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王清连

双月刊

1673-6060

xbbjb@hist.edu.cn kjxyxb@163.com

0373-3040340

453003

新乡市红旗区华南大道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科版)》(季刊)是河南科技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自然科学(农学、园艺、植保、畜牧兽医、机电、食品科学、服装工程、化工、应用生物、信息、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版式为大16开,每期页码为140页,每逢季末出版,信息量为30万字。读者对象为高等学校教师、大中专学生、研究生和各级各类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等。编辑部与1000多家大中专院校、资料中心、文献中心、科技期刊数据库、全国各级图书馆等建立了联系,交流学报等期刊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玉米苗期耐盐胁迫的筛选及综合评价

    赵斌赵永星李双丹进茜宁...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37个玉米品种在苗期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耐盐性强的玉米品种,为田间试验奠定种质资源及理论基础.采用100 mmol/L的NaCl溶液对37份玉米品种进行胁迫处理,分别测定其株高、地上部地下部鲜质量以及地上部地下部干质量、SPAD值、叶长和叶宽等性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并通过聚类分析,对供试验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和筛选.研究表明,地上部地下部的鲜质量及干质量四项指标与玉米的耐盐能力紧密相关,是评判耐盐性的关键因素.根据隶属函数值与聚类分析,37种玉米品种按耐盐强度可分为五个层次:高耐盐、耐盐、中等、敏感及高敏感.

    玉米苗期耐盐性盐胁迫隶属函数值

    氯化胆碱类低共熔溶剂预处理对玉米芯酶解的影响

    崔茂金白国明何卓汉李智勇...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玉米芯的转化效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氯化胆碱/乳酸、氯化胆碱/尿素两种低共熔溶剂不同预处理条件对玉米芯酶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氯化胆碱/乳酸的预处理条件为预处理温度140℃、固液比1∶15和预处理时间1 h时,总还原糖质量浓度最大为2.860 g/L.三个因素对氯化胆碱/乳酸预处理的玉米芯酶解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预处理时间、固液比和预处理温度,三个因素对酶解影响均不显著.氯化胆碱/尿素的预处理条件为预处理温度140℃、固液比1∶20和预处理时间2 h时,总还原糖质量浓度最大为2.941 g/L.三个因素对氯化胆碱/尿素预处理的玉米芯酶解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和固液比,预处理温度对酶解影响极显著,而预处理时间和固液比对酶解影响不显著.不同的低共熔溶剂和预处理条件对玉米芯酶解的影响是不同的.本研究将为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玉米芯低共熔溶剂氯化胆碱预处理正交试验酶解

    凝固型赤小豆酸奶制作及品质分析研究

    吴悦张敏徐加加李雪华...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赤小豆提取物不同添加量对凝固型酸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纯牛奶、赤小豆提取物为主要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结合感官评分得到凝固型赤小豆酸奶的最佳制作工艺,并对酸奶的品质进行评价.结果在发酵温度为42℃条件下发酵6~8 h,赤小豆提取物添加量为6 g,白砂糖添加量为10 g,发酵菌接种量为2 g,于4℃后熟16 h制作的酸奶感官评价最佳.理化和质构分析结果显示:赤小豆提取物凝固型酸奶的持水性为80.13%、乳清析出率为5.00%、硬度为20.1 g、弹性为0.63 mm、黏聚性为0.88.结论赤小豆提取物提高了凝固型酸奶的持水性、乳清析出率、悬浮稳定性,且凝固型赤小豆酸奶组织状态均匀,口感细腻,略带有赤小豆色泽,感官评价最佳,符合GB 19302-2010对酸奶品质的规定.研究为赤小豆酸奶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赤小豆酸奶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质构

    两种中草药化妆品配方的抗氧化活性比较及化妆水和乳液的制备

    谢亮张妍和耘锋徐彦召...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以多种中草药提取物复配而成的两种不同功效的化妆品配方为研究对象,对总酚与总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进行测定,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美白配方的含总酚、总黄酮量分别为720.25 mg GAE/g、18.17 mg QE/g,保湿配方的含总酚、总黄酮量分别为538.88 mg GAE/g、4.34 mg QE/g,美白配方和保湿配方的EC50值分别为106.44μg/mL、98.27μg/mL.试验结果表明,美白配方的总酚、总黄酮含量都大于保湿配方的总酚、总黄酮含量,美白配方的EC50大于保湿配方的EC50,且美白配方的还原能力大于保湿配方.比较这几项指标可知美白配方的抗氧化能力强于保湿配方.同时,该试验还以这两种中草药配方为原料,分别将其加入化妆水和乳液的制备工艺,制备出了性能良好的具有美白和保湿功效的化妆水和乳液.

    中草药化妆品抗氧化含总酚量含总黄酮量

    基于改进Cascade Mask R-CNN的花生叶片病斑实例分割研究

    袁瑛李崇李坤炎张栋华...
    29-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自然环境下由于花生叶片图像背景复杂而导致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以花生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Cascade fc-Mask R-CNN实例分割模型研究田间自然环境下花生叶片的病斑分割方法.首先,基于花生叶片病斑分割数据集建立Cascade Mask R-CNN模型;其次,对该模型进行改进,将原来的主干网络替换成ResNext101和特征金字塔的结合,对损失函数进行了调整;最后对掩膜分支进行了改进,构建了 Cascade fc-Mask R-CNN模型.将标注好的花生叶片病斑分割数据集输入不同的分割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Cascade fc-Mask R-CNN模型精度达到了 98.9%,边界框回归精度达到了 77.5%,分割精度达到了 77.9%.与其他分割模型相比,改进的Cascade fc-Mask R-CNN模型在花生叶片病斑分割数据集上的实例分割识别效果最好.

    深度学习机器视觉实例分割花生病害

    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现状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董胜林史中胜苗忠贺敬颖...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现状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保护区内鸟类的多样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依据鸟类的物种组成、分布及居留型变化,结合当地气温的变化,探讨了该地鸟类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保护区共有鸟类19目53科111属202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2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38种.雀形目、鸻形目和雁形目鸟类占据主要地位,共占鸟类总种数的64.85%.鸟类组成的比重依次是旅鸟、留鸟、夏候鸟、冬候鸟;鸟类的区系组成以古北种为主,其次为广布种,东洋种最少.农田的物种多样性最高,荒滩草地最低.

    新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气候变暖

    结合Lee滤波的NL-Means声呐图像滤波方法

    田原嫄雷玉峰郭海涛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呐图像中存在的散斑噪声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图像质量,还对图像的后续分割、增强、边缘检测等增加了很多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结合Lee滤波的NL-Means算法:先用Lee滤波算法对声呐图像进行一次滤波,再用滤波后的图像计算NL-Means算法中的权重部分的权值,最后用NL-Means算法结合该权重进行滤波.改进的滤波方法避免了权重计算过程中由于噪声的影响而使导致权重偏小的问题,精确了 NL-Means算法中的权重分配.实验证明,改进方法对声呐图像的散斑噪声不仅有更好的抑制效果,还提升了图像的质量.

    声呐图像滤波Lee滤波NL-Means算法评价指标

    基于病害预防的古建筑空间环境分析及保护策略研究

    毛志远郭振宽
    53-5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的空间环境因素会造成局部微气候的变化,而古建筑在不利的微气候条件长期损害下会产生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病害现象.研究以河南省新乡市三座古建筑为研究样本,实测和调研了一天之中不同方位的微气候数据、样本建筑各立面的病害受损情况以及周边100m*100m范围内空间环境指标.通过分析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空间环境指标与微气候之间的相关性,发现空间环境指标对微气候的影响度排序为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通过样本建筑病害面积比和微气候数据比较,发现微气候的差异和巨大波动会造成古建筑病害类型的差异和受损面积的显著提高.据此,从宏观城市规划层面和微观具体保护层面提出了相应预防性保护策略.

    古建筑微气候病害预防空间环境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分布式驱动底盘转向稳定性控制研究

    韩锋钢邢凯风史溢铭彭倩...
    6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分布式驱动移动底盘转向时稳定性较差与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的移动机器人底盘转向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基于7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以最优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侧向车速为目标,考虑多种约束,采用二次规划算法求解移动机器人底盘输出的合力矩,并转化为车轮转角进行控制输入.下层控制器将根据最佳滑移率求解驱动力及制动力.最后,采用CarSim与Simulink开展联合仿真,搭建实车验证平台,选取正弦线和双移线工况展开实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PC的分布式驱动移动底盘转向稳定性控制策略是有效性的.

    分布式驱动移动机器人底盘转向稳定性模型预测控制

    基于选课管理策略的多目标方法研究

    孙艳华焦红伟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落实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河南科技学院设置了严谨的课程体系结构及学分分配.针对河南科技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改革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分别采用权重法与ε-约束法进行研究与求解,得到了定量分析结论,为教学管理与学生选课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选课管理权重法ε-约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