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混凝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混凝土
混凝土

戴显明

月刊

1002-3550

hntbjb@vip.163.com

024-62123865

110006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混凝土/Journal Concret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混凝土》杂志是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混凝土行业专业期刊,其内容已涵盖了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的各个方面:一、政策信息、市场动态、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二、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三、生产管理、工程实践、检验标准及性能测试、专利技术等。  --集指导性、信息性、技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在混凝土行业中起到了宣传政策、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沟通信息、为行业科学发展服务的作用。《混凝土》杂志主要读者对象是混凝土行业内生产、施工、科研、设计单位的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混凝土设备、原材料生产企业产品研发及营销人员,建设单位和基建部门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处理对水泥礁凝结及浸出液pH值和盐度影响初探

    辛美丽吴海一刘玮吕芳...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速凝成分的添加、海水浸泡、干燥熟化等不同处理均会影响水泥礁的凝结成型及浸出液水质.测定不同速凝剂比例的水泥礁凝结时间,及不同处理的水泥礁投入装有300 mL海水的烧杯后浸出液pH值和盐度.结果发现,当速凝剂添加质量比从0∶10增加到1.5∶10时,水泥礁的初凝时间由245 min缩短到0.17 min,同时发现添加速凝剂会增加礁体的碱性浸出物释放,增大浸出液盐度的波动范围.两组礁入海后0~16 d浸出液pH值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最高可达12.30.A组(添加速凝剂)盐度呈逐渐升高的趋势,B礁(未添加速凝剂)盐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A组盐度显著高于B组(P<0.05).海水浸泡水泥礁也会影响浸出液的盐度与pH值,1次浸泡两组礁浸出液的pH值与2次和3次浸泡相比变化明显(P<0.05),2次和3次浸泡pH值变化不明显(P>0.05).A礁第1次投入海水,浸出液盐度由34.66升高至38.20,而后两次浸泡海水盐度在33.50~35.00波动.B礁浸出液盐度3次浸泡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并在33.50~34.90波动.水泥礁碳化可降低水泥礁对浸出液pH值的影响,碳化时间越长,浸出液pH值升高越慢,达到稳定所需时间越长.试验结果可以为水泥礁在海洋牧场中的施用提供数据参考.

    水泥礁速凝剂pH值盐度

    高温水冷却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王升旭苗吉军刘家良肖建庄...
    63-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凝土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退化已被广泛研究,并取得了相当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而火灾消防救援下对混凝土结构水冷却产生的温度梯度剧变会对其造成更为严重的损伤.以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模量、峰值应力、峰值应变、本构关系)等材料力学性能指标为影响因素对国内外学者混凝土高温水冷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影响水冷却后的抗压强度等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受火温度,还与受火时间、冷却后静置时间、水冷却的方式以及混凝土种类等有关,受火温度越高强度劣化越大,自然冷却后的残余强度要高于水冷却后的残余强度.此外发现水冷却方式、喷水冷却时间、喷水冷却强度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尚属空白,缺乏微观变化与宏观力学性能衰退之间的定量描述,存在混凝土水冷却下的温度场数值模拟计算匮乏的问题,指明之后的研究工作重点.

    混凝土高温水冷却力学性能

    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管约束高强混凝土柱轴压试验研究

    惠存李中涛李丹丹张勇波...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管约束高强混凝土柱的轴压性能,设计了 6个不同长细比的试件并对其进行了轴心受压试验,分析了其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承载力、位移、荷载-位移曲线、骨架曲线、荷载-应变曲线.研究表明: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管约束混凝土柱轴压承载性能优异,随着长细比的减小,试件的轴压承载力提升显著;加载后期,该组合结构的破坏模式为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管发生环向破坏,内部混凝土被压溃;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空管轴压承载力相对较低,破坏时脆性特征明显;随着长细比的减小,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管约束高强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和刚度逐步增加,长细比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对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管约束高强混凝土柱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玻璃纤维管高强混凝土轴压性能弹塑性变形能力试验研究

    盐渍土环境下钢筋混凝土加速腐蚀劣化行为研究

    王彦鹏王子健汪丽娟刘吉林...
    76-8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盐渍土地区多种强腐蚀离子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病害严重的问题,提出以盐渍土地区土样为电解质,设计钢筋混凝土室内通电加速腐蚀试验.通过电化学测试、宏观形貌观测、内部钢筋腐蚀深度测定及钢筋表面腐蚀产物形貌与组成分析,综合评价钢筋混凝土在盐渍土环境的劣化行为.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内部钢筋极化电阻与混凝土保护层电阻均随加速腐蚀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试件内部钢筋的腐蚀是外加电流与氯离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受孔溶液pH值的影响,在通电加速腐蚀环境下,矿物掺合料的掺入并未改善钢筋混凝土抵抗腐蚀的能力,反之呈现弱化现象.

    盐渍土环境钢筋混凝土加速腐蚀腐蚀劣化行为

    基于水膜厚度理论的混凝土料浆流变特性试验研究

    詹新彬张羽刘俊王潇璇...
    84-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控制不用的浆骨比和水胶比进行15组测量试验,采用ICAR流变仪对新拌料浆流变性能进行测试,并采用改进Bingham模型对流变参数进行了拟合,通过分析料浆中颗粒表面的水膜厚度探究流变特性变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的增加,料浆的剪切行为由剪切变稠转变为剪切变稀,存在临界水胶比0.42.料浆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随水胶比的增大而降低,降低的幅度呈衰减趋势.料浆颗粒表面水膜厚度的变化与浆骨比和水胶比成正比,得出了水膜厚度与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的拟合函数,流变参数与水膜厚度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混凝土料浆的流变性能研究提供基础.

    流变性能水胶比浆骨比水膜厚度

    高温作用下粉煤灰再生混凝土损伤演化规律与损伤特性

    杨振华胡平平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粉煤灰、氢氧化钠、矿渣、硅酸钠等为原料,对高温作用下粉煤灰再生混凝土损伤演化规律与损伤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粉煤灰掺量相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试件残余抗压强度比逐渐降低.在自然冷却下,经455 ℃、655 ℃高温作用后,粉煤灰掺量在25%、15%混凝土的残余抗压强度有所增加,比常温下分别提高6.73%、32.68%.掺量为35%的混凝土,255 ℃时抗压强度低于常温.在掺量为45%、55%时,强度比掺量为0的明显小.在自然冷却下,残余抗压强度很明显要高于喷洒冷却下的强度,通过对自然冷却和喷淋冷却两种状态下的残余抗压强度进行检测,前者是后者的1.716倍.除常温和455 ℃外,普通混凝土峰值应力要大于相应粉煤灰混凝土峰值应力.在同一温度下,各种粉煤灰掺量混凝土的声速值及回弹值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大逐渐变小.在喷淋冷却、自然冷却下,粉煤灰混凝土声速值及回弹值所受影响较小.

    高温粉煤灰再生混凝土损伤演化损伤特性

    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研究

    武业忱吕恒林章明明李杭...
    93-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水胶比及石灰石粉等矿物掺合料对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对普通混凝土、石灰石粉-矿渣混凝土以及石灰石粉-矿渣-粉煤灰混凝土的抗碳化、抗冻融、抗氯离子侵蚀等耐久性能展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固定为50%情况下,①降低水胶比可以提高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的抗碳化、抗冻融、抗氯离子侵蚀性能;②加入石灰石粉可以优化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胶凝材料体系的颗粒级配,从而改善了抗冻融和抗氯离子侵蚀性能;③矿渣因火山灰效应引起二次水化,一方面降低了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的碱性,弱化了抗碳化性能,另一方面水化胶凝产物提高了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的密实性,改善了抗冻融和抗氯离子侵蚀性能;④粉煤灰等比例代替部分矿渣,对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早期的抗碳化、抗冻融和抗氯离子侵蚀等耐久性能不利.

    水胶比复合石灰石粉混凝土碳化冻融氯离子侵蚀

    不同纤维掺量再生混凝土骨料轻质混凝土性能研究

    张培恒韩尚宇康登源王先蓉...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聚丙烯(PP)纤维增强再生混凝土骨料轻质混凝土的性能,以普通硅酸盐水泥、再生废弃混凝土粗骨料、聚丙烯纤维、泡沫为主要材料,选取PP纤维掺量为变量,对试样进行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PP纤维掺量增加,浆体流动度呈下降趋势;当采用再生粗骨料级配(即粒径为9.5~16 mm、16~19 mm、19~26.5 mm、26.5~31.5 mm、31.5~37.5 mm的5类骨料的质量比)为2∶4∶8∶3∶3和30%体积率时,建议浆体流动度大于210 mm;试件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随PP纤维掺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说明PP纤维对再生混凝土骨料轻质混凝土性能提升效果有限;PP纤维的掺入会使再生混凝土骨料轻质混凝土材料早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形成速度降低;当纤维掺量由0增大为0.2%时,增加了孔隙率,降低了平均孔径.

    聚丙烯纤维再生粗骨料轻质混凝土力学性能孔结构

    不同粗骨料取代率下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王娟李秀领郭强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粉煤灰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水胶比之间的关系,以RC30设计强度等级为基础设计了 16组配合比,制作了 96块再生混凝土试块,主要进行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和抗折强度试验.得出如下结论: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抗压强度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0、30%和40%时,抗压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50%时,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先减小后增大.粉煤灰掺量大于20%时,天然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急剧下降,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幅度均较小,大掺量粉煤灰在再生混凝土中或将有更大的应用空间.通过观察抗折强度试件破坏断面,分析再生混凝土变形破坏特征.粉煤灰的掺入提高了天然骨料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且掺量为20%强度最高.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30%时,随粉煤灰掺量变化抗折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很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40%和50%时,呈先减后增再减的趋势.天然骨料混凝土的折压比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再生混凝土折压比随粉煤灰掺量的变化趋势与抗折强度一致,但变化幅度略小.粉煤灰对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大于抗压强度;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30%,粉煤灰掺量为10%为较优掺量.提出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预测式.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粉煤灰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折压比

    再生混凝土单轴压缩破坏过程细观离散元研究

    邢心魁唐润东刘晶覃荷瑛...
    110-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砂浆的存在是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本质区别,也是影响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基于离散元软件,建立了再生混凝土单轴压缩模型,模拟了再生混凝土单轴压缩下的力学响应与裂纹延伸机制,通过与现有的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当老砂浆强度低时,随着厚度的增加,单轴抗压强度、弹模降低,峰值应变增加;当老砂浆强度较高时,老砂浆厚度对再生混凝土抗压性能影响较小;从细观上看,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裂纹首先在界面过渡区产生,逐渐向新老砂浆扩展,直至贯通破坏,其破坏主要由拉伸裂纹主导.

    颗粒流方法单轴压缩老砂浆厚度裂纹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