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航天制造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航天制造技术
航天制造技术

陈济轮

双月刊

htgy818@sohu.com

010-68750167;88531537

100076

北京34信箱12分箱

航天制造技术/Journal Aerospac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航天系统唯一的一份工艺类期刊,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广大科技人员的广泛关注。刊号CN11-1887/V。国内公开发行,发行量1000多册,涵盖航天科技、机电集团各企、事业单位及部分集团外的企、事业单位。《航天工艺》主要刊登航天产品制造技术及民品制造技术方面的科技论文及工艺管理等文章。涉及的专业包括焊接、冷热加工、机械加工、电装工艺、精密加工、微细加工、特种加工及各种难加工材料、非金属材料加工、装配工艺与检测技术、生产的最新成果及工艺动态,具有实用性推广交流价值。文稿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精练,逻辑严谨;文中计量单位,文字,标点符号,插图,表格均应符合国标;文稿不应涉及保密内容,不得损害他人权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增材制造加肋增强极小曲面点阵结构的等效弹性特性研究

    蔡佳欣白静谢冲杨茜...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使更为复杂的多孔材料制造得以实现,三维点阵的轻量化设计方法有望为航天发动机的减重增效带来全新途径.针对现有极小曲面点阵结构力学性能计算复杂问题,本文研究了初始极小曲面结构(Primitive Triply Periodic Minimal Surface,P-TPMS)及其加肋增强结构(Ribbed Primitive Triply Periodic Minimal Surface,RP-TPMS)的等效弹性参数与变形行为,及二者受相对密度改变的影响规律,提出解析模型,显著提高了RP-TPMS结构等效弹性模量的计算效率.基于有限元方法对P-TPMS结构与RP-TPMS结构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垂直加肋设计可以有效提高P-TPMS结构的等效弹性模量.

    激光选区熔化点阵结构力学性能加肋结构

    镍基高温合金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在航天领域应用进展

    张宁波温斯涵张景琪高鹏...
    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镍基高温合金在高温环境下具有抗氧化性能好、力学性能优的特点,在火箭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增材制造技术以其"近净成形"的优势,可实现传统加工方式难以实现的含流道、薄壁等复杂结构件的成形,进一步推动了镍基高温合金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本文以增材制造技术研究最透彻的GH4169/IN718 为例,概括了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的力学性能、微观组织特征,总结了增材制造高温合金在航天领域的应用进展.

    增材制造高温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应用进展航天领域

    铝镍钴合金颗粒在增强复合材料中的静态响应

    黄允祗郭敬梁怀喜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铝镍钴合金掺入金属基体可制备出颗粒增强体复合材料,并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本文提供了弹性基体中考虑热电效应和表面效应的铝镍钴合金微球颗粒的理论和模拟结果.基于非局部弹性理论、耦合界面理论和特征值法,推导了铝镍钴合金微球在外部载荷作用下的控制方程,获得了相应地理论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数值算例揭示了温度变化、非局部参数和表面性质对力场和电场中静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铝镍钴合金微球颗粒能够增强基体的力学性能.此结果有助于设计和评估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铝镍钴合金微球颗粒热电效应表面效应

    型面检测修整技术在高精度复合材料反射面加工中的应用

    田杰侯进森王晓蕾鞠博文...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宇航等领域对探测技术的发展要求,研究采用型面检测修整技术实现复合材料反射面的高精度加工.针对型面检测修整技术的技术特点进行原理分析,研究满足复合材料高精度加工要求的技术参数和工艺路径.探究了压强、转速和进给速度等加工参数对不同型面去除效率以及去除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在已有型面精度数据及云图分布基础上,开展截取误差云图法进行碳纤维复合材料磨削加工,经过多次迭代,使反射面型面精度RMS由初始状态的 33.4 μm收敛到2.9 μm.实现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反射面的高效高精度加工.

    型面检测修整技术高精度复合材料反射面加工

    耐高温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张帆赵荣张崇耿张宁...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复杂管路一体化成型工艺技术要求,进行了TDS型苯并噁嗪树脂的粘度、热重曲线、流变性能以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得到了TDS型苯并噁嗪在注胶温度下粘度小于 0.3 Pa.s,工艺窗口大于 6 h,该树脂在800℃氮气气氛下,残碳率为55.6%,也获得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压缩模量、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TDS型苯并噁嗪耐高温树脂初步满足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复杂管路一体化成型工艺技术要求.

    耐高温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残余应力超声检测在铝合金锻环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叶升平钟涵郑森木吴建军...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超声波法对Φ2 m级2A14-T651 铝合金锻环残余应力进行了检测研究,包含 4个高度(40 mm、300 mm、500 mm、600 mm)的内/外圈共8组测量圈,每组测量圈包含以10°为周期均布在测圈上的 36个测点.检测结果表明,内外表面各测量圈上的残余应力均呈现出以(40±10)°为周期的密集拉-压应力交替分布.此外,还介绍了残余应力超声检测技术在大型锻环机械加工生产中的应用策略与效果.

    残余应力铝合金锻环超声

    适用于航天控制系统零件精密内孔加工的高效电火花铣削技术

    褚皓宇王健朱力敏罗春...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效电火花铣削技术着眼于提升航天控制系统精密零件内孔加工的效率与精度,通过将高速电火花加工方法与传统铣削工艺相融合,突破传统电火花加工内孔需制备对应形状电极、加工效率低、几何精度差、再铸层厚度难以控制的限制,从电极损耗补偿和自适应过程控制、实时速度控制及轨迹规划、再铸层与表面质量控制方法等三方面出发,探索高效电火花铣削加工在复杂孔系壳体类、精密轴套类以及功能微孔类零件加工中的应用.该方法与传统电火花成形加工精密内孔相比,可将加工效率提升 65%,同时最高可降低 87.17%的再铸层厚度值,实现了精密内孔加工效率、质量与成本的多重提升.随着高效电火花铣削技术在精密加工中的广泛应用,将大幅提高航天控制系统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能力,同时能够为日益增多的零件种类以及日益复杂的零件结构,提供更加全面的工艺解决方案.

    航天控制系统精密内孔高速电火花小孔加工铣削加工再铸层

    基于神经网络的薄壁件铣削动力学参数预测

    王大振李琪王亮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确预测薄壁件铣削过程中工件的时变动力学参数是选择无颤振切削参数的基础.本文提出了基于三层神经网络的曲面薄壁件铣削时变动力学参数的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壳单元将薄壁件进行离散化,将离散单元结点处工件厚度作为输入参数,工件前三阶固有频率作为输出参数,构建三层神经网络.然后将壳单元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作为训练样本,训练得到神经网络模型.模态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对工件固有频率预测的最大误差约为 4%;与有限元模型相比,神经网络模型的最大预测误差为 0.409%,因此神经网络模型的最大预测误差约为 4%.同时,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时间约为 10 s;当预测的切削状态数量为 150时,预测时间仅为0.002 s.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三层神经网络模型可大幅提高计算效率.

    薄壁件铣削颤振动力学参数壳单元神经网络

    2195铝锂合金大型箱底热处理工艺研究

    申世军唐丽娜吴杏苹栾浩...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2195 铝锂合金大型箱底的高性能整体制造是航天飞行器轻量化的迫切需求,针对采用新型充液拉深成形方式制造的大型箱底,固溶-成形-时效工艺设计及组织性能优化是箱底制造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 2195铝锂合金固溶-充液拉深-时效工艺制造路线及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下 2195 铝锂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特征,揭示了箱底成形时的不均匀变形及热处理工艺参数等对构件性能和组织的影响规律,获得了2195 铝锂合金大型箱底构件的热处理制度.

    2195铝锂合金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力学性能显微组织

    基于固溶时效热处理的7A09铝合金硬度和强度关系的研究

    毕海娟王妍琴彭江涛李继光...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7A09铝合金作为一种典型的可变形超高强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领域,是新一代运载火箭钣金件主材料之一.通过室温拉伸试验和硬度测试,对2 种不同厚度规格的 7A09 铝合金板材在不同固溶温度和人工时效温度下经过热处理后的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进行分析对比,获得了7A09铝合金板材的固溶温度和时效温度范围,确定了不同固溶-时效条件下硬度和抗拉强度的对应关系,并通过生产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获得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关系曲线较为准确,对于非承力运载火箭钣金件,可通过硬度检测代替抗拉强度检测以确定性能指标是否合格,缩短检测周期,降低制造成本.

    铝合金强度硬度固溶处理时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