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林强

月刊

1674-5310

hsxbwk@163.com

0898-65883414

571158

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南路99号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7年,2004年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自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期刊。本刊以现当代文学研究为主打栏目,开放办刊,特色明显,依托省级重点学科,广泛联系国内外现当代语言学研究界的有生力量,建立了稳固的作者队伍,发表了一大批有影响的论文,为学界广泛瞩目,被誉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南方重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梁斌小说叙事的"戏剧化"特征

    武兆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梁斌的创作以对"民族形式"的自觉追求为内核,除了注重地方风俗、方言土语以外,叙事的"戏剧化"特征也是其呈现地方色彩的重要路径.在叙事"戏剧化"的倾向下,打破了小说和戏剧的界限,呈现出文本的复杂性.作家通过场景化叙事、情节"戏剧化"设置以及戏剧元素的插入等方式,形成了吸引读者的"有浓有淡"的叙事节奏,表征出带有淡化悲情内核的喜剧色彩、传奇性以及革命风景画的文学空间,体现了丰富的戏剧性审美书写.梁斌小说的"戏剧化"特征与他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作家在山东剧院和新世纪剧社的学习、实践经历转换为日后其小说的创作经验,而梁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阅读也是其"戏剧化"特征形成的重要精神资源.通过梳理梁斌小说叙事的"戏剧化"特征,探索出作者对文学的艺术探索以及革命叙事的文学性路径.

    梁斌《红旗谱》"戏剧化"审美价值

    蝙蝠文学话语的资源场域及价值维度

    李占鹏
    8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蝙蝠,甲骨文、金文均无著录,篆书辑之.作为一个话语,它最早出现在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的《尔雅》.两汉至隋,蝙蝠之于文献的出现便稍多起来.唐宋、金元、明清蝙蝠诗句层出不穷,散文、小说、戏剧也多有描写.近、现当代以来作家对它的认识趋向丰富、复杂,可以说在一定程度恢复了蝙蝠的本来面目.外国文学自古迄今也有许多描写蝙蝠的文学作品.蝙蝠文学话语的资源场域比较广阔,文学体裁多种多样,价值维度由古代的单一变为现代的多元,由一味否定经否定带肯定变为完全肯定.近现代以前,对蝙蝠的文学认识总是陷入片面、极端和悲观的泥淖,带着偏见、嫌弃和歧视.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蝙蝠,争取尽可能与它永远和谐相处.

    蝙蝠文学话语资源场域价值维度

    中文纳入白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研究

    李敬欢
    100-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俄罗斯中文教育起步晚,发展快.在中白关系、中白工业园以及白俄罗斯语言教育政策的推动下,中文快速纳入白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成为集中考试五种可选外语之一,地位不断提升,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中文人才培养力度不足以及本土中文师资匮乏严重影响中文纳入白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的深度和广度,可以通过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中文深度融入白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加强本土师资及教学资源建设,推动白俄罗斯中文教育本土化发展和深化校企合作,助力白俄罗斯"中文+职业教育"发展等优化策略,推动白俄罗斯中文教育高水平发展.

    中文教育白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

    混合学习情境下国际中文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

    吕昕颖沈壮娟
    109-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业情绪是影响国际中文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之一.通过对47名国际中文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12周的在线学习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其学业情绪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联,考察其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应用多群组分析法考察认知负荷的调节作用后发现:在混合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较为有限;学业情绪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认知负荷对学业情绪与学习动机具有调节作用,进而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关系.鉴于此,建议加强混合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激发学习者的积极学业情绪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同时优化在线学习任务和资源设计,基于实时学情提供及时学习支持,确保学习者认知负荷保持在适宜水平.

    国际中文学习者混合学习学业情绪学习动机

    21世纪以来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的热点主题与演进——基于CNKI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2000-2023)

    蔡武朱宇
    11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00-2023年CNKI收录的3 883篇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相关期刊论文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共词分析、知识图谱等方法,对其年度分布、期刊分布、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聚类形成的热点主题进行系统分析后的结果显示:汉语国际传播领域研究成果总体呈增长趋势;载文期刊分布广泛,但高水平期刊较少;稳定持续的核心作者群正在形成;研究机构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合作度不足;该领域研究热点集中在孔子学院、"三教"问题、汉语国际传播发展问题以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等4个方面;演进历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为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研究不断深入,应在今后加强作者队伍建设,提升研究机构间协同创新水平;强化跨学科意识,研究视角从单一向多元转变;协同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均衡研究方法与范式;兼顾国际化与本土化,鼓励前瞻性研究.

    汉语国际传播热点主题演进趋势知识图谱

    马来西亚"一源两流"中文师资队伍建设:演进、现状及优化

    王睿昕龙倩王鹤楠
    12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文教师队伍建设是中文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也是最终实现中文被海外各国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关键要素.根据中文学习需求的不同,马来西亚的师资可分为华文教师和华语教师两类,其演进阶段和发展现状充分体现出"一源两流"模式的国别化特点.然而,由于教师数量不足、资质欠缺及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马来西亚中文师资队伍发展受限.建议依据"汉语国际传播圈层论",从教师培养、管理和发展等环节入手优化师资队伍;还可依托孔子学院加强中马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合作,推动马来西亚中文教育"一源两流"模式稳步发展.

    马来西亚中文教育一源两流师资队伍

    编辑部启事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封3页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