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混凝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混凝土
混凝土

戴显明

月刊

1002-3550

hntbjb@vip.163.com

024-62123865

110006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混凝土/Journal Concret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混凝土》杂志是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混凝土行业专业期刊,其内容已涵盖了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的各个方面:一、政策信息、市场动态、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二、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三、生产管理、工程实践、检验标准及性能测试、专利技术等。  --集指导性、信息性、技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在混凝土行业中起到了宣传政策、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沟通信息、为行业科学发展服务的作用。《混凝土》杂志主要读者对象是混凝土行业内生产、施工、科研、设计单位的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混凝土设备、原材料生产企业产品研发及营销人员,建设单位和基建部门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杂散电流与盐溶液共存环境下地铁隧道管片混凝土砂浆相的氯离子迁移规律试验研究

    云强张硕赵汝英吴江...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杂散电流与盐溶液共存环境对地铁隧道管片混凝土砂浆相的氯离子迁移规律的影响.将试件浸泡于氯盐溶液和氯盐硫酸盐复合溶液中,并外加直流杂散电流,得到不同环境组合情况下氯离子在砂浆中的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砂浆中的氯离子含量沿渗透深度方向大致呈指数型分布;直流电场下氯离子在砂浆中的迁移速率显著提升,砂浆各深度处的氯离子含量显著增加;复合盐溶液浸泡下,砂浆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总是低于单独氯盐溶液浸泡的,硫酸根离子的存在对氯离子在砂浆中的迁移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杂散电流盐环境地铁隧道管片混凝土砂浆相氯离子

    钢纤维掺量对陶粒混凝土梁长期变形的影响规律

    朱红兵吴宇鑫李秀夏昌煌...
    58-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钢纤维掺量对陶粒混凝土梁徐变的影响规律,通过长期变形观测试验、理论推导式和有限元建模的方法对不同钢纤维掺量的陶粒混凝土梁的徐变性能开展研究.首先,对4种钢纤维掺量的陶粒混凝土梁开展了连续 180 d的徐变挠度观测,获得徐变挠度-加载时间关系曲线、钢纤维掺量对徐变挠度的影响规律曲线;随后,参照ACI209 徐变系数计算式和ACI435 徐变计算式建立了隐含钢纤维掺量的陶粒混凝土梁徐变计算式;最后,按试验梁参数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陶粒混凝土试件梁加载前期徐变增长较快,随着时间推移徐变增长速率逐渐变缓,加载至 120 d后趋于稳定;钢纤维掺量对陶粒混凝土梁徐变影响明显,钢纤维掺量低于 0.5%,掺加钢纤维对陶粒混凝土梁的徐变值影响小;钢纤维掺量在 0.5%~1.0%时,增加钢纤维掺量能有效地较大幅度降低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徐变值;但当钢纤维掺量超过 1.0%后降低的效果有所减弱;陶粒混凝土梁徐变计算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值吻合较好,能够很好地反映出陶粒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化规律;有限元模拟进一步验证了钢纤维掺量对陶粒混凝土梁徐变的影响规律和徐变计算式.

    陶粒混凝土梁钢纤维掺量徐变试验计算式数值分析

    BFRP筋与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陈家豪林春志杜明芳静行...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筋与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UHPFRC)之间的黏结性能,通过中心拉拔试验,对BFRP-UHPFRC试件破坏模式、黏结-滑移曲线进行分析,且探讨了筋材直径、单一纤维及钢-PVA混杂纤维对黏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破坏模式包括BFRP筋拔出破坏与拉断破坏.BFRP筋直径的增大将导致黏结强度降低.随着单一纤维掺量增加,黏结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相较于单一纤维,钢-PVA混杂纤维显著提高了试件的黏结强度,当掺入 1%钢纤维和 0.5%PVA纤维时,黏结强度最高(25.35 MPa).此外,通过灰狼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实现对黏结强度的预测,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较好.

    BFRP筋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黏结强度混杂纤维灰狼算法支持向量回归

    基于DEM和3D重构技术的超薄抗滑封层混凝土细观压实仿真

    宗海朱文白汪昊何嘉明...
    69-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超薄抗滑封层混凝土的压实机理与碎石分布,通过CT扫描和 3D重构技术对真实的碎石颗粒进行轮廓扫描和三维重建.在此基础上利用EDEM离散元软件建立凸多面体颗粒和压实模型,从颗粒接触动力学角度分析压实过程中颗粒排布、接触力以及配位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三维重构模型得到的碎石洒布空隙率与实际一致.压实前、后颗粒接触拓扑图的颜色、粗细程度的演化反映出颗粒碰撞的程度.同时在压实荷载作用下,颗粒的平均接触力和配位数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因此碎石颗粒能够形成稳固的嵌挤结构,从而保障路面的抗滑性能和抗剥落性能.

    沥青路面超薄抗滑封层混凝土压实仿真DEM3D重构

    钢筋与泡沫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研究

    陈俊刘桂萍张继旺秦朴...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泡沫混凝土是当前节能减排、建筑环保及超高层墙体减重等领域的重要新型建筑材料.考虑钢筋直径、焊接钢脚和黏结长度等因素,开展钢筋与泡沫混凝土的中心拉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筋与泡沫混凝土间的黏结滑移破坏形态及破坏机理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有所区别,拉拔试件主要发生筋材拔出破坏,曲线存在弹性滑移点和峰值滑移点 2个特征点,而焊接三角支架的钢筋泡沫混凝土试件则多了残余滑移点,且黏结强度高 37%~64%;钢筋与泡沫混凝土的相对滑移产生较早,且滑移量较大;随着钢筋直径的增加,相对黏结强度降低,但黏结长度的增加对黏结强度影响并不明显.钢筋泡沫混凝土的黏结性能满足工程需要,三角桁架形式的钢筋泡沫混凝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泡沫混凝土拉拔试验黏结性能钢筋破坏机理

    孔隙率及孔径分布特征对透水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段晓峰张思铭乔阿龙沙飞...
    78-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比较水泥浆液流动度选用 5%硅灰、0.5%减水剂掺量新型水泥基胶凝材料和 0.28 水灰比制备透水混凝土.结合工程实际,对透水混凝土进行了孔隙率设计和分层成型,结合二值化方法研究了分层透水混凝土内部孔隙特征.通过调整小粒径面层的厚度改变内部孔径分布,定义实效孔径衡量孔径大小特征,研究了孔隙率和实效孔径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面层厚度的减小,小孔隙含量逐渐降低,实效孔径逐渐增大.孔隙率在 15%~27%内,随着实效孔径和孔隙率的增大,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透水系数增大.通过数值拟合分析看出,孔隙率、实效孔径与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与透水系数之间呈正相关性的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

    透水混凝土孔隙率孔径分布特征透水系数强度

    喷射混凝土早期力学特性及水化特征研究

    郭俊波李钰轩付佳崔圣爱...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采用的喷射混凝土黏结强度较低,在施工后的初始阶段无法满足支护强度的要求.因此通过引入硅灰、微珠、纤维素以及早强减缩剂探究不同复合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水化热反应特性.基于Krstulovic-Dabic水化动力学模型开展复合胶凝材料水化过程研究,通过联合喷射混凝土早龄期抗压强度及劈裂强度分析其力学发展规律.结果表明:硅灰及早强减缩剂对混凝土早期力学强度均有显著提高作用,而纤维素及微珠对强度有降低作用;各工况下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动力学过程为结晶成核与晶体生长(NG)、相边界反应(I)和扩散(D)3个阶段;硅灰掺量的增加会增高溶解峰高度 20.4%且提前反应峰出现时间 22.2%;纤维素的掺加显著提高了溶解峰强度但降低了反应峰高度.

    力学性能水泥水化水化动力学

    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抗裂性能

    莫时旭方威郑艳房洋洋...
    89-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的抗裂性能,开展了4根不同钢纤维掺量的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与 1根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NC组合梁静力加载试验.试验表明:在负弯矩作用下,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裂缝呈现数量多、短小且密集的特点;同等配筋率的条件下,不同钢纤维掺量(0、1%、2%和 3%)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与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NC组合梁相比,在弹性阶段其刚度明显提高,最大裂缝宽度随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减少,开裂强度分别提高了36.0%、48.8%、82.0%和 112.0%,UHPC显著提高了组合梁的抗裂性能;可以参考按照JTG 3362-2018中裂缝宽度式乘以 0.8的修正系数来计算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裂缝宽度.

    组合梁超高性能混凝土钢纤维裂缝宽度

    石灰石粉作为矿物掺合料对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影响

    李汪阳程磊科刘慧慧母进伟...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灰石粉可作为机制砂细粉料或矿物掺合料两种途径掺入混凝土中,然而两种不同掺入途径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影响截然不同.基于我国某桥梁工程机制砂混凝土的实际应用需求与服役环境特征,通过测试不同石灰石粉掺量下的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抗压强度与氯离子扩散系数,对石灰石粉作为单一矿物掺合料制备承台、挡土墙和索塔用机制砂混凝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粉掺量增加,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性能呈现下降趋势,可降低水胶比以保障混凝土强度;石粉会提高C30机制砂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系数,但对C50机制砂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系数影响较小.初步认为石粉作为矿物掺合料用于不同类型机制砂混凝土具有可行性,更高掺量的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究.

    石灰石粉机制砂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力学性能耐久性

    高温后混杂纤维增强人工砂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许安邦徐炜圣廖浩宇周济...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高温后纤维增强人工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历经最高温度、人工砂取代率、纤维总掺量和纤维种类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完成了 40个高温后纤维增强人工砂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轴压试验.通过试验观察了试件烧失率变化和试件的破坏过程及形态,获取了试件应力应变曲线,重点分析了历经最高温度、人工砂取代率、纤维总掺量和纤维种类对纤维增强人工砂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及延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历经最高温度,试件内部结构随温度升高而破坏严重,抗压强度及延性下降明显;对于不同人工砂取代率,50%取代率的试件有着相对最优的抗压强度和延性;对于不同的纤维总掺量,1.1%纤维总掺量的试件有着相对最优的抗压强度和延性;对于不同的纤维种类,在钢纤维掺量一定时,掺入玄武岩纤维可以提升试件的抗压强度,掺入聚丙烯纤维可以提升试件的延性.

    高温混杂纤维人工砂混凝土抗压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