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药论坛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药论坛杂志
医药论坛杂志

乔国祥

月刊

1672-3422

yylt@371.net

0371-65937776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医药论坛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Forum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周期短、发表快”特点,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捉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急性肾损伤临床特征分析

    张宏博李明超余增渊邢珊...
    897-9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特征,并对其病原学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临床资料。根据新生儿改良的KDIGO AKI分期标准,分为急性肾损伤(AKI)和非急性肾损伤(NAKI)两组,按照胎龄分为早产儿败血症组与足月儿败血症组,回顾性分析病原学分布情况。结果 128例患儿中34例发生AKI,发病率为26。6%。AKI组白细胞计数异常、血小板下降、C反应蛋白升高的例数要多于NAKI组,AKI组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共检出病原菌11种,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共59株,占46。1%;革兰氏阳性球菌49株,占38。3%;真菌18株,占14。1%。按照不同种类的病原菌统计AKI的发病率情况,发现血培养为葡萄球菌属的新生儿AKI的发病率低于其他病原菌AKI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组肺炎克雷伯杆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真菌,两者在AKI的发病率上与其病原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组葡萄球菌属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其中葡萄球菌属AKI的发病率要低于其他病原菌AKI的发病率(P<0。05)。结论 AKI组患儿感染性休克、DIC、MODS的发生率更高,所有患儿中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血培养为葡萄球菌属的新生儿AKI的发病率低于其他病原菌AKI的发病率。

    新生儿败血症急性肾损伤病原菌

    经脑脊液二代测序技术确诊的人类疱疹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

    贾永林高营礼朱丽娟高成恩...
    902-9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类疱疹病毒脑炎患者的诊断方法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例病毒性脑炎,经脑脊液二代测序确诊为人类疱疹病毒脑炎,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2018-2022)。结果 10例人类疱疹病毒脑炎患者中,2例人类疱疹病毒1型脑炎,3例人类疱疹病毒2型脑炎,5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脑炎,9例表现为头痛,5例发热,癫痫发作2例,精神行为异常2例,1例尿潴留。脑脊液结果:6例脑压升高,10例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5例乳酸增高。结论 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是诊断人类疱疹病毒脑炎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脑脊液中白细胞数明显升高不仅见于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也可见于部分人类疱疹病毒脑炎。部分人类疱疹病毒脑炎也可伴有脑脊液乳酸增高。

    脑炎二代测序人类疱疹病毒脑脊液

    晚期胰腺癌患者血清CA125及对CA19-9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肝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梁晓清
    906-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晚期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及癌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肝转移的关系,探讨胰腺癌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及CA125、CA19-9对胰腺癌肝转移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7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将所有患者以是否肝转移为依据分为两组,肝转移组36例、非肝转移组34例。收集所有患者血清样本中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CA19-9、CA125、细胞角蛋白 19 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癌抗原72-4(cancer antigen72-4,CA72-4)等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数据,并采用logistics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血清中CA19-9、CA125含量水平的升高与胰腺癌是否发生肝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可以预测肝转移风险;CEA、CY-FRA21-1、CA72-4含量水平的升高与降低与胰腺癌是否发生肝转移不具有相关性(P>0。05),不能预测肝转移风险。CA19-9、CA125高水平肝转移患者的一年平均生存率为13。89%(5/36),低水平非肝转移患者的一年平均生存率为23。53%(8/3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9-9、CA125高水平表达是预后的不利因素,与存在肝转移与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时间预后关联性较大。血清CA125、CA19-9以及联合使用对胰腺癌肝转移特异度分别为:67。7%、58。2%、94。1%,敏感度分别为:80。6%、86。1%、80。6%,两者联合预测效力显著提高。结论 血清CA125、CA19-9水平的增高与胰腺癌肝转移有着一定的相关性,是胰腺癌肝转移的危险因素,血清CA12-5、CA19-9水平升高与胰腺癌肝转移不良预后相关。两者联合检测预测效力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胰腺癌肝转移CA125CA19-9

    分化型甲状腺癌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与近全切除术的疗效比较研究

    谷琦琦金子李杨森付利军...
    911-914,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对比分化型甲状腺癌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及近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0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组,采用甲状腺近全切除术的4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的41例作为研究组。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手术指标、喉返神经损伤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调查生存情况。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97。56%)高于对照组(85。56%)(P<0。05);在手术指标方面,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84。59± 14。50)mL 和(106。51±23。53)min,均低于对照组的(106。32±15。20)mL 和(125。51±20。43)min(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喉返神经损伤总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32%,高于对照组的4。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13。20±1。33)个月及(20。22±1。31)个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有效性高于近全切除术,既能提高疗效、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率,还能改善预后,适合进一步推广。

    甲状腺癌甲状腺全切除术喉返神经损伤近全切除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体会

    李来华刘雨春常运光栗向军...
    915-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脑室-腹腔分流术(VPS)后感染的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2019年01月至2022年01月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病例。结果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将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分为急性感染(3~7 d)、亚急性感染(8~14 d)、晚期感染(>14 d)。其中急性感染16例,亚急性感染4例,晚期感染2例。所有病例均进行了脑脊液培养,阴性8例,葡萄球菌12例,肠球菌1例,克雷白杆菌1例。22例患者均给予静脉抗生素、腰大池引流、鞘内注射抗生素等规范治疗,16例治愈(72。8%),5例拔除分流管(22。7%),1例死亡(4。5%)。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通过综合治疗,可以避免二次手术的风险和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脑室-腹腔分流术颅内感染疗效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后短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分析

    张汉青孔朝辉王蓬勃张争...
    919-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后短期尿失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并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ransurethral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TUEP)手术治疗的255位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术后1月内是否出现尿失禁(UI)症状,将其分为非尿失禁组和尿失禁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及饮酒史、术前下尿路症状持续时间、前列腺体积、f/tPSA、NLR、SⅡ、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白细胞、尿管术后留置时间等变量进行差异性分析,进一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究TUEP术后短暂尿失禁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尿失禁组患者的术前下尿路症状持续时间、前列腺体积、NLR、年龄、住院时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非尿失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术前下尿路症状持续时间(OR=2。397,CI:1。076~5。336,P=0。032)、前列腺体积(OR=23。000,CI:10。155~52。092,P<0。001)、NLR(OR=4。469,CI:1。063~2。444,P=0。024)、手术时间(OR=0。307,CI:0。138~0。686,P=0。004)是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后短期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下尿路症状持续时间≥5年、前列腺体积≥70 mL、NLR≥3、手术时间≥110 min是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后短期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

    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尿失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带蒂鼻中隔黏膜瓣在复发性鼻咽癌内镜鼻咽切除术中的疗效及危险因素分析

    葛瑶叶琳邵仙
    924-927,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带蒂鼻中隔黏膜瓣在复发性鼻咽癌内镜鼻咽切除术中的疗效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2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内嵌入路鼻咽切除术(endoscopic nasopharyngectomy,ENPG)诊治的复发性鼻咽癌患者84例,均给予蒂鼻中隔黏膜瓣修补术及ENPG,分析治疗后带蒂鼻中隔黏膜瓣坏死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截止至2023年10月,鼻中隔黏膜瓣坏死13例,坏死率为15。48%,其中7例患者,定期清理坏死组织,最后鼻咽部Ⅱ期愈合,4例患者再行鼻底游离黏膜瓣修复和鼻咽部坏死组织切除,2例局部复发,带瘤生存。将鼻中隔黏膜瓣坏死13例纳入为坏死组,其余纳入为成活组,经单因素分析,坏死组T分期、N分期、放疗疗程、血红蛋白、NK细胞比例与成活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分期(N2~N3)、放疗疗程(两程)、血红蛋白(贫血)是鼻中隔黏膜瓣坏死的危险因素,NK细胞比例≥20%是鼻中隔黏膜瓣坏死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带蒂鼻中隔黏膜瓣是ENPG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良好修复材料,但N分期(N2~N3)、放疗疗程(两程)、血红蛋白(贫血)、NK细胞比例<20%的患者效果稍差。

    复发性鼻咽癌带蒂鼻中隔内镜疗效鼻咽切除术修复材料

    血红蛋白变异度与慢性肾脏病5期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王念华吴玉彩
    928-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Hb)变异度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4月濮阳市人民医院97例CKD 5期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动脉平均压水平将其分为PAH组(n=43)和non-PAH组(n=54)。于患者透析期间多次检测Hb水平,计算Hb变异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KD 5期透析患者并发PAH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b变异度对CKD 5期透析患者并发PAH的预测价值。结果 PAH组透析龄高于non-PAH组,左心房内径大于non-PA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H组和non-PAH组患者在Hb剩余标准差、Hb变异度6组占比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透析龄、Hb变异度是CKD 5期透析患者并发PAH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Hb变异度对CKD5期透析患者并发PAH具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801,P<0。001)。结论 Hb变异度与CKD 5期透析患者并发PAH有关,可作为预测CKD 5期透析患者并发PAH的指标。

    慢性肾脏病血红蛋白变异度血液透析肺动脉高压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中央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

    蒋营浩傅聿铭张自森冯智慧...
    933-937,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中央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对其进行CLNM风险预测,为PTC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21年7月-2023年2月121枚结节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超声及BRAF V600E基因检测结果,筛选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对模型的效能进行验证。结果 直径大于10。1 mm、TSH大于2。46 mIU/L、边界不清、BRAF V600E阳性是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CLNM风险AUC为0。816(95%CI 0。741~0。890)。结论 以基于直径、边界、TSH以及BRAF V600E的列线图模型预测CLNM风险效能良好,可为PTC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TSHBRAFV600E列线图

    基于SEER数据库回顾性分析肾上腺皮质癌的放疗价值

    孙微波孙明霞李海婷田勤...
    938-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辅助放疗对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CC)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相关预后因素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从SEER数据库(2004-2017)中筛选符合标准的ACC患者数据,并通过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分析比较术后放疗与单纯手术两组的生存差异,包括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并将具有1个及以下危险因素的患者分类为低危组,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分为高危组,得出两组的OS及CSS,并分析在两个亚组中辅助放疗对患者OS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99名ACC患者,中位年龄57(1~85)岁。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越小、组织学分级越低、分期越早、淋巴结清扫数目≤19枚、阳性淋巴结数<4枚、放疗均提示了较好的OS及CSS(P<0。05)。多因素分析说明了辅助放疗对提高术后患者OS优势明显(HR,0。62;95%CI,0。41~0。92;P=0。018),其中年龄>60岁、ENSAT Ⅲ~Ⅳ期、组织学高级别和阳性淋巴结大于4枚以上患者OS及CSS较差(P<0。05)。此外,高危组的患者在辅助放疗后生存获益明显(5年OS率:87。1%对90。0%;P=0。048),而低危组ACC患者未发现生存获益(P=0。46)。结论 接受手术联合放疗可能比单纯手术ACC患者的提高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率,尤其在具有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的高危组患者中。

    肾上腺皮质癌seer数据库放疗总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