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Gal-3、PLGF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的关系

    马广史天云张娟张晋雨...
    513-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胎盘生长因子(PLGF)表达情况及其与胎盘早剥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诊疗的9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胎盘早剥情况并将其分为胎盘早剥组与无胎盘早剥组,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血清Gal-3、PLGF检测,分析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Gal-3、PLGF与胎盘早剥的关系.结果9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发生胎盘早剥17例,占17.35%;胎盘早剥组血清Gal-3水平高于无胎盘早剥组,血清PLGF、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无胎盘早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al-3、PLGF、血红蛋白异常表达与中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有关(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血清Gal-3、PLGF预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发生的AUC均>0.8,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检测的价值最高.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患者Gal-3呈高表达,PLGF呈低表达,且血清Gal-3、PLGF水平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密切相关.

    重度子痫前期半乳糖凝集素3胎盘生长因子胎盘早剥

    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前列腺癌的远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刘棚越王莎莎徐国良闫拥军...
    516-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前列腺癌的远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5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收集并分析患者5 a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45例患者出院后5 a内生存占比62.07%(90/145),纳入预后良好组;死亡占比37.93%(55/145),纳入预后不良组.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及治疗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Gleason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及治疗前PSA高水平、Gleason高评分、血红蛋白低水平是影响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前列腺癌的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前列腺癌的远期预后良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年龄及治疗前PSA水平、Gleason评分、血红蛋白水平等.

    前列腺癌多西他赛卡铂远期预后影响因素

    安罗替尼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詹志翔
    520-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62例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安罗替尼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肿瘤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生存期、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4+/CD8+较对照组升高,MMP-9、VEGF、BFGF、CD8+较对照组降低(P<0.05);研究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功能评价系统-肺癌模块评分高于对照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罗替尼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效果确切,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减轻免疫功能损伤,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非小细胞肺癌安罗替尼紫杉醇顺铂肿瘤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免疫功能

    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患者效果及其血清VEGF、MMP-9水平变化

    董伯升徐克友张静张淼...
    524-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患者效果及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周口市中心医院确诊的80例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单抗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口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治疗,纳入36例;单抗联合组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纳入44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4个周期后的病情控制率和客观缓解率,比较治疗前、治疗2个周期后、治疗4个周期后血清VEGF和MMP-9水平变化,比较治疗毒副作用发生情况.随访6-30个月,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OS)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 单抗联合组患者病情控制率和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7.27%和25.00%,对照组分别为44.44%和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单抗联合组患者血清VEGF和MMP-9水平均随着时间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抗联合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为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抗联合组患者脱发和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均为0,对照组分别为22.22%和2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单抗联合组患者中位OS和中位PFS分别为16.9个月和4.8个月,对照组患者中位OS和中位PFS分别为10.5个月和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可以较好地控制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患者病情发展,显著降低血清肿瘤相关因子水平,提高生存率,且安全性较好.

    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肝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

    利妥昔单抗联合来那度胺维持治疗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

    段洋洋寇俊平罗璐
    529-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利妥昔单抗联合来那度胺维持治疗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随机化抽样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许昌中医院收治的62例使用R-CHOP方案化疗后完全缓解的老年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联合治疗组(31例)和单药治疗组(31例).单药治疗组在完全缓解后接受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完全缓解后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对比两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NF-γ);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NLR、PLR较单药治疗组低(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IgG、IgA水平较单药治疗组高(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IL-10、INF-γ水平较单药治疗组低(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药治疗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来那度胺维持治疗老年DLBCL可调节细胞因子表达,改善肿瘤炎症状态和宿主抗肿瘤免疫状态.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老年人维持治疗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

    左西孟旦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杜泽华齐培武甲龙王泽光...
    532-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的85例AM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西孟旦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PCI术后接受常规治疗,左西孟旦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比较两组PCI术前、PCI术后3 d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肌钙蛋白I(cTnⅠ)、脑钠肽(BNP)]、炎症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于PCI术后进行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术后3d,两组LVEF较PCI术前均升高,且左西孟旦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DD、cTnI、BNP、hs-CRP和IL-6较PCI术前均降低,且左西孟旦组低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随访3个月,左西孟旦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21.43%)(P<0.05).结论 在AMI患者PCI术后应用左西孟旦,可保护心功能,减轻炎症,有助于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急性心肌梗死左西孟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心功能炎症因子不良心血管事件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冯红霞张心雨
    536-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左室射血分数(LVEF)]、MACE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主症、次症、舌脉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LVEDP、LVESV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LVEDP、LVESV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MACE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症状,改善心功能,减少MACE的发生且安全性好.

    冠心病心绞痛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

    人参养营汤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效果

    张茜候杰王淑婉张海帆...
    539-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人参养营汤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将漯河市中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98例AMI后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9例.单一组接受rhBNP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加用人参养营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89.80%(44/49)]较单一组[69.39%(34/49)]高(P<0.05)o治疗后与单一组比较,联合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积分低,IL-6、hs-CRP、TNF-α水平低,LVEF水平高,LVEDD水平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参养营汤联合rhBNP治疗AMI后心力衰竭患者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人参养营汤重组人脑利钠肽

    温肾安胎方联合主动免疫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效果

    李红辉倪晓醒常玉慧
    543-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温肾安胎方联合主动免疫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RSA)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接收的66例肾虚血瘀型RSA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西医组(接受主动免疫治疗)、联合组(接受主动免疫联合温肾安胎方治疗),各33例.比较两组足月分娩率、封闭抗体转阳率、治疗前及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Th1/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10、IL-2/IL-10]及免疫功能[CD3+、CD8+、CD4+、CD4+/CD8+]水平.结果 联合组足月分娩率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中医证候评分、IL-2、IL-2/IL-10水平低于西医组,IL-10水平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CD3+、CD4+、CD4+/CD8+低于西医组,CD8+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封闭抗体转阳率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 温肾安胎方联合主动免疫治疗肾虚血瘀型RSA可提高足月分娩率,稳定Th1/Th2平衡,提高机体免疫,促进封闭抗体生成,改善症状.

    温肾安胎方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足月分娩率Th1/Th2平衡

    肺鳞癌误诊为肺脓肿的CT影像学表现

    赵珂李扬靳莉娟
    547-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肺鳞癌误诊为肺脓肿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肺鳞癌的认识及诊断正确率.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2例曾经误诊为肺脓肿的肺鳞癌患者和同期确诊为肺脓肿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为肺鳞癌组,后者为肺脓肿组,均接受CT平扫和增强扫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程和CT下病变主体及周围病灶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肺鳞癌组患者病程长于肺脓肿组(P<0.05),肺鳞癌组CT表现为空洞伴液平患者占比低于肺脓肿组(P<0.05),空洞壁厚>15 mm患者占比高于肺脓肿组(P<0.05);肺鳞癌组CT病灶周围形态表现为边缘模糊患者占比低于肺脓肿组(P<0.05).抗感染后,肺鳞癌组病灶缩小的患者占比低于肺脓肿组(P<0.05),病灶无变化的患者占比高于肺脓肿组(P<0.05).两组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肺脓肿,肺鳞癌患者CT下较少出现空洞伴液平、病灶边缘模糊特征,多表现为空洞壁厚>15 mm、抗感染后病灶无变化,这些CT影像学特征对于肺鳞癌和肺脓肿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肺鳞癌肺脓肿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学特征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