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地质与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地质与工程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石油地质与工程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邱荣华

双月刊

1673-8217

hnshy@sohu.net syhn@chinajournal.net.cn

0377-63830612

473132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中山路

石油地质与工程/Journal 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7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主要栏目有石油地质勘探、油田开发、石油工程、炼油化工、石油企业经营管理,读者范围为石油天然气和地矿行业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石油企业管理人员。《河南石油》为全国双百期刊,曾获得过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多次获得河南省优秀期刊一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粒子群算法求解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分形维数——以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地区山西组为例

    孙和美邢雪杰刘琦邓琳...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只有孔隙度、渗透率等基础测试数据的井难以求取其分形维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致密砂岩储层分形维数求解方法.首先对于拥有高压压汞、核磁资料的井,利用汞饱和度法、核磁共振法计算其分形维数值,并将其设置为训练样本;其次对于只有孔渗数据的井,基于粒子群算法(PSO)思想将目标函数定义为孔、渗数据和训练样本数据的偏差平方和,使用8 个岩心样品的孔渗数据进行分形维数计算;最后将计算结果与汞饱和度法和核磁共振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粒子群算法求得的分形维数具有较高精度,该计算过程具有高自动化性、低主观性,该方法可在分形维数参数求解计算中推广应用.

    分形维数粒子群算法高压压汞核磁共振致密储层孔渗数据

    川东北五宝场地区沙溪庙组二段沉积相特征及演化

    王佳楠林可光王海霞徐艳霞...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川东北五宝场地区沙溪庙组二段沉积相特征不清晰的问题,基于岩心、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厘定了五宝场地区沙溪庙组主力储层沙二段沉积相类型及分布,明确了亚相之间的沉积界限,分析了沉积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五宝场地区沙二段主体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沙二1 亚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南部黄龙场井区可见前三角洲沉积;沙二2 亚段沉积时期,北部出现三角洲平原沉积,南部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黄龙场井区局部可见前三角洲沉积;沙二3 亚段沉积时期,广泛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南部黄龙场井区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其中,古气候、构造运动和古地貌等共同控制了川东北五宝场地区中侏罗统沙二段沉积相平面展布和沉积演化,古地形起主导作用,进而影响砂体分布.

    五宝场地区沙溪庙组沉积演化沉积相曲流河三角洲

    基于帝国竞争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断块油田开发顺序优化

    徐庆岩孙晓飞翟光华王瑞峰...
    77-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确断块油田群中断块的开发顺序是进行开发方案设计的前提条件.断块油田数量较少时,可以进行技术经济的组合对比,但是断块数量较多时会形成海量的组合,耗费时间也长.断块油田开发顺序评价的现有方法有权重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模糊评判法等,这些方法在选择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上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无法做到完全客观的评价.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帝国竞争算法改进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首先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确定影响断块油田开发的主控因素,其次使用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方法实现断块油田群开发数据库的扩充,最后在扩充后的大量数据库训练样本的基础上,基于帝国竞争算法改进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确定影响开发效果参数的权重并预测断块油田群中各断块油田的净现值,根据净现值大小可以确定每个断块的开发顺序.该方法以实际断块油田群的地质油藏数据库作为评价依据,断块油田的开发顺序更加的科学合理,项目整体的净现值也明显高于依靠传统方法确定的开发顺序组合,避免了人为主观性,也节省了数值模拟和经济评价的工作量,克服了现有方法的局限性,对于提高断块油田群开发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帝国竞争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开发参数权重投产顺序优化断块油田群净现值

    基于数字岩心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以渤海蓬莱19-3油田为例

    陈铭阳侯亚伟王鹏飞刘晓涵...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化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认识对渤海油田的长久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渤海蓬莱 19-3 油田新近系馆陶组储层,在物性特征及孔隙类型认识的基础上,依托基于CT扫描的三维数字岩心分析技术,采用最大球法完成三维孔隙网络模型的处理分割和构建,通过提取网络模型的特征参数,实现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的可视化、定量化表征,进而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岩心不同驱替方向带来的渗流差异.结果表明:1)蓬莱19-3 油田岩石成分成熟度处于中等,分选较差,成岩作用相对较弱,胶结类型主要包括接触式胶结和孔隙式胶结,整体表现为疏松砂岩特征;2)储层以中-高孔渗为主,孔喉半径较大但分选较差,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次生溶蚀孔为辅;3)微观孔喉特征参数决定了储层宏观物性,连通的大孔喉配比越高,对储层物性贡献越大;4)储层内流体驱替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优质储层更易受到驱替方向所带来的影响.

    蓬莱19-3油田馆陶组数字岩心孔隙结构驱替方向

    一种修正气藏废弃压力的新方法

    刘军郭培培何春百王振杰...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藏产能测试的产量数据和压力数据受钻完井污染、储层打开及射孔密度不完善和非达西流等因素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导致传统二项式法计算得到的层流(达西流)系数A和紊流项(非达西流)系数B出现负值或回归系数较差.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规划求解的方式优化附加压力降计算值,使二项式法回归系数更接近 1,进一步提升准确性;通过引入表征真实表皮系数下的附加压力降和非达西流动造成的附加压力降之间的比例系数m,得出任意生产时刻的总表皮附加压力降;并根据现场工程设施和经济评价的极限产量计算出修正后的废弃压力.以国外H气田的产能试井数据为例,利用该方法获得修正废弃压力,并重新计算采收率,结果与气田实际论证的值更为接近,为后续气田评价及开发过程中计算相关参数提升可靠性.

    气藏废弃压力表皮系数附加压力降

    波形约束的限定学习机技术研究与应用——以辫状河砂体中的"弱响应厚砂体"描述为例

    韦红贾海良张鹏志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渤海W油田目前处于高含水高采收率阶段,亟需对储层进行深入解剖以维持稳产.其中主力油层为辫状河沉积,砂体纵横向变化快,在地震强响应区域的井网较完善;而在地震弱响应区域的井网不完善.已钻井资料表明,地震弱响应区域并非都是薄砂体,常规的曲流河砂体表现为"泥包砂"特征,其地震响应的强弱与砂体的厚薄成正相关;而辫状河砂体表现为"砂包泥"特征,经正演模拟分析可知,砂体受围岩及隔夹层的影响,地震响应的强弱与砂体的厚薄无规律.通过研究基于波形约束的限定学习机厚度预测技术,对辫状河砂体多种储层结构进行波形分类,并进行多属性聚类的限定学习,得到多属性与砂层组厚度的最优估计,研究结果很好地识别了"弱响应厚砂体"潜力区,助力剩余油估算,为井位调整提供帮助,也为类似油田的厚度预测提供借鉴.

    厚度预测地震弱响应波形约束限定学习机

    三维井筒套管柱居中度设计——以川渝油气田为例

    郑渊云鲜明邹祥富杨若愚...
    102-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套管居中度对固井质量存在较大影响,合理设计套管居中度将极大改善套管环空流场分布,提高环空顶替效率,确保水泥环质量,为后续钻进和储层改造奠定基础.通过对现有主流套管柱居中度计算模型的局限性分析,提出因三维井筒中套管柱所受重力和轴向载荷不位于单一平面内,将发生非平面挠曲变形,侧向受力和径向偏移受到井筒轨迹和浮力变化影响的观点.基于真实井眼轨迹的三维形态,考虑井筒管柱轴向拉力对主、副法向平面挠度以及浮力效应的影响,建立了三维套管单跨梁居中度数学模型,编制了套管柱居中度模拟分析计算模块.通过与实钻井居中度成像测井数据对比表明:①该计算模式模拟结果与IBC套后成像测井实测居中度数据的平均整体误差仅7.6%;②通过增大直井段扶正器外径、尾管段替入清水实现漂浮效应减弱套管柱径向偏移量、合理加密安置上部直井段刚性扶正器间距等优化措施,能够显著提升管柱整体居中度至70%以上并改善水泥环质量.该设计模式能够有效指导川渝油气田高压气区套管居中度设计,对于提高复杂井筒环空封固质量有重要意义.

    居中度三维井筒法向平面扶正器径向偏移成像测井

    高滤失固结堵漏技术在足203H5平台的应用

    郭明红文飞常春来谭春...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渝西足203H5 平台三开上部须家河组、嘉陵江组裂缝发育,恶性漏失频发,承压跨度大等难题,优选以"聚集效应"和"固化增强"为核心的高滤失固结堵漏技术,对3mm以上裂缝辅助2%~3%多孔泡沫铝颗粒,提高高滤失材料在漏失通道的驻留效率.室内评价结果表明:堵漏浆浓度为50%情况下,滤失时间小于25 s,滤饼强度(70℃养护24 h)大于6 MPa,静置30 min清液析出量小于15%,封堵承压能力大于4 MPa,养护后承压能力均超过20 MPa,且对现场钻井液无污染.根据高滤失固结堵漏的技术特点,现场优化了平推堵漏工艺,并在足203H5 平台3 口井应用4井次,承压堵漏成功率75%,承压能力均达到当量密度1.90 g/cm3 以上.

    足203区块高滤失固结聚集效应多孔泡沫铝

    渤海A油田新井眼预防技术研究与应用

    许胜利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渤海A油田勘探开发初期以浅层大位移井为主,上部极疏松地层井斜较大,需要通过频繁起下钻作业修整井壁、清洁井眼,降低井下复杂情况发生的概率,但划眼修整井壁过程中极易导致出现新井眼.通过深度剖析新井眼产生原因,并从井位选择、轨迹设计、钻具组合优化、钻中实时模拟、作业细节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提出集钻前设计优化、钻中精细作业和起下钻风险监测三位一体的新井眼预防技术体系,在渤海A油田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渤海油田新井眼预防措施大位移井

    顺北油气田超深井目的层测井施工技术探讨

    陈烈邵皓枫尹贝何青青...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顺北油气田超深井目的层测井免测率高、资料获取率低的情况,分析测井存在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井漏造成测井井控风险高、测井仪器性能不满足施工条件、无配套测井井控操作规程以及无配套漏失井测井工艺.针对难点,从施工前准备、井控措施及测井工艺三方面着手,施工前做好井眼准备及测井施工方案准备,施工期间制定有针对性的井控应急预案,并引入仪器性能高、井控风险低的直推存储式工艺.实践表明,采用直推存储式工艺及配套方案,顺利完成了顺北油气田近100 井次目的层的测井施工,测井资料获取率从2017 年的 31.25%提升至 2022 年的93.80%,为顺北油气田的地层认识与储层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测井资料保障,有助于加快油田勘探开发进度.

    顺北油气田超深井测井井控施工措施直推存储式测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