的“格调说”有其自身内涵和价值,是王世贞诗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世贞格调说创作情性

    论中国歌剧之“戏”与“情”——从歌剧《小二黑结婚》改编谈起

    杨慧莹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歌剧经过本土文明的培育,在“戏”中孕育文明,在“情”中连接古今.分析中国歌剧发展的现状,从文学剧本的改编策略对经典歌剧《小二黑结婚》进行研究,可以从“戏”与“情”两方面探索中国歌剧发展.对歌剧《小二黑结婚》的研讨,主要从歌剧剧本“增添”与“删减”的文本策略;矛盾“经营”与“入戏”体验;“戏”与“情”的流转关系等方面展开,并从“情”之高雅与“戏”之通俗探讨中国歌剧创作、表演、欣赏时需注意的问题.

    中国歌剧小二黑结婚文学剧本戏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