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混凝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混凝土
混凝土

戴显明

月刊

1002-3550

hntbjb@vip.163.com

024-62123865

110006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混凝土/Journal Concret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混凝土》杂志是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混凝土行业专业期刊,其内容已涵盖了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的各个方面:一、政策信息、市场动态、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二、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三、生产管理、工程实践、检验标准及性能测试、专利技术等。  --集指导性、信息性、技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在混凝土行业中起到了宣传政策、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沟通信息、为行业科学发展服务的作用。《混凝土》杂志主要读者对象是混凝土行业内生产、施工、科研、设计单位的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混凝土设备、原材料生产企业产品研发及营销人员,建设单位和基建部门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动态压缩性能试验研究

    卢俊平王亚刘磊张成良...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冲击荷载下高性能混凝土抗压性能,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C30、C40、C50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NC)和高性能混凝土(HPC)进行了 5种应变率下的动态压缩性能试验,并与各类试件的静态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进行对比分析,还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冲击压缩试验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HPC的静态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明显优于NC,HPC更加密实,抵抗变形能力更强.随应变率增加,混凝土动态抗压强度提高,提高幅度越大其破坏程度更严重.NC和HPC的动态抗压强度、动态弹性模量均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受粉煤灰和硅灰的影响,HPC的弹性模量增长因子随应变率的变化不大.模拟结果反映了HPC-50抵抗动态冲击压缩的能力优于NC-50,模拟的破坏规律与实际试验中的破坏规律具有一致性.

    高性能混凝土动态压缩性能动态增长因子分离式霍普金森杆

    UHPC-窄幅钢箱组合梁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黄荆莫时旭刘晓贝郑艳...
    63-6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易开裂的情况,提出了UHPC-窄幅钢箱组合梁结构,通过UHPC抵抗组合梁负弯矩区的拉力.通过对5根试验梁进行负弯矩下的静力加载试验,得到不同钢纤维掺量对翼板中裂缝分布的影响,分析了各试验梁的裂缝分布特点,并推导了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得到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组合梁负弯矩超高性能混凝土裂纹扩展

    基于BPMS的砂浆和混凝土细观模型研究

    赵宁宁冯吉利
    67-7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凝土是由砂浆和骨料构成的非均质材料.在细观层面上评估混凝土的断裂过程有助于阐明混凝土的材料特性.采用C++编制的梁-粒子模型求解器(Beam Particle Model Solver,简称BPMS)对砂浆和混凝土进行二维数值分析.为了模拟混凝土的断裂,采用点阵法高效快速地建立细观尺度的颗粒模型.数值研究较好地呈现了砂浆和混凝土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破坏行为以及混凝土三点弯在冲击条件下的断裂过程,从而证实了 BPMS的强健性及稳定性.

    细观结构梁-粒子模型骨料混凝土点阵法

    玄武岩纤维珊瑚海水混凝土三轴受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区王生庞云升覃龙寿莫琳琳...
    72-7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玄武岩纤维珊瑚海水混凝土的三轴受压力学性能,以玄武岩纤维掺量和侧向围压值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制作了60个玄武岩纤维珊瑚海水混凝土试件进行三轴受压力学性能试验,观察了试件的破坏形态,获取了其应力-应变曲线,并对玄武岩纤维珊瑚海水混凝土的峰值点应力、峰值点应变、初始弹性模量、能量耗散与损伤演化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随侧向围压值的增大,试件破坏形态由竖向劈裂破坏依次向斜向剪切破坏、挤压流动破坏转变,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斜率增大,下降段趋于平缓,各项性能指标均呈非线性上升;随玄武岩纤维掺量的增加,试件的峰值点应力、弹性模量与耗能指标先增后减,而峰值点应变先减后增,纤维体积掺量为0.25%时综合性能最优;侧向围压值的增大与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均可减缓试件损伤发展的速率.

    玄武岩纤维珊瑚海水混凝土三轴受压力学性能损伤分析

    高原桥梁混凝土表面气孔形态与内部孔结构研究

    李克刚骆岗韩斌王家滨...
    79-8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川藏铁路某桥梁工程所面临的混凝土表面气孔和孔隙结构问题,基于工程配合比,采用三种不同等级的粉煤灰进行混凝土试验研究.采用数字图像分析方法表征混凝土表面的气孔形态,以气孔最大直径和气孔面积率为指标,研究粉煤灰种类对混凝土表面气孔特征的影响;采用压汞测孔法测试硬化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分布,对孔隙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不同种类粉煤灰混凝土内部孔结构体积分布和孔结构指标.研究结果显示,粉煤灰种类对高原桥梁混凝土的表面气孔和内部孔结构有明显的影响.Ⅱ级粉煤灰混凝土表面气孔数量最多,气孔的最大直径和气孔面积率最大,Ⅰ级粉煤灰次之,磨细粉煤灰最小;磨细粉煤灰混凝土的孔隙率最小,孔隙结构较Ⅱ级、Ⅰ级粉煤灰更好.使用磨细粉煤灰可以更好地细化混凝土的孔隙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混凝土的表观质量.

    混凝土粉煤灰图像处理孔结构

    水泥细度和外加剂对水泥浆流动性能的影响

    胡泊枫王水山王雨利贺航...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外加剂对混凝土流动性能的影响,以水泥浆为研究对象,通过硅酸盐水泥细度、减水剂和增稠剂等对水泥浆中的填充水、吸附水和自由水的影响,分析了它们对水泥浆体流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颗粒粒径减小,填充水和吸附水呈现增大的趋势,但自由水量与流动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表明,超细硅酸盐水泥浆体流动对随自由水量的增加幅度是大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这说明水泥的细度对浆体流动性能的影响主要在用水量较小时,即水灰比较小时.无论是萘系减水剂还是聚羧酸减水剂,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增加,填充水和吸附水均呈减小的趋势,流动度随自由水量增加增大的幅度逐渐增大.羧甲基纤维素(CMC)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均使填充水增大,在一定掺量范围内对吸附水基本上没有影响,但超过某一掺量时,均使吸附水大幅增加;CMC对流动度与自由水之间的线性关系影响不大,HPMC使流动度随自由水的增加幅度呈减小的趋势.这对探究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外加剂等对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硅酸盐水泥细度流动度减水剂增稠剂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研究

    董玉文张黎谢辉郑磊...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在混凝土试件中分别掺入体积掺量为0、0.1%、0.2%、0.3%的玄武岩纤维,以试件的外观、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为主要评价指标,进行了不同侵蚀环境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积掺量为0.2%的试件在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方面表现最佳,而体积掺量为0.1%的试件抗折强度增幅最大;干湿循环条件下试件的外观、质量和抗压强度波动幅度较自然侵蚀环境下更大,且干湿周期越短侵蚀程度越严重;试件的微观结构分析发现,侵蚀前混凝土试件内部因水泥水化作用,存在少量C-S-H(水化硅酸钙)、Ca(OH)2等水化产物,掺入玄武岩纤维后使混凝土内部黏结十分紧密,试件内部裂缝发育较缓,减少了侵蚀产物的生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硫酸盐侵蚀自然浸泡干湿循环

    利用玻璃渣替代安山岩骨料制备耐热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鲁杰李瑞欣关鹏薛志佳...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安山岩粗细骨料、粉煤灰、玻璃渣制备了耐热混凝土,研究了不同掺量玻璃渣替代部分粗骨料(0、5%、10%)对耐热混凝土在不同温度热处理(常温25 ℃,110 ℃烘干,300 ℃、500 ℃、700 ℃、900 ℃煅烧)前后对混凝土的尺寸、质量、抗压强度、热导率的影响,评价了混凝土的耐热性能,并分析了混凝土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的耐热损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温度从25 ℃升高至900 ℃,混凝土逐渐脱水脱碳而失重,密度逐渐降低,热导率也相应减小.混凝土的质量和密度可以用来评价混凝土的导热率.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混凝土先收缩后膨胀,抗压强度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先增加后减少,在300 ℃时达到最大值,此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也最小.玻璃渣取代粗骨料比例越高,混凝土变形越大,失质量越大,导热率越小,混凝土抗压强度越低,但整体差异不大.验证了采用玻璃渣取代部分骨料制备耐热混凝土的可行性.

    安山岩玻璃渣耐热混凝土耐热机理失重

    纳米C-S-H的合成及其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早期水化的影响

    赵双张丽敏王新程房延凤...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早期强度,制备了纳米C-S-H悬浮液,并通过XRD和Zeta电位对其组成和粒度分布、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水化放热、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SEM)研究了纳米C-S-H对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发展、水化放热、水化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了具有半结晶结构的稳定的纳米C-S-H悬浮液.纳米C-S-H的加入促进了C3S的水化,尤其是在前24 h,并使水泥的水化诱导期明显缩短.含有0.05%纳米C-S-H砂浆的8 h、16 h和24 h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176.0%、145.6%和43.9%,与此同时,砂浆的3 d抗压强度没有明显减少.

    纳米C-S-H水泥水化早强微观形貌

    沙漠砂混凝土高温后性能劣化及微观结构分析

    朱立晨陶仁光刘海峰杨维武...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沙漠砂混凝土(DSC)的广泛应用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了研究高温后DSC性能劣化,对高温后试件进行超声检测、轴心抗压强度试验和SEM分析,研究沙漠砂替代率(DSRR)、温度和冷却方式对超声波速、轴心抗压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DSRR为40%时DSC质量损失率最低,超声波速衰减最小,轴心抗压强度最大;超声波速、损伤度与温度之间满足指数函数关系;建立超声波速与轴心抗压强度损失率、损伤度之间拟合关系模型,研究结果可为DSC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沙漠砂混凝土高温性能劣化微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