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良Billroth Ⅱ+Brown吻合与U-R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任乐华
    3384-3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改良Billroth Ⅱ+Brown吻合与U-R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于信阳市肿瘤医院肿瘤外科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123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吻合术式分为两组,将61例采用U-RY吻合术的患者归为U-RY吻合组,62例采用改良Billroth Ⅱ+Brown吻合术的患者纳入改良Billroth Ⅱ+Brown吻合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改良Billroth Ⅱ+Brown吻合组住院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较U-RY吻合组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1 a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Billroth Ⅱ+Brown吻合组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U-RY吻合组(P<0.05).结论 与U-RY吻合术相比,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采用改良Billroth Ⅱ+Brown吻合的效果更好,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风险.

    胃癌改良BillrothⅡ+Brown吻合U-RY吻合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

    替普瑞酮联合叶酸治疗Hp阳性消化性胃溃疡的效果

    杨璐杨芳郭晓鹤张兰芳...
    3387-3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替普瑞酮联合叶酸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6例Hp阳性消化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接受叶酸,观察组接受叶酸和替普瑞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清除率、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清胆囊收缩素(CCK)、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胃黏膜形态、白细胞介素-17(IL-17)、C反应蛋白(CR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核因子-κB(NF-κB)p65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MTL水平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CK、GAS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黏膜厚度、腺体密度、黏膜形态及炎症细胞浸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TGF-β1、CRP、NF-κB p65、IL-17表达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普瑞酮联合叶酸可有效改善Hp阳性消化性胃溃疡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胃黏膜及溃疡恢复,增强Hp清除效果,安全性良好.

    幽门螺杆菌胃溃疡替普瑞酮胃黏膜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与Roux-en-Y胃旁路术治疗代谢综合征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王志霞杨慧张卫星
    3391-3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Roux-en-Y胃旁路术(LRYGB)治疗代谢综合征(MS)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200例MS伴NAFLD患者,随机分为LRYGB组(腹腔镜LRYGB术)和LSG组(腹腔镜LSG术),各100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6、12个月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水平(FB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减重情况[体重、体重指数(BMI)]、NAFLD病情控制情况.结果 LSG组术中总失血量少于LRYGB组,手术用时、术后进食流食时间、术后初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LRYGB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LRYGB组(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LSG组HbA1c、FBG、HOMA-IR、TC、TG、LDL-C水平、体重、BMI均较术前降低,HDL-C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NAFLD病情均较术前减轻,但两组NAFLD病情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G与LRYGB均可有效治疗MS伴NAFLD患者,可改善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减重情况,有效控制NAFLD病情,但与LRYGB相比,LSG能减少术中总失血量,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快速恢复,在MS伴NAFLD患者治疗中更具有优势.

    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Roux-en-Y胃旁路术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外周血CD4+/CD8+与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付志华张俊霞时利玲
    3395-3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CD4+/CD8+与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患儿治疗效果评估临床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所有患儿均于入院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计算CD4+/CD8+.采用点二列相关性检验外周血CD4+/CD8+与支气管肺炎患儿预后不良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CD4+/CD8+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其中23例预后不良,占比19.17%,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97例患儿纳入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儿CD4+、CD4+/CD8+均低于预后良好组,CD8+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CD4+、CD4+/CD8+均与支气管肺炎患儿预后不良呈负相关关系(r<0,P<0.05),CD8+与支气管肺炎患儿预后不良呈正相关关系(r>0,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CD4+、CD8+、CD4+/CD8+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预后不良均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70),且以CD4+/CD8+预测效能最佳.结论 入院时外周血CD4+/CD8+与支气管肺炎患儿预后不良具有相关性,CD4+/CD8+越低,患儿预后不良风险越高,CD4+/CD8+可作为支气管肺炎临床预后的预测指标.

    支气管肺炎临床预后CD4+/CD8+

    臭氧局部注射联合舒马曲坦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效果

    曹现芳
    3399-34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臭氧局部注射联合舒马曲坦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效果.方法 入选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85例顽固性偏头痛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舒马曲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5-羟色胺(5-HT)、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头痛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发作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统计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5-HT、IL-6、TNF-α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头痛发作频次减少,且研究组更少(P<0.05);两组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缩短,且研究组更短(P<0.05);两组VAS评分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臭氧局部注射联合舒马曲坦治疗顽固性偏头痛能提高镇痛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顽固性偏头痛臭氧局部注射舒马曲坦

    胸腰椎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再发后凸畸形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谢长伟赵泽杨永亮林栋...
    3402-3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再发后凸畸形(KR)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经内固定术治疗后1 a内发生KR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病历资料,作为发生组,另收集同期于医院接受内固定术治疗后1 a内未发生后凸畸形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病历资料,作为未发生组.对比两组临床病历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并依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发生组骨密度、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比(AVH)、血尿酸水平低于未发生组,糖尿病占比高于未发生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密度、糖尿病史、术前AVH、血尿酸是胸腰椎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KR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列线图构建胸腰椎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KR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验证模型区分度显示C-index值=0.895,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绘制标准曲线显示,校准曲线和Y-X直线相近,模型准确度良好.结论 骨密度、糖尿病史、术前AVH、血尿酸是胸腰椎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KR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指标所得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好.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凸畸形影响因素风险预测模型

    超细无痛胃镜在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取出中的应用

    祁会娟李萍李小飞赵一品...
    3405-3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细无痛胃镜在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取出中的应用及对治疗效果、应激反应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周口市妇幼保健院(周口市儿童医院)2019年5月至2023年9月就诊的上消化道异物患儿158例,按照检查方法分为对照组(79例)、观察组(79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应激反应[皮质醇(Cor)、血糖、甲肾上腺素(NE)]、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舒适度、安全性、家属满意度.结果 两组异物均成功取出,观察组异物平均取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中Cor、血糖、NE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中MAP、HR低于对照组(P<0.05),SpO2组间-时间点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适发生率[1.27%(1/79)]、并发症总发生率[1.27%(1/79)]低于对照组[11.39%(9/79)、6.33%(8/79)](P<0.05);观察组家属总满意度[97.47%(77/79)]高于对照组[87.34%(69/79)](P<0.05).结论 相比常规无痛胃镜,超细无痛胃镜在小儿上消化道异物中异物取出时间短,应激反应小,患儿生命体征稳定,舒适度高,且安全性好,家属满意度高.

    超细无痛胃镜上消化道异物小儿治疗效果应激反应舒适度

    血清VEGF表达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的预测价值

    岳静静王仁存庞新丰肖艳华...
    3408-3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的关系,并探究其对患者胎盘早剥发生情况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10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入院时检测患者VEGF表达,于孕28周时检查其胎盘早剥情况,统计胎盘早剥发生情况,分析VEGF表达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发生的关系;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VEGF表达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10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发生胎盘早剥17例,占比17.00%(17/100);未发生胎盘早剥83例,占比83.00%(83/100).发生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未发生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血清VEGF表达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发生呈正相关(r>0,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VEGF表达预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发生的曲线下面积>0.7,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 血清VEGF表达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的发生情况有关,且可预测胎盘早剥发生风险.

    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相关性预测价值

    乳腺癌术后Ⅰ期乳房重建中游离腹部皮瓣成活率及其风险因素分析

    高博文丁源王新潮
    3411-3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后Ⅰ期乳房重建中游离腹部皮瓣成活率及其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许昌医院普外科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完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于术后接受游离腹部皮瓣Ⅰ期乳房重建术治疗的62例乳腺癌患者资料.患者术后均接受皮瓣穿支血管异常情况检查,根据皮瓣成活情况进行分组,血管发生异常导致皮瓣坏死纳入坏死组,血管状态正常,皮瓣成活纳入成活组,计算皮瓣成活率.分析患者资料、主要临床指标,重点分析乳腺癌术后Ⅰ期乳房重建中游离腹部皮瓣成活率的风险因素.结果 62例乳腺癌患者重建术后皮瓣坏死10例,坏死率为16.13%.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MI)>28 kg·m-2、手术时间>8 h、缺血时间>1.5 h、血管吻合时间>1 h、皮瓣血供不良为Ⅰ期乳房重建中游离腹部皮瓣成活的风险因素(OR>1,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Ⅰ期乳房重建中游离腹部皮瓣成活率较高,但仍有一定坏死风险,可能受患者BMI、手术时间、缺血时间、血管吻合时间、皮瓣血供等因素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

    乳腺癌Ⅰ期乳房重建游离腹部皮瓣成活率风险因素

    盐酸贝那普利与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

    韩庆郭玉梅张琳
    3414-3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贝那普利与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96例HF-REF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98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常规组使用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室重构指标[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内分泌因子[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脑钠肽(BNP)]和心肌纤维化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常规组,血清hs-CRP、NT-proBNP、BNP、TIMP-1、sST2水平以及LVESD、LVEDD、IVST、LVPWT、LVMI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改善HF-REF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抑制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安全性和效果确切.

    盐酸贝那普利沙库巴曲缬沙坦射血分数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