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王传旭

双月刊

1009-9530

xbbjbu@hnnu.edu.cn

0554-6672792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学院路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原名《淮南师专学报》,2000年淮南师专升格为淮南师范学院,本刊也相应更名为《淮南师范学院学报》,并重新申请了CN、ISSN刊号。本刊坚持坚定的政论方向和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提倡科学严谨的学风,注重学理探索的深度,信爱真知灼见的创识,张扬视野开阔的宏论,希望能够依靠群策群力的拼搏,共同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文艺事业的繁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徐积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实践——基于《节孝先生文集》的考察

    杨宏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宋初三先生之一的胡瑗的弟子,徐积的文学思想具有鲜明的理学色彩.这些思想涉及文学文体功能、作品评价标准和文学创作方法三个方面,即文学作品的典范和教化作用、抒情写志的功用以及温柔敦厚的态度、中正平和的语言.徐积认为作家需要通过对儒家经典的学习,养成浩然之气,苦吟、勤吟,自出新意,创作优秀作品.

    徐积《节孝先生文集》徐积诗话

    清商《白纻舞》的审美流变探究

    姚梓靖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纻舞》作为"清商乐舞"中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舞形式,其审美历程深刻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文章通过对《白纻舞》在魏晋时期的兴起、南北朝时期的鼎盛、隋唐时期的衰落这三个关键发展阶段的观察与探索,发现《白纻舞》的风格从最初淳朴雅致逐渐演变为轻艳浮华,最终趋于奢华,这一转变过程与当时门阀士族的心态变化及审美取向紧密相连.当代两部《白纻舞》作品在艺术重构上充分运用了"蒙太奇"的编创手法及多重空间的叙事结构,更精准地传递了人物及剧情的深层信息,也侧面展示了其审美的流变,及时代的审美追求与精神风貌.

    《白纻舞》清商乐舞门阀士族:审美流变

    钢琴作品《涛声》的音乐语言与审美价值

    曾颖张伟清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涛声》是中国当代优秀钢琴代表作品之一,其音乐的内容颂扬了鉴真和尚为了崇高的信仰所表现出的坚定意志和坚韧不拔的事迹和精神.文章从《涛声》的创作背景、艺术理念、曲式结构、创作手法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其艺术价值,梳理出《涛声》在"物"与"情""意境"与"意象""虚"与"实"等方面的多元的审美价值.可见其所显示的中国钢琴音乐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涛声音乐语言文化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及其与"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关联研究

    尹婷婷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育已由介绍世界转向展示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在高等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探讨跨文化能力对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影响,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校学生垮文化的学习能力、影响因素,及其与"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在对待跨文化的态度和问题意识较好,但跨文化知识和交际策略方面较为薄弱;影响因素包括文化课程学习、跨文化经历和与不同文化人士的交流频次.回归分析显示,跨文化能力显著促进了中国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因此,高校应合理改进课程设计并增加学生跨文化交流机会.

    跨文化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大学生

    沧浪亭"廊"的空间序列研究

    吴德政叶佳琪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苏州园林中的沧浪亭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分析其内在结构.利用Depthmap软件建立精确的数据模型,研究园内廊道的空间布局序列;揭示园林序列与空间参数之间的联系,呈现苏州园林廊空间的序列模式.通过对沧浪亭各廊空间的量化分析,发现其空间序列富有韵律,变化有序.量化结果显示,该空间序列可概括为"起始—发展—巩固—迭兴—再巩固—结束"的递进过程.

    沧浪亭廊空间空间序列苏州园林

    山水画虚实观审美在电商美工设计中的应用

    张西霜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水画中的虚实观审美意识在电商平台美工设计中具有应用价值.为了将传统艺术理念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提升电商美工设计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文章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将虚实观融入电商设计的理念,以重塑品牌形象、优化用户体验.研究表明,虚实观引入电商美工设计能够夯实其理论基础,还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因此,虚实观的审美理念在电商平台设计中的应用是可行的,且具有广泛的市场认可度,对提升电商平台的整体美学效果和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山水画虚实观审美意识美工设计

    乡村振兴视野下亳州二夹弦的时代价值及发展路径

    杨松涛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亳州二夹弦的艺术特色、时代价值以及在传承、创新和保护方面的需求.研究发现,发展亳州二夹弦艺术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又能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然而,它也面临着新兴媒体冲击、传承保护和创新受限等困境.加强传承保护、推动其创新发展,持续地重视人才培养是推动亳州二夹弦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的发展路径.此举有利于为乡村文化振兴和文化传承提供持久的动力.

    乡村振兴乡村文化亳州二夹弦

    元宇宙视域下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研究——以三国曹操为例

    蒋心一江静张炜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元宇宙技术的兴起,虚拟现实技术逐渐应用到文化传播与保护中.为通过多种数字技术手段,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新路径,文章以三国时期的曹操文化遗产为例,构建了基于元宇宙的数字化传播框架.研究采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三维动画技术,实现数字化展示,并评估了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元宇宙技术在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不仅为历史教育和文化旅游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还展现了其在文化传承中的巨大潜力.通过元宇宙技术,曹操这一历史人物得以以更加立体和生动的方式展示,其文化遗产得到了更为有效地保护和传承.

    元宇宙曹操文化遗产数字化

    实践性知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周鹏生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拓宽思路,挖掘实践性知识的作用.文章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层面来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实践性知识是复合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的作用,在于奠定教育成效的实质基础,推动理论性知识应用于现实;工具性作用表现在能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使个体将其中的内容和方法迁移到不同的场域;资源性价值表现在实践性知识是为人们提供支撑和保障的力量和源泉.因此,要铸牢地基,夯实实践性知识;认真提炼,拓展实践性知识的工具性作用;专注反思,努力发挥实践性知识的资源性作用.

    实践性知识中华民族共同体五个认同

    "空巢"不失"乐":代际经济支持对农村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张赛赛李宝礼钱新悦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2015-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OLS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代际经济支持对农村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代际经济支持显著改善了农村空巢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子女对老年人"向上"经济支持的作用更为显著;社交活动参与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机制作用;经济支持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农村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向上"经济支持对男性和中高龄组老人健康的促进作用更大,"向下"经济支持仅对女性和低龄组老人的心理健康表现出显著正向效应.

    代际经济支持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健康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