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江学良

旬刊

1009-3079

wcjd@wjgnet.com

0351-4078656;办公电话010-85381901-644

030001

社址:山西省太原市双塔西街77号;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远洋国际中心D座903室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Journal 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胰腺癌中研究进展

    祝文君胡湛斐袁周
    1207-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胰腺癌五年生存率低于5%,现有的治疗手段治疗效果有限,针对胰腺癌的治疗仍面临巨大挑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主导肿瘤微环境局部免疫反应的作用,是许多癌症的有利预后因素。TIL能够特异性地识别肿瘤细胞,通过细胞免疫对这些肿瘤细胞进行杀伤。TIL疗法已经被证明在黑色素瘤、宫颈癌、乳腺癌等实体瘤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应用TIL治疗胰腺癌仍然存在一些难点,包括新生抗原的筛选、TIL快速扩增、导向到肿瘤部位及细胞衰竭。本文将就近年来人们对TIL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行概述,挖掘TIL在胰腺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胰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预后评价细胞治疗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

    信息动态

    1214,1229,1260,1268,后插1-后插5页

    热休克蛋白90联合甲胎蛋白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阎春英付佐君刘贵生李江...
    1215-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肝细胞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早期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查,随着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对于肝细胞癌分子研究的深入,本研究创新性采用HSP90联合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的方法,探究联合诊断对于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目的 评估HSP90联合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08/2020-07原发性肝癌、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乙型、丙型)、健康体检者共383位,采用电化学法检测AFP血清浓度,ELLISA法检测HSP90血清浓度,并使用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及分析。结果 单独分析AFP及HSP90对HCC的诊断价值,敏感度HSP90>AFP,特异度AFP>HSP90,AFP联合HSP90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达到87。8%和91。2%。结论 AFP联合HSP90建立新型HCC诊断模型能显著提高HCC诊断价值。

    HSP90AFP肝癌诊断肝细胞癌

    吲哚美辛、生长抑素单用或联用使用的选择适应征及其对高风险ERCP患者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

    吴灶璇王桂良邱萍龚敏...
    1222-1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是一项广泛且重要的诊治胆道及其胰腺微创技术,但部分患者会在术后出现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生长抑素和吲哚美辛预防PEP的经典药物,学者们对生长抑素、吲哚美辛单用或联用仍存在争议。目的 探讨吲哚美辛、生长抑素单用或联用使用的选择适应征及其对高风险ERCP患者PEP的预防作用。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7-01/2020-12我院行高风险ERCP治疗的患者729例,按析因设计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吲哚美辛组;生长抑素组;吲哚美辛+生长抑素组。分析4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PEP、术后6h、12 h、24 h VAS疼痛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IL-8浓度和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吲哚美辛组PEP发生率、住院成本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和术后6h内VAS疼痛评分显著性降低、术后TNF-α、 IL-6和IL-8浓度均显著性降低。与空白对照组和吲哚美辛组比较,生长抑素组住院成本、住院时间、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PEP发生率、术后6h、12h、24 h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及术后TNF-α、IL-6和IL-8浓度均显著性降低。与吲哚美辛组比较,吲哚美辛+生长抑素组住院成本、住院时间、高淀粉酶血发生率、PEP发生率、术后6h、12 h、24 h时间点VAS疼痛评分显著性降低、术后TNF-α、 IL-6和IL-8浓度均显著性降低。与生长抑素组比较,吲哚美辛+生长抑素组PEP发生率、住院成本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血淀粉酶发生率和术后6h内VAS疼痛评分、TNF-α、 IL-6和IL-8浓度均显著性降低,而术后12 h至24 hVAS、TNF-α、IL-6和IL-8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高风险ERCP患者,吲哚美辛能降低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改善短时间内的患者生活质量,适合于ERCP操作过程较简单、时间较短、预计术后腹痛程度较轻、时间较短的患者。生长抑素能降低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改善较长时间内的患者生活质量和PEP发生率,降低住院成本,适合于ERCP操作过程较复杂、时间较长、预计术后腹痛程度较重、时间较长的患者。二者联用在术后6h内对于降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交互作用,适合于ERCP操作过程更复杂、操作时间更长、预计术后腹痛程度更重的患者。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吲哚美辛生长抑素术后胰腺炎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19例临床特征分析并文献回顾

    王苗苗王亚丹李莉吴静...
    1230-1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由免疫介导的,以影像学胰腺肿大、组织学淋巴浆细胞浸润伴席纹状纤维化为特征性表现的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尚不完善,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起病隐匿。因此,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可对今后的诊治起指导作用。目的 旨在总结AIP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了2011-01/2020-05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确诊为AIP的患者,共19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19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6:3,平均年龄为(71。0±10。7)岁,均符合1型AIP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梗阻性黄疸,体重下降,血糖升高,纳差乏力,腹胀。合并症最常见为硬化性胆管炎及淋巴结肿大;(3)血清学:16例IgG4升高,且均大于2倍正常上限;11例CA199升高,治疗后CA199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胆红素系列升高;(4)影像学表现:腹部超声可作为AIP的初筛检查,CT/MRI是重要的影像学方法,典型征象为胰腺弥漫性或局部肿大,EUS典型征象为胰腺弥漫性回声减低,呈网格样改变,周围可见低/无回声带;(5)治疗:16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未经治疗,1例误诊行外科手术;(6)预后:14例好转,1例复发,2例死亡,2例未经治疗患者,随访至目前病情无变化。结论 AIP在临床上属罕见病,且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等均不具有特异性,因而诊断需结合影像学、糖皮质激素诊断性治疗及随访情况等反复验证。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IgG4

    circRNAs在消化系肿瘤化疗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林洁纯朱南星吴灵飞
    1237-1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状RNA (circRNAs)是一类具有独立闭合环状结构的新型非编码RNA。circRNAs在真核细胞中含量丰富,具有独特的稳定性和组织特异性,可以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上发挥生物调节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ircRNA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化疗耐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疗是大多数消化系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它们的治疗效果常受到固有和获得性耐药的影响。circRNAs主要通过影响细胞凋亡、促进药物转运、促进DNA修复、促进上皮-间充质转化、调控肿瘤干细胞特性、影响自噬等多种机制调控肿瘤化疗耐药。本文综述了circRNAs在消化系肿瘤化疗耐药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机制,并探讨了其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环状RNAs竞争性内源RNA化疗耐药消化系肿瘤

    伏诺拉生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许文涛许向波任天舒祁兴顺...
    1248-1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经典药物,但并未完全满足临床需求。伏诺拉生(vonoprazan)是一种新型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可用于治疗GERD。本文旨在全面回顾有关伏诺拉生治疗GER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证据,以指导临床实践。

    伏诺拉生质子泵抑制剂胃食管反流病

    肝窦内皮细胞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曹婕露严峻彬吴锦婷陈芝芸...
    1254-1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个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日益扩大的健康问题。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s)是位于血液与其他肝细胞类型之间高度专业化的内皮细胞,由窗孔组成,具有高内吞能力,并在维持肝脏整体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病理条件下LSECs可能是多种慢性肝病的关键事件。本篇综述介绍了LSECs的独特生理结构和功能,重点总结了NAFLD中LSECs的主要变化(包括肝窦毛细血管化、血管生成、血管收缩、促炎和促纤维化)及其发生机制,还涉及LSECs对NAFLD进展的影响,旨在说明LSECs靶向治疗对NAFLD具有潜在疗效。

    肝窦内皮细胞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含ω-3PUFA早期肠内营养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能量摄入、血糖波动、免疫状态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董晶王志宇裘奇松
    1261-1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严重多发伤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易发生营养不良,予以早期肠内营养尤为重要,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为机体提供能量,可能通过调节严重多发伤患者免疫状态、能量代谢、血糖水平等,改善临床结局。目的 探讨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早期肠内营养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能量摄入、血糖波动、免疫状态及临床结局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9-02/2021-02我院严重多发伤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研究组给予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ω-3PUFA)早期肠内营养,均治疗7d。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5d、7d后血清营养指标[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CD4+/CD8+]、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与治疗5d、7d后能量、蛋白质摄入量,统计临床结局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5d、7d后血清PA、ALB、T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5d、7d后血清CRP、WBC、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gM、IgA、IgG、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5d、7d后FPG、MA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能量、蛋白质摄入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OF发生率、SIRS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含ω-3PUFA早期肠内营养可减轻严重多发伤患者炎症反应,提高能量、蛋白质摄入量,进一步改善其免疫状态、营养状况,减少血糖波动,降低MOF、SIRS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多发伤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早期肠内营养能量摄入血糖波动免疫状态临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