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护士进修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过慧谨

半月刊

1002-6975

jont2@126.com

0851-6854912,6826371,6867129

550004

贵阳市市北路11号

护士进修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Nurses Train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86年创刊以来,坚持“以指导临床实践,进修提高,知识更新,新颖实用”为宗旨,以各级护理人员及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杂志创刊以来,曾多次受到表彰。1990年及1996年我省两次对科技期刊进行管理性评比,《护士进修杂志》均被评为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7年,由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组织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我刊荣获三等奖,是此项评比中唯一获奖的护理期刊,也是我省唯一获奖的科技期刊;1997年、1999年我刊还被选送新加坡、长沙参加书刊展。1992年、1996年及2000年先后三次被国家权威机构确定为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并载入《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1年经有关部门评定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作为“双效期刊”入围中国期刊方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例24周超早产儿PICC胸腔渗液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程莉萍席延荣施金芬
    1072-1074,1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1例24周超早产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EPI)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后胸腔渗液原因及护理对策。我科于2022年2月收治1例EPI,留置PICC后第32天突发经皮血氧饱和度及心率下降,皮肤颜色呈灰白色,胸廓运动不明显,急查床旁X线胸片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PICC导管尖端位置由T4~T5上移至T1~T2,经胸腔穿刺抽液、拔除PICC导管处理,并予营养支持及系列精心护理。经过102d的治疗护理,患儿康复出院。EPI因PICC置管致胸腔渗液后应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总结,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案。

    超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胸腔渗液尖端位置护理

    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文本证据的质量评价清单

    周英凤胡雁朱政邢唯杰...
    1075-1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缺乏高质量研究证据的情况下,经过严格地质量评价后的文本证据可作为医疗卫生保健决策依据的有效补充。本文旨在详细介绍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3类文本证据(政策、专家意见及记叙)的质量评价清单,并通过实例分析对其核心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为国内研究人员评价文本证据的质量提供工具和支持。

    循证护理文献质量评价文本证据政策专家意见记叙

    骨科外固定支架针位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周文朱晓丹陆玉毛雷音...
    1081-1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外固定支架针位护理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 JBI 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BMJ Best Practice、PubMed、Cochrane Library、UpToDate、NICE、医脉通、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数据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与外固定支架针位护理相关的所有文献,文献类型包括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证据总结、随机对照试验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由课题组成员根据相关文献质量评价标准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并结合专业判断对最终纳入文献进行提取整合、证据级别评定及汇总。结果 共纳入文献13篇,并汇总13条证据,包括6个方面:外固定支架针位清洗液的选择、护理频次、敷料的选择、针道结痂的管理、是否按摩/按压针道位置及洗浴。结论 该研究总结了外固定支架针位护理的最佳证据,建议临床医务人员结合临床实际选择性应用最佳证据,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结局。

    外固定支架清洗液敷料针道结痂洗浴护理

    HealthMeasures患者报告结局报告清单的解读

    臧娴宗旭倩袁长蓉王玲...
    1088-1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匹兹堡大学和HealthMeasures指导委员会及PROMIS健康组织标准委员会共同发表了HealthMeasures患者报告结局报告清单,旨在促进不同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的标准化报告,帮助研究人员提高工具报告质量及结果解释的准确性,进一步改善跨研究间的比较分析。本文对HealthMeasures患者报告结局报告清单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以期为中国患者报告结局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患者报告结局报告清单测量工具标准化解读

    中文版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特征集的研制

    蔡婷婷陈佳琳杨瑒黄青梅...
    1093-1096,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认知性访谈分析中文版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特征集(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system,PROMIS-57 profile)在中国人群中的适用性,形成与原量表语义和概念具有等价性的中文版量表。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以2021年2-5月从上海市某三甲医院招募的10例乳腺癌患者及5例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2轮认知性访谈分析受访者对翻译后的PROMIS-57 profile各条目的理解程度,根据访谈结果修订条目。结果 第1轮访谈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可较快理解条目信息,但部分条目存在文化差异以及用词过于书面化等问题,经讨论后进行了对应修改。第2轮访谈结果显示,在结合受访者建议和专家咨询讨论后修订的条目与原量表语义一致。结论 运用认知性访谈可解决量表汉化过程中的理解差异及文化适应问题,可提高量表的适用性,经修订后的中文版PROMIS-57 profile具有理想的接受度。

    认知性访谈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乳腺癌生活质量

    前列腺癌患者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邵珂葛洪霞时丽莹王祥源...
    1097-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前列腺癌患者不断增多,且该癌种患者症状困扰大,痛苦程度高,但目前我国用于评估该癌种人群不同症状的评估工具和对该癌种人群不同症状的临床评估均处于相对缺乏状态。因此,本研究综述前列腺癌患者自我报告结局评估(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s)工具及其应用研究现状,以期为前列腺癌患者选择合适的自我报告评估工具及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前列腺癌患者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分阶段式呼吸肌训练对提高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撤机成功率的影响

    丁艳张东亚张丹
    1103-1106,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阶段式呼吸肌训练对提高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PCCM)治疗的102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分阶段式呼吸肌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比较2组患者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呼吸肌力水平及氧合指数情况。结果 干预2周后,观察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最大口腔吸气压(MIP)、最大口腔呼气压(MEP)及氧合指数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式呼吸肌训练在临床护理中效果较好,可促进呼吸衰竭患者呼吸肌力恢复,改善膈肌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

    呼吸肌训练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撤机成功率护理

    老年人多次跌倒经历体验和预防需求的质性研究

    王斗张炜纪伟胡洁琼...
    1107-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人多次跌倒的经历及其心理体验。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法,2022年3-12月选取12例有多次跌倒(1年内跌倒≥2次)经历的我院住院/门诊老年人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Giorgi质性研究资料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提炼出4个类别,共7个主题。(1)跌倒情境描述:同一人的多次跌倒情境呈现相似性;在发生方向改变或位置移动时易跌倒。(2)跌倒心理体验:对跌倒的重视程度的变化;担心增加照护者负担;忧虑跌倒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3)受访者对于跌倒原因的感知。(4)对预防跌倒的需求。结论 应关注多次跌倒老年人的方向改变和位置转移问题,加强患者改变体位动作的任务训练,未来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老年人对于跌倒风险的全面认知,建议防跌倒项目应综合考虑老年人的动机、能力和机会进行开发和宣传。

    老年人跌倒体验质性研究

    基于概念框架的衰弱评估工具发展及应用现状

    陈雨朦刘青青王玫熊梦...
    1113-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衰弱是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最大挑战。根据衰弱评估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概念框架和评估工具对衰弱的认识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衰弱评估的概念框架、常见的衰弱评估工具的优缺点和选择要点进行了梳理,同时对以我国传统中医为理论依据的衰弱病机和评估内容进行了阐述和现状介绍,以期为我国衰弱研究的理论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衰弱评估工具概念框架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