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宋华

月刊

1009-2595

hngfyx@163.com

027-68878685

430070

武汉市武珞路627号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Journal Military Medical Journal of South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承办。创刊于1986年,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是以军内外广大医学临床与医学科研工作者为面向,以刊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军事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科研论文为主体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目前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是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的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藏某地区边防部队疾病谱特征分析及支援医疗人员配置对策研究

    余锋徐伟才程祺徐健...
    23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西藏林芝地区边防部队就诊官兵的病种情况,了解不同专科病种构成特点及在不同时间常见疾病的分布情况,为优化林芝地区边防部队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林芝地区某边防部队2019-01/2020-12月到卫生所及作者医院对口帮扶巡诊医疗队就诊官兵的相关临床信息,根据内科、外科、专科就诊情况对临床数据进行分类.结果 就诊官兵共932人次,最终纳入符合要求数据705人次.从2019~2020年西藏林芝地区边防部队就诊官兵疾病顺位来看,前6位系统疾病为上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急慢性炎症、睡眠障碍、损伤和中毒、肌肉骨骼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内科最常见病种是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急慢性炎症和睡眠障碍,共占全部内科疾病的89.68%(443/494).消化系统疾病,以急性胃肠炎为主,发病高峰时间为夏季的7、8、9月份;呼吸系统疾病发病高峰出现在春夏、秋冬交替的3、4月份和10、11月份.外科最常见病种是骨科疾病、普通外科疾病,共占全部外科疾病的80.28%(114/142).骨科疾病在5、6、7、8、9月份发病例数占全年骨科疾病总数的78.57%(44/56),而普通外科疾病在3、6、7、8、9月份发病总数占全年普通外科疾病总数的79.31%(46/58).专科前3位病种是皮肤科疾病、口腔科疾病和耳鼻喉科疾病.皮肤病以日光性皮炎为主要疾病,8、9两个月发病率最高;口腔科疾病以口腔粘膜溃疡与牙周疾病为主;耳鼻喉科疾病1~4月份发病率较高.结论 林芝地区边防部队常驻官兵病种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科、普通外科、皮肤科、口腔科疾病最为常见,各种疾病发病规律与海拔高度及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建议今后卫勤力量的配置和内地对口帮扶力量派驻可以此为基础,更精准高效地服务高原边防官兵.

    高原地区军事人员疾病谱军事卫勤诊断

    联合国南苏丹西部战区维和人员肌肉骨骼疾病的分析

    陈永康杨磊陶真真熊承杰...
    238-24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西部战区维和人员肌肉骨骼疾病(musculoskeletal injuries,MSIs)的类型和诊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12/2022-12月期间某国工兵营一级医院、某国步兵营一级医院、某战区一级医院和某国二级医院MSIs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并分析MSIs的类型、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 共接诊来自超过40个国家的374例MSIs患者,其中男性261例,女性113例,平均年龄37.83岁.MSIs主要致病机制为慢性退变性疾病(32.89%,123/374)、运动相关疾病(28.34%,106/374)和工作相关疾病(21.66%,81/374).MSIs主要的发病部位腰(20.32%,76/374)、膝关节(13.64%,51/374)和颈(12.83%,48/374).MSIs 最常见病因为腰肌劳损,共有 122 例.一级医院MSIs主要的治疗方式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治疗(44.86%),40%(74/185)的患者转移至上级医院,而二级医院MSIs主要治疗方式为NSAIDs(26.98%)、康复理疗(24.87%)和石膏固定(16.93%).结论 MSIs是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西部战区维和人员最常见的疾病,应根据MSIs类型和诊疗特点,充分准备相应的防治药物和医疗器械,并做好突发危重疾病的诊疗和后送预案.

    肌肉骨骼疾病维和人员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一级医院二级医院

    头面部伤员不同担架搬运策略对救治效果影响的比较

    于忠英田素科李金雨黄令杰...
    242-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头面部伤员不同搬运方法搬运伤员的救治效果.方法 2022-08月于野外训练场,60对男性担架员和60名抢救员分别随机分为正向搬运组和反向搬运组,每组各30对担架员和30名抢救员.分别采用头在前的正向和脚在前的反向搬运法按规定路线将伤员搬运至目标地域.比较两组观察位担架员视线垂直角和伤员装载登车耗时.比较两组双人组观察位担架员、三人抢救小组抢救员日间和夜间条件下伤员病情变化发现率和发现时间.结果 正向搬运组和反向搬运组担架员均可将伤员搬运至目标地域.正向搬运组观察位担架员视线垂直角和伤员装载登车耗时均小于反向搬运组(P均<0.05).正向搬运组双人组观察位担架员、三人抢救小组抢救员的日间和夜间的病情发现率高于反向搬运组,病情发现时间短于反向搬运组(P均<0.05).反向搬运组双人组观察位担架员、三人抢救小组抢救员夜间伤员病情发现率低于日间,病情发现时间长于日间(P均<0.05).结论 应用头在前的正向搬运法搬运头面部伤员安全有效,相比反向搬运法更便于发现病情变化且可提高伤员装载效率.

    野外担架伤员搬运方法

    军人保障标识牌在野战医疗所分类后送工作中的应用

    罗桃姣卢慧芳徐小伟王瑶...
    246-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军人保障标识牌在作者医院野战医疗所分类后送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在野战医疗所分类后送组批量伤病员救治演练中,实验组每批20名伤病员,15批次,共计300名伤病员,使用军人保障标识牌;对照组每批20名伤病员,13批次,共计260名伤病员,使用传统纸质伤票.在伤病员前接及检伤分类两个阶段从伤病员处置时间、伤情判断正确比例、信息流转时间、信息登统计情况等方面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军人保障标识牌在野战医疗所分类后送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伤病员前接阶段,实验组每批伤病员处置时间、危重伤病员信息流转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伤病员伤情判断正确比例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病员检伤分类阶段,实验组每批伤病员处置时间、信息流转时间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伤病员分类正确比例、信息登记完整比例、流转信息统计正确比例、伤票填写完整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伤票丢失比例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应用军人保障标识牌提高了野战医疗所分类后送伤病员前接、检伤分类等环节中伤病员处置时效、信息流转速度和信息登统计效率,可确保信息存储完整性,提升了野战医疗所救治效能.

    军人保障标识牌野战医疗所分类后送批量伤病员救治信息流转

    经皮微球囊压迫术与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李泓箭何力兵张川杨汉丰...
    250-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经皮微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和经皮射频热凝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PRT)治疗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互联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2011-01-01/2023-10-31日.比较PBC与PRT治疗TN的疗效和并发症等指标.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分析研究的主要结局.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文献18篇,其中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8篇,病例对照研究10篇,纳入TN患者共3013例,均为三叉神经第Ⅱ、Ⅲ支受累.PRT术后治愈率(OR=0.74,95%CI:0.53~1.02,P=0.07)、有效率(OR=0.94,95%CI:0.72~1.22,P=0.62)及复发率(OR=0.68,95%CI:0.40~1.15,P=0.15)与 PB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的两个常见并发症——面部触觉减退发生率和咬肌无力发生率,PRT低于PBC(OR=2.84,95%CI:1.32~6.09,P<0.01;OR=2.86,95%CI:1.55~5.25,P<0.01).结论 PRT在TN的疗效方面拥有优势,且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是临床上治疗TN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叉神经痛经皮微球囊压迫术经皮射频热凝术疗效并发症

    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后发生前置胎盘风险的Meta分析

    李鑫王金萍王锦琪段鹏...
    258-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助孕后发生前置胎盘(placenta previa,PP)的风险.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搜集从建库至2022-05-01日发表的有关ART助孕后发生PP结局的队列研究.由3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0.1软件进行Meta分析,其中发表偏倚采用Begger's和Eegger's检验进行评估.采用优势比(odds ratio,O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来表示ART和PP之间的关系,分析数据并根据随机效应模型报告结果.结果 截止2022-05-01日共纳入11篇队列研究,包括ART助孕子代27 79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ART会显著增加PP发生风险(OR=2.21,95%CI:1.72~2.84,P<0.001),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较稳定.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随访时间、ART类型、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评分、样本总量、校正因素数量均会使ART助孕后PP发生风险增加.结论 基于观察性研究的优势比报告显示ART是PP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

    辅助生殖技术前置胎盘Meta分析队列研究

    顺铂联合中药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张尚龙连小龙张楠叶礼巧...
    263-267页

    顺铂中药活性成分联合用药抗肿瘤

    军校新学员饮食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

    谈妍辰李一琛赵健秦伟栋...
    268-271页

    军校学员饮食行为心理状态皮质醇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