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修复术处理指端缺损效果及对炎症-氧化应激的影响

    裴金乐杜治昆刘念付勇力...
    1281-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修复术处理指端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指端缺损者8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桡背侧皮瓣修复术,研究组行拇指桡侧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以及手指功能[密歇根手功能量表(MHQ)评分、关节活动度(TAM)]、炎症指标[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两点辨别觉缩短,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减少(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MHQ评分、TAM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TNF-α、IL-10水平高于术前(P<0。05);ACTH、Cor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研究组皮瓣瘀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拇指桡侧穿支螺旋桨与桡背侧皮瓣修复术治疗指端缺损患者引起炎症-氧化应激接近,但拇指桡侧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术可促进康复,改善手功能,保障安全性。

    皮瓣修复术穿支螺旋桨拇指桡侧指端缺损炎症反应氧化应激

    顶棒支撑法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王挺王华磊郭雄飞
    1284-1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顶棒支撑法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收集病例展开研究,将严格按照纳排标准筛选的106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切开或有限切开复位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研究组接受顶棒支撑法复位髓内钉固定。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骨折复位质量、术后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时间较对照组短,手术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骨折复位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开始负重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6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提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66%(3/53)]较对照组[18。87%(10/53)]低(P<0。05)。结论 采用顶棒支撑法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可减轻对机体的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复位效果,促进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

    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顶棒支撑法复位髓内钉固定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李静亚蔡素霞张广裕
    1287-1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洛阳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并成功分娩的80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症患者48例(轻症组),重症患者32例(重症组),另外选取50例同期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于全部孕妇分娩后取其全层胎盘组织,检测并记录胎盘组织微血管密度,检测HIF-1α mRNA表达水平,计算HIF-1α阳性表达率。测定孕产妇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相关指标水平。分析HIF-1α相对表达量和胎盘组织中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 重症组胎盘组织中微血管密度低于轻症组和对照组,且轻症组低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HIF-1α mRNA、Fib水平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APTT、PT低于轻症组和对照组,轻症组HIF-1αmRNA、Fib水平高于对照组,APTT、PT低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HIF-1α总阳性表达率高于轻症组与对照组,轻症组高于对照组。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HIF-1α相对表达量与血管生成呈负相关(r<0,P<0。05)。结论 HIF-1α在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组织中呈异常过表达,且表达水平和胎盘组织血管生成呈负相关。

    子痫前期胎盘组织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生成凝血指标

    改良巩膜扣带手术与玻璃体切割术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吴华姚磊杨雅媛杨晨曦...
    1291-1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改良巩膜扣带手术(RSB)与玻璃体切割术(PPV)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在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RSB治疗,47例)和对照组(PPV治疗,46例)。两组患者均完成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初次手术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6,P=0。693)。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BCVA均较术前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BCVA比对照组低,组间、时点、组间时点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B与PPV均可有效复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促进患者视力改善。但与PPV相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RSB术后早期视力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改良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割术最佳矫正视力

    PBL模式结合3D Slicer软件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李飞翔李婧静朱洪山崔永刚...
    1294-1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3D Slicer软件应用与单纯采用PBL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比较。方法 将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康复科实习的32名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生随机分组,教学中应用PBL模式结合3D Slicer软件的16名实习生为观察组,单纯应用PBL模式的16名实习生为对照组,按教学大纲完成对两组实习生的授课,以出科理论、技能考试、满意度问卷结果为评判方法。结果 观察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技能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教学形式、学习氛围、学习效率、神经系统解剖的掌握、神经系统疾病诊疗临床思维能力的养成5个方面满意程度的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康复科实习生临床教学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模式结合3D Slicer软件较单纯采用PBL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实习生的神经病学理论、临床技能水平与教学满意度。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3DSlicer软件神经病学临床教学

    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鲍鑫宇王贺李赛赛胡振杰...
    1297-1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五聚素3(PTX-3)、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和白细胞分化抗原44(CD44)指标水平、心肌酶谱和炎症因子指标水平、血清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PTX-3、CD36以及CD44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LDH、HBDH、hs-CRP以及I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CD40L、MCP-1以及sICAM-1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心肌酶谱和炎症因子指标水平,调节患者血清指标作用确切,同时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通心络胶囊氯吡格雷冠心病疗效

    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顺铂治疗EGFR突变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侯西栋张宁付小娜
    1302-1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顺铂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120例EGRF突变阴性NSCLC患者(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观察组加用信迪利单抗,各60例。均化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肿瘤标志物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结果 观察组临床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细胞生长因子指标水平及肿瘤标志物水平较低(P<0。05);且观察组的CD4+较高、CD8+较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顺铂治疗EGFR突变阴性NSCLC能够提高整体化疗效果,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和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减少因化疗药物带来的免疫抑制,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迪利单抗紫杉醇顺铂疗效

    信迪利单抗分别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吉西他滨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对比

    杨红叶林明珠李丹师宇...
    1305-1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信迪利单抗分别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吉西他滨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76例sq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其中 32例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治疗的患者纳入T组,44例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的患者纳入G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用药不良反应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治疗后,G组和T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PFS、中位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G组和T组患者SCC、CYFRA21-1、CEA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G组和T组患者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血钠减少、免疫相关肺炎、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组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信迪利单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sqNSCLC的临床效果相似,但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肝肾功能不良发生率更低。

    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信迪利单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吉西他滨

    硝苯地平联合维生素D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马艳培
    1309-1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维生素D滴剂子痫前期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D滴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24 h尿蛋白定量、氧化应激指标[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及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AT、SOD水平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对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维生素D滴剂可有效提高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降低患者血压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反应程度。

    子痫前期硝苯地平缓释片维生素D滴剂氧化应激反应血压

    清源生化汤联合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孟俊峰李朝红梁曦
    1312-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清源生化汤联合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以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的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90例。将患者以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接受基础干预,对照组加以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加以乌司他丁、清源生化汤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炎症指标、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肺功能指标、预后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03,P=0。048)。干预前,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两组炎症指标水平均降低(P<0。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升高(P<0。005),CD8+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均升高(P<0。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预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两组评分均降低(P<0。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7%)与对照组相比(13。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3,P=0。748)。结论 清源生化汤联合乌司他丁能够改善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发挥肺保护作用,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且相对安全。

    清源生化汤乌司他丁重症肺炎免疫功能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