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Hp感染状况分析及其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杨艳杰王静焦静
    3304-3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及其与免疫功能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1-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15例OLP患者作为OLP组,选取同期182例健康体检正常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比较健康组、OLP组Hp感染情况,根据Hp检验结果将OLP组分为OLP阳性组和OLP阴性组,比较OLP阳性组和OLP阴性组各项免疫指标水平,分析免疫指标与OLP阳性相关性.结果 健康组Hp感染率比OLP组更低;OLP阳性组总T淋巴细胞(T)+B淋巴细胞(B)+自然杀伤细胞(NK)、诱导T淋巴细胞(CD4+)、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C3)、补体C4(C4)水平低于OLP阴性组,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19+)、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高于OLP阴性组;相关性分析可知,总T+B+NK、CD4+、IgG、C3、C4与OLP阳性呈负相关关系(r=-0.961,-0.754,-0.501,-0.145,-0.669,P<0.05),CD19+、IgA、IgM 与 OLP 阳性呈正相关关系(r=0.443,0.475,0.349,P<0.05).结论 OLP患者有较高Hp感染率,且感染Hp的患者免疫功能较差,其中总T+B+NK、CD4+、IgG、C3、C4与OLP患者Hp阳性呈负相关,CD19+、IgA、IgM与OLP患者Hp阳性呈正相关,临床可将以上免疫功能指标作为评估OLP患者Hp阳性的指标.

    口腔扁平苔藓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功能相关性

    临床参数结合磁共振成像特征对术前区分子宫肉瘤和子宫肌瘤的价值

    王倩王璐徐臻王武亮...
    3307-3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参数[糖类抗原125(CA125)、乳酸脱氢酶(LDH)]结合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对术前区分子宫肉瘤和子宫肌瘤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8月诊治的50例子宫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设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11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CA125、LDH及MRI参数[达峰时间(TTP)、表观扩散系数(ADC)];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CA125、LDH联合MRI参数诊断子宫肉瘤的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模型分析CA125、LDH、TTP、ADC及四项联合诊断子宫肉瘤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观察组的TTP、ADC低于对照组,而CA125、LDH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T2WI、DWI多表现为高信号,边缘模糊,内膜受累;对照组在T2WI、DWI多表现为低信号,多见边缘规整,内膜基本无受累;两组T2WI、DWI、边缘、内膜受累等影像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 WI信号强度、囊变坏死、出血等影像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TP、ADC、CA125、LDH及四项联合诊断子宫肉瘤的AUC分别为0.876、0.829、0.858、0.872、0.973.结论 临床参数联合MRI参数鉴别诊断子宫肉瘤和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的价值.

    糖类抗原125乳酸脱氢酶磁共振成像子宫肉瘤子宫肌瘤

    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患者屈光改变及人工晶状体位置的临床观察

    朱俊英王骞杜敏肖燕...
    3312-3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患者屈光改变及人工晶状体的位置.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65眼)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接受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根据囊膜切口长度分为小孔径组(3.5~4.5 mm,33例33眼)、大孔径组(4.6~5.5 mm,32例32眼).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等效球镜(SE)、眼压、前房深度和黄斑厚度、人工晶体倾斜度、偏心量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BCVA均优于术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孔径组、大孔径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孔径组、大孔径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前房深度和黄斑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孔径组、大孔径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人工晶体倾斜度、偏心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孔径组并发症发生率[9.38%(3/32)]与小孔径组[3.03%(1/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切开孔径3.5~5.5 mm,不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屈光改变及人工晶状体位置改变,不影响前房深度、黄斑厚度、眼压,其中4.6~5.5 mm大孔径切开在术后未见明显的远视漂移,两者均安全可靠.

    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屈光人工晶状体位置

    小儿白内障摘除术后青光眼nomogram预测模型建立和效能评价

    史萌萌陈高腾孙广莉
    3317-3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小儿白内障摘除术后青光眼的nomogram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52例624眼小儿白内障摘除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青光眼发生情况分为青光眼组、无青光眼组.术后随访6个月~4.5 a,详细记录患儿术后青光眼发生情况,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小儿白内障摘除术后发生青光眼的影响因素,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术后青光眼的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模型预测价值,并对该模型预测效能进行评价与验证.结果 352例患儿术后6个月~4.5 a共发生46例术后青光眼,发生率为13.07%;青光眼患儿手术年龄[(5.82±1.90)个月]早于无青光眼组[(7.82±2.56)个月],核性白内障、伴其他眼部先天异常、先天性白内障家族史、角膜直径≤10 mm、眼内手术次数>1次、术后1个月中央角膜厚度(CCT)增加、术后瞳孔缘虹膜后粘连患儿占比高于无青光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手术年龄、核性白内障、伴其他眼部先天异常、先天性白内障家族史、角膜直径≤10 mm、术后1个月CCT增加、术后瞳孔缘虹膜后粘连是术后青光眼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构建nomogram模型,其C-index为0.817,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术后青光眼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7,校准曲线、临床影响曲线评价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及临床正向净收益.结论 手术年龄、核性白内障、伴其他眼部先天异常、先天性白内障家族史、角膜直径≤10 mm、术后1个月CCT增加、术后瞳孔缘虹膜后粘连是小儿白内障摘除术后继发青光眼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对术后青光眼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并具有良好区分度、校准度、实用度,可作为临床预测术后青光眼的有效模型,并对临床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先天性白内障白内障摘除术继发性青光眼风险因素nomogram模型预测

    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致坏死性肺炎风险分析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申远方李志王芳
    3321-3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肺炎链球感染致坏死性肺炎(SPNP)的危险因素,并依据所得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收集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25例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患儿是否继发坏死性肺炎(NP)分为未继发组和继发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一般资料及实验室相关指标差异,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肺炎链球菌感染后继发NP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肺炎链球菌感染后继发NP的风险列线图模型,使用拟合优度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该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125例SP感染患儿中,43例患儿继发NP,NP发生率为34.40%(43/125).未继发组与继发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住院时间、热峰值、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及中性粒细胞(Neu)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热时间、合并低氧血症、合并肺外并发症、合并低蛋白血症、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热时间、合并低氧血症、合并肺外并发症、合并低蛋白血症、CRP、PCT均为肺炎链球菌感染后继发NP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肺炎链球菌感染后继发NP的风险列线图模型C-index指数为0.847(95%CI:0.822~0.935),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较好.结论 发热时间、合并低氧血症、合并肺外并发症、合并低蛋白血症、CRP及PCT水平是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后继发NP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SPNP发生风险的效能良好.

    肺炎链球菌坏死性肺炎风险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

    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李凤艳周柳袁文华禚志红...
    3325-3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儿近期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226例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28 d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34例)和预后良好组(192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各项指标,筛选预后不良危险因素,评价各危险因素对预后不良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血清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分值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Fib、AT-Ⅲ是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近期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APACHE Ⅱ是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Fib、APACHE Ⅱ、AT-Ⅲ联合预测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Fib、APACHEⅡ、AT-Ⅲ 单项预测(P<0.05);Kaplan-Meier 曲线显示,Fib>1.67 g·L-1、APACHE Ⅱ ≤13.00 分、AT-Ⅲ>38.56%患儿生存时间均长于 Fib ≤ 1.67 g·L-1、APACHEⅡ>13.00 分、AT-Ⅲ ≤38.56%患儿(P<0.05).结论 Fib、AT-Ⅲ 是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近期预后不良保护因素,APACHE Ⅱ是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各指标联合预测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近期预后不良价值好,临床可应用推广.

    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短期预后不良危险因素

    尿TIMP-2与IGFBP7的乘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

    杜学芳马尚超张利利姬娟娟...
    3330-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尿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的乘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3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26例)和非AKI组(6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尿液中TIMP-2和IGFBP7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AP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AP患者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尿液中TIMP-2与IGFBP7的乘积对发生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非AKI组相比,AKI组患者Bisap评分、D-二聚体、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IMP-2与IGFBP7的乘积均上升,血钙水平降低(P<0.05).AKI患者尿液TIMP-2与IGFBP7的乘积随AKI分级增加而上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KI患者尿液TIMP-2与IGFBP7的乘积与Bisap评分、D-二聚体、PCT、hs-CRP均呈正相关(P<0.05),与血钙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isap评分、TIMP-2与IGFBP7的乘积是影响SAP相关性AK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尿液TIMP-2与IGFBP7的乘积预测SAP患者发生AK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高于Bisap评分预测的AUC(P<0.05).结论 SAP相关性AKI患者尿TIMP-2与IGFBP7的乘积异常升高,其高水平是SAP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且对发生AKI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肾损伤

    亚低温治疗对重症脑炎患儿的影响

    李娅娅
    3334-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亚低温治疗对重症脑炎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亚低温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肢体活动恢复时间、神志恢复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特异性蛋白(S100B)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天数、肢体活动恢复天数、神志恢复天数、惊厥消失天数、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肢评分、下肢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IL-8、TNF-α、NSE、S100B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仪治疗重症脑炎患儿效果确切,可减轻炎症反应,调节NSE、S100B水平,促进症状和肢体运动能力改善,安全性可.

    重症脑炎亚低温治疗仪肢体运动能力

    半导体激光术与高频电刀手术治疗牙龈瘤患者的效果对比

    王伟新张丽娜
    3338-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对比半导体激光术与高频电刀手术治疗牙龈瘤患者的效果.方法 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60例牙龈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激光组(30例)接受半导体激光术治疗,电刀组(30例)接受高频电刀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2周临床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不同时间点(术前及术后12、24、48 h)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及术后1周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发症.结果 两组术后2周治疗有效率、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手术时间较电刀组长,术中失血量较电刀组少(P<0.05);两组VAS评分的时间、组间、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时间推移呈降低趋势,且激光组低于电刀组(P<0.05);术后1周,两组龈沟液hs-CRP、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且激光组低于电刀组(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术与高频电刀手术治疗牙龈瘤的效果相当,但与高频电刀手术相比,半导体激光术的手术时间稍长,而术中失血量少,疼痛程度轻,并能降低龈沟液炎症因子表达水平.

    半导体激光高频电刀牙龈瘤疼痛程度炎症因子

    RB1及INSM1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朱峥艳杨会杰
    3342-3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RB1及INSM1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3-2022年的17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进行病理分析,并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其进行Syn、CgA、CD56、INSM1、RB1标记.结果 17例病例均行免疫组化:11例表达Syn,6例出现CD56表达,3例出现CgA表达,10例表达INSM1,17例患者均表达RB1.其中INSM1与Syn、CD56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CgA的阳性率(P<0.05).结论 INSM1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中存在较高的阳性率,可用于SPC的诊断;RB1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中表达未缺失,对于SP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提示意义.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乳腺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INSM1R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