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梨状窝瘘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梨状窝瘘合并感染致颈部脓肿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病例组,共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24.0~192.0个月,平均(107.0±55.0)个月,中位年龄96.0个月.收集非梨状窝瘘颈部脓肿患儿资料,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共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14.0~192.0个月,平均(96.0±59.0)个月,中位年龄92.0个月.两组年龄<16.0岁,均为免疫力正常儿童.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或切开引流,留取脓液标本,送至细菌室进行培养,结果阳性者纳入,比较组间病原体特征,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病变位于左侧33例,右侧5例,双侧1例.脓液培养结果咽峡炎链球菌群22例(56.4%),非咽峡炎链球菌群17例(43.6%).对照组病变位于左侧19例,右侧5例,双侧1例.脓液培养结果咽峡炎链球菌群4例(16%),非咽峡炎链球菌群21例(84%).两组比较,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451),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336),病变左右侧无统计学差异(P=0.656).咽峡炎链球菌群在两组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儿童梨状窝瘘合并感染可出现在不同年龄段,病变部位以左侧颈部为主,常见病原菌为咽峡炎链球菌群.一旦脓肿形成,建议尽早行穿刺或切开引流,同时选用敏感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