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导报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中医药导报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袁长津

月刊

1672-951X

hnzyydb@163.com

0731-84828502,84365506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25号湖南省卫生厅

中医药导报/Journal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湖南省医药类学术期刊中唯一的"十佳科技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并被定为"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本刊以宣传党的中医政策、法规、报道中医药学术、科技成果情报、信息、动态、决策为办刊宗旨,面向广大医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耳穴夹法联合"321"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

    沈蓉蓉包彩莲范舒婷
    111-113,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夹法联合"321"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PCIV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夹法联合"321"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评分、眩晕障碍量表筛查表(DHI-S)评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指标、血液流变学、随访12周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RS评分、DHI-S评分、高切全血黏度(HSV)、低切全血黏度(LSV)、血浆黏度(PS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椎动脉(LVA)、基底动脉(BA)、右椎动脉(RVA)的血流峰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LVA、BA、RVA的血流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周,研究组复发率为5。13%(2/39),低于对照组的23。08%(9/39)(P<0。05)。结论:耳穴夹法联合"321"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PCIV患者眩晕症状,改善TCD参数与血液流变学,减少复发,应用效果显著。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耳穴夹法321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居民药膳食疗行为仿真研究

    刘婷潘晓彦李芳王敏...
    114-11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居民药膳食疗行为影响因素的演化过程及其演化结果,为促进药膳食疗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前期建立的包含药膳食疗知识、药膳食疗信念、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4个一级指标及17项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确定居民药膳食疗行为影响因素间的因果关系来构造居民药膳食疗行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演化仿真模拟。结果:随着药膳食疗知识、信念、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的动态变化,居民药膳食疗行为水平将在40个季度内保持上升趋势,前期上升速度较快,后期上升速度逐渐减缓,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药膳食疗知识和药膳食疗信念。结论:为了有效促进居民药膳食疗行为,应规范药膳研发及制作流程,推动规模应用;重视大数据创新发展,线上线下宣传齐发力;增加药膳食疗知识储备,推动安全管理。

    居民药膳食疗仿真系统动力学

    基于"肺朝百脉主治节"理论探讨肺小结节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

    祝佳佳贾维朱巍莹许海柱...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古文献对于"肺朝百脉主治节"理论的记载,论述肺脏的生理功能,继而从肺失治节于气、失治节于水、失治节于血三方面探讨肺小结节发生、发展的病机演变规律,并提出补肺气、畅气机、行气消痰、祛瘀通络等临床防治策略。

    肺小结节肺朝百脉肺主治节中医治法

    基于"动静结合"理论探讨中医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优势

    文志邝高艳邱礼国赵庆祚...
    123-12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静结合"是中医骨伤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指导原则。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为常见的肘关节骨折,其并发症多,康复治疗缺乏一定的规范,容易出现肘关节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根据临床实践及文献阅读,从"动静结合的理论溯源""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现状及困境""动静结合的思想内涵与科学论证""动静结合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动静结合理论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的优势"5个方面探讨基于"动静结合"理论下中医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优势,以期丰富中医"动静结合"思想内涵,为中医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提供理论基础。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动静结合中医骨伤科理论探讨治疗优势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选穴及手法应用规律

    雷文倩周佳鹏侯宇飞丁全茂...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手法及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PubMed、Web of Science 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收录的推拿治疗CSR临床研究文献,筛选后建立推拿处方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Cytoscape 3。9。1构建数据可视化网络图。结果:共纳入文献128篇,涉及腧穴70个,手法32种。高频腧穴为风池、肩井、天宗等,常用经脉为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多分布在颈项、上肢和肩背,以交会穴、五输穴居多,腧穴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5组关联规则,风池-肩井-天宗-风府-曲池的关联度较高。手法类型以挤压类和运动关节类手法为主,高频推拿手法为拿法、按揉法和点法等,手法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8组关联规则,拿法-点法-按操法-㨰法-拔伸法的关联度较高。结论:推拿治疗CSR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调衡筋骨为原则,可发挥推拿手法和经络腧穴的协同作用。

    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手法腧穴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

    基于R语言探析巩跃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规律

    宋聚才赵雪茹巩跃生魏淑娥...
    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巩跃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巩跃生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医案574则,提取首诊处方建立处方数据库,R软件中运用频数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用药规律。结果:研究共纳入有效处方384份,涉及中药135味,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多为脾经、胃经、肝经。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强关联规则49条,其中置信度最高的药对为"连翘-栀子",三药组合为"党参,山药-白术";与大肠湿热证相关的核心药物有黄柏、白头翁、黄连、牡丹皮、乌梅等;层次聚类将30味高频中药聚为3类。结论:巩跃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注重五脏论治,以脾胃为主,运用清热利湿、温补脾胃、调和气血等治法,体现了理法同达、药证合一、顾病求本的学术思想。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用药规律巩跃生

    基于隐结构模型探究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特征及辨证规律

    刘莉莎赵苗贺俊赵海峰...
    140-14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隐结构模型为依据,探讨名老中医医案中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特征及辨证规律,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建立近30年来名老中医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文献数据库,并利用Lantern 5。0软件构建隐结构模型,以人工方式对挖掘结果进行模型诠释和深入探讨。结果:纳入373篇文献;通过建立包含症状、舌象、脉象等119个显变量的隐结构模型,最终获得了 21个隐变量、44个隐类和6个综合聚类模型。结论:证候要素与病机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位是脾、胃、肾、大肠、肝;病性有实、热、虚;病理因素有阳虚、血瘀、热毒、气虚、湿盛、气滞、湿热;主要证型有脾肾阳虚、瘀阻肠络、热毒炽盛、脾虚湿蕴、肝郁脾虚、大肠湿热。

    溃疡性结肠炎隐结构模型中医证候辨证规律证素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与网络药理学探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含生石膏成方制剂的证治规律及作用机制

    李宝赢查玉玲邓秘牛露娜...
    145-15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含生石膏成方制剂的证治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成方制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频率统计、关联规则与聚类算法功能,探析含生石膏成方制剂的配伍原则、组方规律及新方组合,并提取核心用药;同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证治规律研究中所筛选的主要中医疾病进行生石膏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最终共纳入50条含生石膏成方制剂,涉及肺咳、肺炎喘嗽、感冒等中医疾病24种,痰热壅肺、肺经风热、热毒内盛等适宜证型22项,生石膏、甘草、黄芩、杏仁、麻黄等中药170味,同时提取"生石膏-甘草""生石膏-黄芩"等核心药对4项,"生石膏-五味子-枳实-桔梗-桑白皮"等新方组合7条,以及"生石膏、麻黄、甘草、杏仁、黄芩、桔梗、陈皮"等核心用药6组;并筛选获得ALB、IL-1B、1L-6等"生石膏-主要中医疾病"交集靶点18个,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7(IL-17)、缺氧诱导因子-1(HIF-1)等主要信号通路3条。结论: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含生石膏成方制剂主要以麻杏石甘汤为基础方化裁,其机制可能与生石膏抑制TNF、IL-17、HIF-1等信号通路,下调炎症反应过程,减少促炎因子释放有关。

    生石膏成方制剂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网络药理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证治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叶天士辛润通络法方剂构成因子

    蒋啸李鑫辉李彩云夏旭婷...
    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中辛润通络法相关医案的分析,提炼辛润通络法的核心构成因子,归纳此治法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遴选《临证指南医案》中使用辛润通络法的医案,建立辛润通络法医案数据库。采用SPSS 19。0软件对遴选医案的药物结构进行因子分析,用R4。2。1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高频药物的药性、药味、归经、三焦归属进行统计并绘制可视化图谱;使用CytoSpace 5。8软件构建辛润通络-病名-证型网络可视化表达。结果:纳入医案220则,发现辛润通络法共涉药物177味,大于10次的高频用药39味,其中以当归、桃仁应用频数最高,分别为97与90次。选取出现频数大于4次的病名、病证形成病名-证型可视化网络。降维分析后提取出12个有效公因子,对12个公因子进行系统聚类,得到3个方剂构成因子。药物以性温,味平、辛、甘,归脾、肝、肾经,归属中焦、下焦为主。结论:辛润通络法多选用药性温平,药味辛甘的药物,体现"味辛体润"的基本原则;在药物归经和三焦分属上多选用归脾、肝、肾经,归中、下二焦的药物;在体现"味辛体润"的基本原则上,叶天士多考虑升举奇阳与和少阳木火的兼复病因;在润燥养阴的配伍组成上,除应用子仁类养阴润燥外,叶天士还应用石斛清补法与营卫生会之理从阴阳互根论治。

    辛润通络法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组方规律因子分析数据挖掘

    基于"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探讨朱丹溪运用调气法治痰规律

    丁冬李定祥
    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代医家朱丹溪对于痰证的论述尤为翔实,治疗痰证时立法得当、用药灵活,倡导"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旨在强调气机平衡在痰证治疗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疏畅气机而达到痰自化的治疗效果。根据整理比较朱丹溪治痰相关医案中所载调气药物与化痰药物的使用频数与占比,将朱丹溪调气化痰法归纳为"不治痰而治气""治痰兼治气""治痰先治气"三类,即治疗痰证时或独用调气药物,或化痰药物辅以调气药物,或调气药物辅以化痰药物等3种情况。朱丹溪这一主张为中医药在痰证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丰富了中医药的临床实践。

    痰证朱丹溪调气治则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