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球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球中医药
环球中医药

王永炎(名誉),张伯礼(总编辑)

月刊

1674-1749

hqzyy@126.com,hqzhyy@163.com

010-65269860

100711

北京东四西大街46号597室

环球中医药/Journal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打造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中医学术期刊”为编辑方针,以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及时关注我国中医药最新学术热点,积极推介中医药最新学术成果、致力于深化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王永炎院士任名誉总编辑,张伯礼院士任总编辑。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理论探讨、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争鸣、海外中医、中医文化、名医心鉴、中医病案析评、综述、中医药热点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冲脉气损"论治体位性低血压

    贾承儒赵迪陈路李楠楠...
    1385-1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位性低血压指体位变换时血压骤降而表现出眩晕甚至晕厥等症状.冲脉是"十二经脉之海",也是"血海",与人体的气血调节有关.若冲脉功能受限,则无法发挥对气血的调控作用.研究团队提出"冲脉气损"为本病的核心病机,本病属于"脑气病",病位主要在脑髓,与脾、肾关系密切.本病初在正虚,由年老体衰脾肾不足、命门之火衰微、冲脉气弱而起病;久而冲脉真气亏损,冲气失动,阳虚火衰,真气难上,脑气不足,髓海失养,日久阳损及阴,转为坏证,频发眩晕甚至晕厥.临证治疗时,谨守"冲脉气损"的理论内涵,重视扶正复冲以恢复冲脉的正常功能,同时兼顾脾肾,使精微物质可以上充以奉养髓海.遣方用药时以四逆汤、生脉饮、升陷汤为基础方,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减补阴、补阳、化痰祛瘀的药物,达到辨证施治的目的.

    体位性低血压眩晕厥证脑气髓海冲脉气损肾间动气命门火衰

    温阳利水类经方辨治Ⅳ型心肾综合征

    刘聪李红典贺鹏飞邓媛媛...
    1389-1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Ⅳ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以心肾阳虚、水湿泛滥为核心病机,属危急重症的一种,可合用"温阳利水"类经方直中病机.Ⅳ型CRS急性发作时水湿之邪较重,据张仲景分三焦论治的祛邪之法,水停上焦选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黄芪或参类振奋心肺阳气;出现肺水肿、心包积液时合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或葶苈子丸,补泻同施;水停中焦选厚朴温中汤,治疗重在梳理气机,根据气机阻滞部位灵活加减以行气利水;水停下焦,心衰较重时选真武汤;若三焦水湿并重可三方合用.辨治过程中需根据疾病病机演变灵活化裁.阳虚水停可致瘀血内生,活血化瘀法需贯穿疾病始终.见阳虚甚浮阳上扰之象需与阴虚火旺之证鉴别.峻药利水后易损耗气阴,善后调护时需重视调补气阴以扶正固元.本文从分析病因病机的角度出发,探讨温阳利水类经方治疗Ⅳ型CRS的辨治思路,以期为临证遣方用药提供参考.

    Ⅳ型心肾综合征经方温阳利水三焦真武汤水湿

    养肺祛浊汤联合升清补气法针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42例

    李飞飞张爱珍张航张玉峰...
    1393-1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养肺祛浊汤联合升清补气法针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3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剩42例(脱落5例)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剩42例(脱落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养肺祛浊汤联合升清补气法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4天的中医疗效.使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量表(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运用改良英国呼吸困难指数量表(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uncil,mMRC)评估患者呼吸困难程度.使用慢阻肺评估量表(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浅快呼吸指数(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RSBI)、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b1,HMGB1)、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t-to-lymphocyte ratio,NLR)的水平.比较两组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14天,治疗组的中医疗效比对照组高(95.24%vs 78.57%,P﹤0.05).治疗后,两组的APACHE Ⅱ、mMRC、CAT均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APACHE Ⅱ、mMRC、CAT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PaO2、OI比治疗前高,RSBI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PaO2、OI比对照组高,RSBI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的HMGB1、hs-CRP、NLR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HMGB1、hs-CRP、NLR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第一秒呼出气体量/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和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比治疗前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FEV1/FVC、PEF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 养肺祛浊汤联合升清补气法针刺可提高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中医疗效,减轻病情严重程度和呼吸困难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血气指标,显著减轻炎症反应,提高肺功能.

    养肺祛浊汤升清补气法针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中医疗效病情严重程度呼吸困难程度生活质量血气指标炎症反应肺功能

    夏麻止眩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46例

    林靖岚陈丽芬李键邦黄志豪...
    1398-14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夏麻止眩方联合穴位贴敷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99例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剩46例(脱落3例)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剩46例(脱落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夏麻止眩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的中医疗效及残余症状的发生情况.运用眩晕调查量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dizziness questionnaire,UCLA-DQ)评估患者的眩晕病情程度.使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估患者的生活影响程度.使用超声诊断仪评估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2个月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5.65%和80.43%,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头晕、漂浮感、走路不稳的发生数比对照组少(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眩晕频率、眩晕程度的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眩晕频率、眩晕程度的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DHI各项评分均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DHI各项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平均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搏动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比对照组高,搏动指数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夏麻止眩方联合穴位贴敷可提高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减轻眩晕症状及程度,降低眩晕对生活影响程度,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

    夏麻止眩方穴位贴敷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残余症状临床疗效眩晕症状生活影响程度血流动力学

    附泽利水汤联合艾灸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顽固性水肿70例

    王修明单云李晓辰
    1402-1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附泽利水汤联合艾灸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顽固性水肿的影响.方法 将149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75例和治疗组74例.对照组70例(脱落5例)进行常规规范化治疗,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组70例(脱落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附泽利水汤联合艾灸治疗.比较患者治疗4周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和心衰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小腿周径和24小时尿量.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排血指数的水平.检测两组血清中N末端脑钠肽原、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75.71%,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心衰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数据(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心衰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小腿周径低于治疗前,24小时尿量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小腿周径低于对照组,24小时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排血指数均显著升高,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末端脑钠肽原、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均显著降低,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附泽利水汤联合艾灸可提高难治性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促使心衰症状体征减轻,降低心肌损伤,尤其是减轻顽固性水肿更有优势.

    附泽利水汤艾灸难治性心力衰竭顽固性水肿心衰症状心功能心肌损伤

    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的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白娜颜桂林刘文华郭思远...
    1406-1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关于中医药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研究和基础实验研究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研究热点.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nus protein tyrosine kinase,JAK)/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通路的状态与消化道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十分密切.诸多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多种机制调控该信号通路干预CAG的进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抑制JAK2/STAT3、核转录因子-κB/STAT1通路激活或促使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STAT6激活达到干预CAG的目的;同时降低IL-6、IL-1β等相关炎症因子表达,不仅可抑制相关通路激活,亦可起到减轻胃黏膜炎症的作用;再者上调抑癌基因p21、下调原癌基因表达防止受损的胃黏膜进一步恶化;最后还可调节生存素、B淋巴细胞瘤2家族调控细胞凋亡/增殖平衡机制逆转胃黏膜萎缩及肠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信号通路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原癌基因生存素B淋巴细胞瘤2

    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范林鹃王美霞赵欣佳焦琮舒...
    1412-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针刺降压优势的逐渐显现,针刺降压机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检索并梳理近10年来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相关文献研究,总结针刺治疗EH的机制包括通过改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调控基因表达、生物因子分泌等影响以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为中心的多个系统,提高对靶器官的保护,降低血压.具体来说,针刺可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来直接影响血压,尤其是作用于下丘脑、延髓等区域;通过干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控激素和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血管收缩,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在通过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同时,针刺还能提高心血管的控制能力,减轻肾小球动脉硬化及间质纤维化,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综合降低血压.目前对于针刺降压机制研究成果颇丰,但仍存在些许不足之处,笔者认为今后研究需深入挖掘三大系统之间相关联的靶基因、靶蛋白,对针刺联合药物治疗靶器官损害相关研究量化其参数、明确药量等,以期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更可信的实验数据和科学依据.

    原发性高血压病针刺作用机制中枢神经系统RASS系统免疫系统血管功能靶器官损害

    当归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周美丽韩妮萍
    1420-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归是中医常用的一种药食同源中药材,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功效.由于当归所含的当归多糖、有机酸和挥发油类是影响其生物活性、药理作用和药材质量的主要成分,故分析当归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和制备工艺对于当归生物活性成分筛选和功能探索至关重要.关注不同成分的分离提取方法,改进药物作用模式,挖掘更加高效、稳定、绿色环保的提取工艺是现今当归提取、质量控制及药物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此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多糖、阿魏酸和当归挥发油是当归发挥造血、免疫调节、抗肿瘤、肝保护、神经保护等作用的主要标志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已经得到充分证实,显示出当归在干预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并在功能食品开发、药物创新研发方面具有显著的潜力.因此,本文主要关注当归的新型提取工艺技术、主要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将来当归药物创新、活性成分和靶点开发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基础和思路.

    当归化学成分提取方法药理作用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功能应用

    附子药理作用机制及减毒增效技术的研究进展

    梁小雨石玉姣刘永成杨晨光...
    1428-1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经散寒等功效,但对心脏、肝脏等多系统具有毒性作用,如何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毒性值得探究.目前,对附子的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强心、保护血管、抗肿瘤、抗炎镇痛及保护神经系统等方面,并在不断挖掘新的方向,如调节免疫及改善糖尿病等.作用机制主要为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地调控相关信号通路、离子通道等,在生物体内发生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和系统水平的改善.对附子的减毒增效的研究主要是在炮制方法的革新和药物配伍的作用机制等方面.随着科技发展,无胆炮制、微生物发酵技术等逐渐推广应用,不仅能在降低附子毒性的同时维持甚至提升附子的药理作用,还研发出某些疾病的专属性炮制品,对附子的毒理及配伍后药物成分研究也有了长足发展.本文对附子近年来的药理作用及减毒增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阐述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更好地利用附子资源.

    附子药理作用强心抗肿瘤减毒增效炮制方法配伍研究进展

    酸枣仁及其提取物治疗失眠的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方书德陈巧巧
    1440-1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酸枣仁提取物通过调节下丘脑γ-氨基丁酸能突触通路、5-羟色胺能突触通路、下丘脑黑色素聚集激素、食欲素A等神经递质的表达,以调节睡眠—觉醒平衡,发挥抗失眠作用.酸枣仁提取物通过调节下丘脑能量代谢,改善肝代谢功能,调节血清代谢物分泌,改善心肌线粒体功能,以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平衡,改善大脑睡眠节律调节功能.酸枣仁醇提取物可纠正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纠正睡眠相关激素的分泌,调节睡眠结构,发挥催眠作用.酸枣仁提取物可改善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多种炎症因子的释放,纠正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以减轻睡眠障碍.

    酸枣仁酸枣仁皂苷失眠γ-氨基丁酸5-羟色胺肝功能免疫功能单胺神经递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