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符晓华

季刊

1673-016X

hnnms@126.com

0731-88912508

410006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湖,《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髓鞘生成与再生的糖代谢调控

    李平平蒋欣玥胡心悦李亚雯...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少突胶质祖细胞通过增殖、迁移、分化,产生少突胶质细胞,进而形成包绕轴突的髓鞘结构.髓鞘不仅确保了神经电信号的跳跃式传导,还通过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等物质给予神经元能量和营养支持,参与哺乳动物脑高级功能的建立和维持.髓鞘形成和再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葡萄糖作为首选能量来源,参与了ATP产生、氧化应激调控等关键生物学过程,在髓鞘的形成和再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现有研究,本文综述了葡萄糖代谢对髓鞘形成的调控作用,为髓鞘脱失及其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解和治疗提供线索.

    糖代谢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生成/再生神经退行性疾病

    卡格列净抑制半乳糖凝集素-3介导的肝内胆管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王怡刘重阳段华宏余星...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卡格列净(canagliflozin,GANA)抑制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介导的肝内胆管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作用.方法:采用TIMER2.0、GEPIA2及R2数据库分析Gal-3在胆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胆管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是否有影响;用免疫组化检测肝内胆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Gal-3的表达情况;利用分子对接分析卡格列净与Gal-3的结合情况;采用不同浓度的卡格列净处理肝内胆管癌细胞系HUCCT1细胞24、48 h,通过CCK8检测卡格列净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16 μM的卡格列净处理细胞24h后,采用EdU荧光标记法、细胞划痕实验等分析卡格列净对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生信结果分析显示Gal-3在胆管癌中显著高表达,免疫组化结果表明,Gal-3在肝内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且Gal-3的高表达与胆管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显著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卡格列净可能结合在不同于Gal-3保守糖识别域的新位点;随着给予卡格列净处理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降低,用16μM卡格列净处理HUCCT1细胞24 h后,处理组的增殖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处理组的细胞迁移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卡格列净可通过结合Gal-3抑制肝内胆管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卡格列净肝内胆管癌半乳糖凝集素-3

    肝细胞SIRT7缺失介导PAI-1分泌激活星状细胞促进肝纤维化

    余婷紫丁丛唐咏怡李专...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受肝纤维化影响的人群广泛,而治疗方法缺乏.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7(silencing information regulator 2 related enzyme,SIRT7)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uin家族的成员,参与细胞衰老、代谢和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理学过程.据报道,SIRT7在许多肝脏疾病如肝癌和脂肪性肝炎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SIRT7在肝纤维化中的功能.方法:通过四氯化碳(CCl4)隔天腹腔注射,在野生型小鼠和肝细胞SIRT7特异性敲除小鼠中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并进行损伤与纤维化表型测定.采用原代细胞分离与纯化技术进行体外共培养实验,结合阵列图进一步分析确定SIRT7缺失影响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激活的分子媒介.结果:SIRT7缺失加剧了 CCl4诱导的肝损伤和纤维化表型.进一步研究表明,SIRT7缺失介导肝细胞PAI-1分泌差异激活HSC从而促进肝纤维化.结论:SIRT7介导的信号在肝损伤和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SIRT7可能是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途径.

    肝纤维化SIRT7肝星状细胞旁分泌

    基于实验研究和生物信息学筛选三种小鼠肺疾病的炎症相关关键基因

    王汉钦康慧敏周珂李柔...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R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小鼠矽肺、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共同枢纽基因,以期为这三种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小鼠矽肺模型并验证,提取矽肺小鼠肺组织进行RNA测序.采用limma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采用ggplot包绘制火山图;采用韦恩图筛选小鼠矽肺与IPF、COPD的共有DEGs;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网络识别DEGs中的关键基因;关键基因在矽肺、IPF和COPD小鼠中的表达水平通过qPCR和GEO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通过构建小鼠矽肺模型和小鼠肺组织RNA测序,结合IPF和COPD小鼠数据集,三种疾病共鉴定出8个共同的DEGs;qPCR结果显示,Cxcl10、MMP12、Lcn2在矽肺小鼠肺组织中显著增加,而Ctss水平无显著变化;在IPF和COPD的验证集中,Ctss、Cxcl10、MMP12、Lcn2均呈现高表达.结论:Cxcl10、MMP12、Lcn2是小鼠矽肺、IPF和COPD潜在的炎症相关关键基因.

    矽肺病特发性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炎症关键基因

    miR-181a过表达通过调控Treg细胞参与变应性鼻炎的机制研究

    杨莹莹姜华闫娟
    27-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iR-181a过表达通过调控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参与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机制.方法:选择20名AR患儿和20例年龄相近,无过敏史的儿童为研究对象.Pearson相关分析外周血Tregs数量与miR-181a表达之间关系.从AR患儿外周血中分离纯化Tregs.将miR-181a模拟物和抑制剂转染到Tregs中.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评价Tregs的功能.将小鼠分为7组,每组10只:对照组、AR组、AR+阴性对照组、AR+miR-181 a模拟组、AR+miR-181 a抑制剂组、AR+miR-181 a模拟+重组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组、AR+miR-181a模拟+OPN的慢病毒shRNA组.用卵清蛋白建立AR小鼠模型,然后通过功能增益和功能损失法确定miR-181a在AR中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R患儿外周血Tregs数量减少,并且miR-181a表达显著降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Tregs数量与miR-181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2=0.335,P<0.001).miR-181a模拟物促进了 Tregs的增殖,并上调了 IL-10和TGF-β的mRNA表达.荧光素酶报告试验表明,miR-181a直接靶向OPN的3'UTR.在动物实验中,与AR和AR+miR-NC组相比,AR+miR-181a模拟组炎症减轻,AR+miR-181a抑制剂组炎症更严重.重组OPN蛋白显著逆转了 miR-181a模拟物的抗炎作用.此外,AR组小鼠Tregs明显减少,miR-181a模拟物显著增加了 AR小鼠的Treg细胞,而重组OPN蛋白显著逆转了 miR-181a模拟物诱导的Tregs增多.结论:miR-181a的上调显著降低了 OPN的表达,进而减少了嗜酸性粒细胞和增强Tregs功能,减轻了AR发病过程中气道炎症的发生.

    miR-181a变应性鼻炎小鼠调节性T细胞骨桥蛋白

    基于BDNF/TrkB通路介导的自噬探讨胃袖状切除术对肥胖大鼠子代认知功能的影响

    孙继友翟志伟任洪杰乔陆明...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BDNF/TrkB通路介导的自噬探讨胃袖状切除术(SG)对肥胖大鼠子代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雌性SD大鼠30只,分为对照组、肥胖组、SG组,各组大鼠与普通饲料喂养的健康雄性大鼠交配,待各组交配获得的子代大鼠成长至3周龄,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子代认知功能,Nissl染色、H&E染色检测大鼠子代海马中Nissl小体数量,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子代血清中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及游离脂肪酸(FFA)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子代海马组织中BDNF、TrkB、Beclin1及LC3 Ⅱ蛋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组织中BDNF、TrkB水平,透射电镜检测自噬小体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大鼠子代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的次数减少,海马组织Nissl小体数量减少,血清中TG、TC及FFA含量增加,海马组织中BDNF、TrkB、Beclin1及LC3 Ⅱ蛋白水平减少,自噬小体数量减少;与肥胖组相比,SG组大鼠子代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海马组织Nissl小体数量增加,血清中TG、TC及FFA含量减少,海马组织中BDNF、TrkB、Beclin 1及LC3 Ⅱ蛋白水平增加,自噬小体数量增加.结论:SG可能通过激活BDNF/TrkB通路介导的自噬改善肥胖大鼠子代认知功能.

    胃袖状切除术大鼠肥胖认知能力

    USP1在卵巢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卵巢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

    余波彭鹏黄亮鲍立伟...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泛素特异性肽酶1(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1,USP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USP1对卵巢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USP1在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免疫组化检测USP1在卵巢癌患者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慢病毒感染的方式构建过表达USP1的SKOV3细胞株,利用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利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卵巢癌组织中的US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并与卵巢癌患者病理类型、腹膜转移以及原位肿瘤的大小或侵犯程度相关,与Ki67、ER、PR、P53的表达水平不相关;体外实验结果表明USP1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USP1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增强,并与患者病理类型、腹膜转移以及临床分期相关,USP1促进卵巢癌细胞恶性表型进展.

    泛素特异性肽酶1(USP1)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

    Hif-1α/Vegf信号通路活化对基底节出血患者病情的影响

    赵敏杨宇莹高晓霞李吉明...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与脑基底节出血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106名脑基底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测量血清HIF-1α、VEGF的水平.通过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血清HIF-1α、VEGF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 deterioration,END)以及损伤后3个月不良预后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变量的预测能力.结果:患者入院时血清HIF-1α、VEGF水平与入院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267、0.8495,均P<0.001).随着基线血肿大小的增加,入院血清HIF-1α、VEGF 水平在急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显著升高(r=0.5352、0.6418,均 P<0.001).血清HIF-1α 水平(OR=4.054,95%CI:1.368~12.009,P=0.012)和血清 VEGF 水平(OR=1.821,95%CI:1.119~2.965,P=0.016)是急性 ICH 后 END 的独立预测因子.血清 HIF-1α 水平(OR=4.721,95%CI:1.662~13.407,P=0.014)和血清VEGF水平(OR=2.198,95%CI:1.204~4.013,P=0.010)是急性ICH后预后较差的独立预测因子.血清HIF-1α 水平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 END(AUC=0.7465,95%CI:0.6572~0.8178,P<0.001)和 3 个月预后(AUC=0.7744,95%CI:0.7072~0.8416,P<0.001)的能力高于血清 VEGF 水平(AUC=0.6882,95%CI:0.6113~0.7650,P<0.001;AUC=0.7025,95%CI:0.6270~0.7780,P<0.001).结论:血清 HIF-1α 和 VEGF 水平与 ICH 后 3 个月的 END 和不良预后独立相关,血清HIF-1α水平的预后价值高于血清VEGF.

    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底节出血病情预后

    老年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张春梅宋杰王金祥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伴肺部感染老年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变化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40例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均于入院次日检测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感染相关炎症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触珠蛋白(HPT)、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膜联蛋白A1(ANXA1)].随访30 d,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n=121)与死亡组(n=19),比较两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白细胞形态异常、红细胞形态异常)、外周血感染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不同COPD分级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感染相关炎症因子,并分析外周血细胞形态学与肺功能、感染相关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变化对老年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生存组白细胞形态和红细胞形态异常率均低于死亡组;生存组FEV1%pred、FEV1/FVC水平高于死亡组,CRP、sCD14、ANXA1、HPT水平低于死亡组;COPD Ⅰ级、Ⅱ级、Ⅲ级患者白细胞形态异常率、红细胞形态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PD Ⅰ级患者FEV1%pred、FEV1/FVC水平高于Ⅱ级、Ⅲ级,COPD Ⅰ级患者CRP、sCD14、ANXA1、HPT水平低于Ⅱ级、Ⅲ级;白细胞形态异常与FEV1%pred(rs=-0.629,P<0.05)、FEV1/FVC(rs=-0.723,P<0.05)呈负相关,红细胞形态异常与CRP水平(rs=0.594,P<0.05)、sCD14 水平(rs=0.621,P<0.05)、ANXA1 水平(rs=0.638,P<0.05)和 HPT 水平(rs=0.680,P<0.05)呈正相关;白细胞形态异常、红细胞形态异常联合预测的AUC最大,为0.873(95%CI:0.806~0.923),敏感度为89.47%、特异度为85.12%.结论: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异常改变与老年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感染病情有关,对患者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血细胞形态学COPD分级预后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雷诺现象的疗效观察

    刘兴林张昊韦翠娥李明...
    56-6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 type A,BTX-A)局部注射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RP)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双手基线数据无差异的受试者,随机选择受试者的一只手为注射侧,于手指周围神经血管束分叉区域注射BTX-A,另一只手为对照侧,随访记录0、2、8、12周时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VAS)评分、雷诺评分(Raynaud's score,RS)、溃疡评分(ulcer score,US)、平均指端皮肤温度、平均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治疗2、8、12周后,注射侧与对照侧对比VAS评分总体均数有统计学差异.治疗8、12周后,注射侧与对照侧对比雷诺评分总体均数有统计学差异.2周时两侧雷诺评分及2、8、12周时两侧溃疡评分,平均指端皮肤温度、平均经皮氧饱和等相比总体均属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8、12周与治疗前的VAS评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12周雷诺评分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12周溃疡评分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余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能改善雷诺患者的疼痛,减少雷诺现象发生的频率、促进溃疡愈合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简便易行的方法.

    A型肉毒毒素结缔组织病雷诺现象手指缺血手指缺血性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