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混凝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混凝土
混凝土

戴显明

月刊

1002-3550

hntbjb@vip.163.com

024-62123865

110006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混凝土/Journal Concret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混凝土》杂志是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混凝土行业专业期刊,其内容已涵盖了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的各个方面:一、政策信息、市场动态、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二、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三、生产管理、工程实践、检验标准及性能测试、专利技术等。  --集指导性、信息性、技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在混凝土行业中起到了宣传政策、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沟通信息、为行业科学发展服务的作用。《混凝土》杂志主要读者对象是混凝土行业内生产、施工、科研、设计单位的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混凝土设备、原材料生产企业产品研发及营销人员,建设单位和基建部门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透水混凝土路面堵塞与恢复研究进展

    万书金李峰郭振东王耀强...
    16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透水混凝土路面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良好的透水性能是其能够正常使用的前提.透水混凝土路面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会受到各种物质进入其内部结构造成透水孔隙堵塞,降低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影响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正常使用.对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堵塞现象和恢复其透水性能的具体措施,以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透水混凝土路而堵塞与恢复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有助于我们了解透水混凝土路而的堵塞机制并提出合理的维护建议.

    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性能堵塞恢复数值模拟

    自密实高抗裂混凝土在盾构隧道工作井侧墙中的应用

    李明李敏王晓琼王育江...
    171-175,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的盾构隧道工作井侧墙位于由维护结构、环框梁、底板及模板组成的密封空间内,其受到的约束作用强,施工难度大,容易因混凝土收缩开裂及浇筑不密实导致渗漏.依托在建的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工程,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现场系列模型试验,比较了采用不同混凝土材料及施工工艺时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模型试验及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自密实高抗裂混凝土,结合布料工艺、浇筑速率、分层浇筑静置时间的控制,并辅以必要的振捣,可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实,进一步结合抗裂温控措施,可消除混凝土收缩裂缝,避免工作井侧墙出现渗漏.

    自密实混凝土裂缝控制盾构隧道工作井侧墙渗漏

    隧道洞渣加工机制砂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刘鹏飞罗祺冯庆革张奔牛...
    17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隧道洞渣加工机制砂替代传统河砂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研究不同替代率对其工作性能、干缩、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微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机制砂替代河砂,其工作性能尽管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依然具备良好的工作性能;机制砂替代掺量为40%时,相应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最优;UHPC微观形貌受机制砂影响显著,随着机制砂替代率的增大,UHPC微观孔隙和裂缝逐渐增加.机制砂粗糙的表面和不规则边缘更利于与水泥浆体紧密连接,不规则边缘构造在机制砂颗粒间产生互锁效应,能够进一步增强水泥浆体和骨料的机械咬合力.但是,钢纤维与机制砂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相对疏松,且含有较多微孔洞,使得该处具有较弱的桥接能力,从而导致整体抗折强度的降低.总而言之,洞渣加工机制砂替代传统河砂制备UH-PC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

    超高性能混凝土隧道洞渣机制砂河砂力学性能微观形貌

    湿、冻环境下工业固废协同水泥固化盐渍土强度特性研究

    杨晓蕴许丽刘元珍
    181-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盐渍土区域主要环境特点为潮湿和季节交替,为研究在该环境中工业固废胶凝材料固化盐渍土的强度特性,通过浸水、干冻、湿冻方法模拟实际环境,对比分析矿渣-水泥、煤矸石-水泥、粉煤灰-水泥固化剂固化盐渍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强度损失率.同时采用XRD、FTIR、SEM等微观表征手段揭示其微观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浸水、干冻、湿冻环境对矿渣-水泥固化盐渍土强度影响最小,粉煤灰-水泥固化盐渍土次之,煤矸石-水泥固化盐渍土较强.湿冻环境对固化土影响最大,其次为水浸泡,干冻环境影响最小.湿冻融环境为最不利环境,建议矿渣-水泥固化剂合理配合比为10%~40%固废替换率,固化剂掺量为30%~40%.粉煤灰-水泥固化剂和煤矸石-水泥固化剂合理配合比为固废替换率≤10%,固化剂掺量≥40%.固废-水泥固化盐渍土反应过程包含水泥自身硬化、地聚合反应、固化剂与土颗粒相互作用、环境交互作用.水化产物主要为C-S-H、C-A-S-H、C-N-A-S-H和AFt等矿物,其填充于孔隙、黏附于土颗粒表面、包裹土颗粒,从而提高了土体整体强度.

    湿、冻环境工业固废盐渍土固化土强度特性微观机理

    预加载RC梁在升降温全过程中承载性能的试验研究

    李公产李庆涛何旭
    187-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梁在服役状态下遭受火灾后承载性能的变化,对7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高温和加载试验,测试了在250 ℃、450 ℃和650 ℃加热过程和降温过程中梁的温度、极限弯矩和极限挠度等参数;分析了温度及冷却方式对预加载梁承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预加极限弯矩的39%荷载状态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自然冷却梁的极限弯矩逐渐降低为未受高温时梁的96.45%、93.41%和91.38%.喷水冷却梁的极限弯矩逐渐降低为未受高温时梁的96.45%、95.69%和94.68%.达到极限荷载时,自然冷却和喷水冷却梁的跨中挠度均随着所受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受250 ℃、450 ℃和650 ℃后自然冷却梁的挠度分别为10.03 mm、16.11 mm和22.32 mm;而喷水冷却梁的挠度分别为15.89 mm、16.63 mm和17.43 mm.预加载梁所经受的温度越高,则其承载性能降低的越多.

    预加载升降温钢筋混凝土梁力学性能

    混凝土智能养护系统的设计与其应用效果分析

    贾洋曹亚程铠王剑...
    192-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干缩裂缝与塑性收缩裂缝可以通过有效的外部养护来减轻或避免.目前工程中的养护较多的采用人工养护,该方式存在湿度检测有误差、人工养护不规范且成本高、养护喷水量与时机不可控等问题.这导致外部养护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设计的智能养护系统是通过单片机的方式实现养护的自动化处理分析与控制,采用图像识别技术优化养护阈值,基于试验设计配套的养护制度,实现智能养护系统在地下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对消除混凝土内外温湿度差,提升抗压强度、减少混凝土裂缝以及节约水资源有着积极的意义.

    混凝土智能养护地下结构工程应用

    高吸水性树脂对混凝土收缩开裂的改善效果试验研究

    徐阳洋陈希
    197-200,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收缩率,抑制混凝土发生开裂的概率,通过试验研究高吸水性树脂对混凝土收缩开裂的改善效果.选择单掺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丙烯酸复掺两种树脂,分别用树脂种类与用量,验证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内部湿度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树脂用量对于混凝土收缩量影响,以及不同温度处理后,树脂对混凝土开裂情况抑制效果.试验结果显示:丙烯酰胺+丙烯酸复掺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更高,能够显著提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单掺丙烯酰胺的树脂制备的混凝土湿度会随养护时长增加而显著上升,但是复掺丙烯酰胺+丙烯酸树脂的混凝土湿度会保持稳定状态.丙烯酰胺+丙烯酸复掺高吸水性树脂用量为0.4%时的混凝土收缩量最小,且该用量下树脂在高温环境下也能一定程度抑制混凝土开裂.

    高吸水性树脂丙烯酰胺收缩开裂丙烯酸

    基于现场监测结果的实体结构现浇混凝土入模温度统计分析

    姚婷赵金涛李华王育江...
    201-203,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入模温度对混凝土早期性能发展影响较大,入模温度越高对结构混凝土早期开裂风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基于笔者研究团队近年来20余个工程项目的200多个现浇混凝土浇筑段的入模温度的现场监测数据,数据涵盖不同季节、不同结构形式,去除其中人为控制入模温度的数据组,进行了剩余197组入模温度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入模温度测试数据符合正态概率分布,与环境气温呈强线性相关性关系,且两者的差值也符合正态概率分布,并给出两者差值的拟合计算式,R2值在0.98以上,这样可根据拟合式和环境气温估算实时入模温度.分析结果可为施工组织中入模温度的预判、混凝土抗裂性预评估入模温度的选取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现浇混凝土入模温度统计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用高等级抗裂、抗蚀混凝土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何健辉薛铖刘晓敏骆平...
    204-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比了高铁相硅酸盐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制备出的C45和C60混凝土材料抗压强度、水化放热量、化学结合水含量、自收缩变形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差异.结果表明:以高铁相硅酸盐水泥为关键材料,辅以高掺量粉煤灰和矿粉复合矿物掺合料等方法,制备出的C45和C60高铁相水泥混凝土抗裂和抗蚀性能优异.C45高铁相水泥混凝土 3 d绝热温升仅为19.41 ℃,28 d与56 d化学结合水含量分别为20.91%、25.66%,较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28 d自收缩低17.74%,56 d氯离子扩散系数低36.71%,56 d电通量低1.99%;C60高铁相水泥混凝土 3 d绝热温升仅为23.00 ℃,28 d与56 d化学结合水含量分别为20.06%、29.05%,较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28 d自收缩低11.21%,56 d氯离子扩散系数低15.60%,56 d电通量低3.36%.高铁相水泥混凝土胶凝材料后期水化更加充分,提升了高等级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抗蚀性能.

    高铁相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水化温升抗裂抗蚀

    GB/T 9142-2021《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搅拌机》标准解读

    郭首君王瑞吴德志莫劲风...
    210-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标准GB/T9142-2021《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搅拌机》于2021年10月11日发布,2022年5月1日起实施.介绍了该标准的编制背景和意义,对标准的主要修订条款进行了解释和说明,以利于读者理解和标准实施.

    搅拌机混凝土GB/T914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