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刘济远

双月刊

1674-831X

yishixuebao@126.com

0731-88228163

410205

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1015号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师范性为办刊宗旨,以质量求生存、谋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王闿运对毛泽东的影响简论

    王向清雷定京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毛泽东的一生,他曾深深受到过同乡前辈王闿运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王闿运的故事激励着毛泽东,使其虽生于贫寒家庭,却早早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二是王闿运的智慧启发着毛泽东,使其虽面对艰难时世,却胸怀经世济道的用兵方略;三是王闿运的气质熏陶了毛泽东,使其虽处理繁杂国事,却依旧能吟诵诗词、承旧开新.

    毛泽东王闿运湘军志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贡献

    韩雷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泽东是党内较早探索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革命家和政治家,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者,而且也为中国特色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中的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中国特色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本遵循;构建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谋划中国特色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主要路径.毛泽东对中国特色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贡献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工作提供了经验上的借鉴.

    毛泽东中国特色意识形态话语权

    毛泽东在"第二次结合"中的理论创新与初步实践

    胡颖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初步探索中,毛泽东率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以冲破苏联模式桎梏,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探索之路."第二次结合"理论为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结合"中成就与挫败并存,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以及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也引发了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若干思考.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结合现代化

    教师幸福感影响因素层级研究

    戴小春何彪彭宇红马攀婷...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1262名教师的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分析发现教师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对教师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呈5层级分布格局.这种分布格局是教师职业需求和教师幸福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此分布格局观照现实状况,建议从优化教师培养过程中的课程结构和构建新时代的师道尊严观等两个方面着手,提升教师幸福能力同时,优化教师从业人文环境,更好地满足教师的职业需要,促成"到2035年,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目标的实现.

    教师幸福感影响因素层级分布幸福能力职场需求

    儿童本能与地方文化课程建构——基于杜威儿童本能观的视角

    邓菊香叶逢福彭小红
    24-2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杜威认为,儿童具有语言与交际的本能、制作的本能、研究与探索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地方文化能够为儿童滋养心灵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儿童本能提供表现的场域.构建地方文化课程,应考虑儿童本能的需要,寻找地方文化与儿童内在需要的连接点,以儿童内在本能为逻辑起点,以儿童的实践体验为实施过程,以儿童的生命成长为最终目的,从而实现儿童本能的巩固、强化和超越.

    儿童本能地方文化课程建构杜威

    英国"联合学校"办学实践对我国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启示

    袁耀宗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英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提高薄弱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英国政府从2001年开始积极探索中小学合作办学,并逐步倡导组建"联合学校"."联合学校"的发展和完善,有效促进了英国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教育公平的实现.我国在追求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公平方面,也进行了不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是,办学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力量理解和支持不充分、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的存在,阻滞了集团化办学更大成效的发挥.英国中小学"联合学校"办学的部分成功经验,对于我国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有一定借鉴和启示意义.

    基础教育英国联合学校集团化办学教育集团

    《公共图书馆法》实施过程中的跟踪调查研究

    李柯萍董坚峰
    35-4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采用网络调查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省郑州、洛阳、南阳三市的九所公共图书馆进行调研发现,公共图书馆存在《公共图书馆法》普及程度不高、政府投入资金保障度不够、人民群众阅读需求满足度不够、读者权利与义务匹配不均衡等诸多问题.图书馆应采取加强法制建设、细化经费保障法律条款、扩大优惠政策,鼓励捐赠、开展相关普法宣传,提升民众认知、增加图书馆的"人情味",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应该提供怎样的服务等改进措施.

    公共图书馆法读者权利阅读社会公益

    《公共图书馆法》与地方图书馆制度中读者权利保障研究

    陈姣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17年11月4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简称《公共图书馆法》).通过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法》和19部地方图书馆法规中的读者权利保障相关条款进行梳理和全面分析,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读者权利保障立法在读者的免费使用权、信息获取权、特殊群体读者权、批评建议监督权、个人信息保护权、安全权六个维度存在不足.我国公共图书馆保障读者权利应注重:完善读者权利的保障内容、体现对特殊读者的人文关怀、重视读者参与图书馆工作、加强对读者安全的保障.

    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法读者权利

    新生代农民工假日阅读服务模式研究

    周彤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新生代农民工假日阅读问题从公共图书馆阅读工作中剥离开来,是解决社会特殊群体阅读问题的一次新尝试,也是拓展公共图书馆公众服务的具体表现.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阅读,务必对其存在的实际困难和社会现象进行多维度审视.

    新生代农民工特殊群体阅读服务

    新时期图书馆员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伍海波赵奇钊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新时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读者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依据新时期图书馆馆员权益的理解,图书馆员权益保障出现了新的变化.分析新时期图书馆员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探讨图书馆员权益保障的策略,以期推动新时期图书馆的转型发展、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层次与水平.

    新时期图书馆员权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