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徐超富

双月刊

1671-6124

jkxb2002@126.com

0731-88872209、88872472

410081

湖南师范大学期刊社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S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形成性评价前沿动向及借鉴

    曹飞
    87-96,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进行形成性评价文献研究.形成性评价的内涵有如下新发展:形成性评价是一个整合在教学中的完整过程,强调获取反映学生学习的证据并进行旨在改进的解释,与自我调节学习紧密融合,以及结合学习进阶的系统研发并关注学科特异性.对反馈、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 3 个关键策略的前沿研究为改进教学提供了原则性和可操作的参考借鉴.研究的新动向包括:主要服务于标准化运动中的课程标准,为差异化课堂评价提供策略框架,关注公平尊重等评价精神.为解决教和学中的现实问题,综合考虑内涵的新发展,策略的新进展和研究的新动向,启示与借鉴有 3 个方面:形成性评价有充分的学习理论依据,起源于改进总结性评价但仍属目标评价模式,要避免结果固化和过程僵化;教学设计中明确对目标的评价,预设引出证据的手段,优化教师的反馈;设立形成性评价优化育人方式的研究专项,实现理念技术与文化环境的融合,改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教育评价改革形成性评价学生评价综合素质评价课堂评价

    学术评价如何影响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发展——基于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证调查

    马立超姚昊
    9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评价改革是提高科研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挥棒.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后的实证调查发现,博士后对评价指标柔性化和激励性评价较为满意,但对学术评价环境和留校转聘制度的评价较低;"操作层"的指标合理性、激励性评价及留校转聘评价均对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及其子维度发挥显著正向影响,而"环境层"的唯论文倾向、功利化导向则分别产生负向和正向影响;学术评价指标对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在性别、学科类型、聘任类型、毕业院校方面存在异质性.高校管理者应科学认识学术评价的"双刃剑"效应,将评价导向转向激励性、赋能性、使动性;重塑"生态评价观",系统构建人本取向、贡献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根据博士后的"最近发展区",设置具有挑战性和激励性的留校转聘标准.

    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双一流"建设高校破"五唯"教育评价改革

    独立学院转设后如何拓展生源与促进质量提升——基于口述史的研究视角

    吴舸郭一舟王昕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独立学院转设后正面临发展困境,最关键的便是生源与质量问题.因此,从拓展生源与促进质量提升的耦合关系角度出发,重新研判独立学院转设后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口述史研究法走近转设进程亲历者,可以深层次探索独立学院发展模式,能够在充分把握生源与质量耦合关系的基础上,聚焦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独立学院转设后的生源问题.据此,建议在招生端提高学校知名度、打造多维招生系统、明确职业应用导向直面危机;在质量端打造特色学科,彰显办学优势、瞄准地方需求,校企高阶合作、孵化优质品牌,教育转型升级纾解危机,进而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整体良性发展.

    独立学院口述史高质量发展生源拓展质量提升

    大学生心理特质与校园欺凌感知的关系研究

    张家铭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 2 560 名大学生的问卷分析探讨了校园欺凌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三个关键变量上得分越高的个体,对校园欺凌行为认知的水平越高,认知也越准确.这一发现为高校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高校应高度重视校园欺凌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危害健康行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校园欺凌心理弹性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大学生

    投稿须知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