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章
华章

吕钦文

旬刊

1009-5489

jlhuazhang@163.com

0431-85320552,81182781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7520

华章/Journal Huazhang
查看更多>>坚持理论创新,繁荣社会科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小城之恋》的情爱书写特征

    边笑弘
    8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城之恋》是王安忆八十年代作品“三恋”系列中的一部,小说讲述了文革时期一个封闭的小城里一对男女主人公的性爱纠葛,本文主要对小说中的情爱描写特征及其作家的创作背景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王安忆主人公形象性爱心理描写

    文革时期文学翻译中的“反意识形态”

    秦晓梅
    8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化、生活、艺术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致使当时正发展着的翻译理论于实践活动都停滞不前。在此期间,公开出版的外国文学译作几乎为零,很多翻译著作对该时期的翻译事业或避而不谈,或一笔带过。虽然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讲,文革时期的译作在中国翻译史上所占的比重很小,但这一个特殊时期的文学翻译却呈现出去多以往任何时期都不具备的特殊性。翻译活动是人类的一项最基本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必然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本文着重探讨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以文革期间的外国文学翻译为个案研究,把翻译至置于具体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背景之中。

    文革时期意识形态影响研究

    重生与蝶变--论新时期体育科教片的发展历程

    潘虹燕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体育科教片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在新世纪之后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独立的科影厂转变为影视合流的局面。本文从新时期体育科教片的发展变化出发,探讨体育科教片在不同时代的不同特点,以及在影片背后所呈现的社会风貌。

    新时期体育科教片影视合流

    试论美国文学的美国梦

    曲丹
    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梦是美国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在不同阶段具有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本文基于美国梦的成因,初步探讨了美国文学中不同历史阶段美国梦的实现、扭曲、幻灭及解构,对于研究美国文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美国文学美国梦社会现实

    个性化电子版面设计的艺术价值

    王彬
    9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版面是信息的承载体,除可凭借信息本身吸引读者外,个性化的电子版面设计能更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本文对当前流行的个性化电子版面设计进行了简单介绍,在设计形式、艺术手法及特色等方面对其艺术价值进行了简要分析,总结归纳了优势与局限,并对个性化版面设计在我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对其今后的发展有所启示。

    个性化电子版面设计艺术价值

    解读多模态隐喻在禁烟公益广告中的认知建构

    郭漫莉
    93-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和媒体的发展促使对于隐喻的研究突破了“单模态”走向“多模态”。现代公益广告设计在声音、文字、图像、色彩等媒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其中所蕴含的隐喻也非常值得深入挖掘和探讨。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结合禁烟公益广告的语类特点,参照Charles Forceville对视觉隐喻的分类,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禁烟公益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现象,并揭示禁烟公益广告如何达到预期的宣传和劝谏目的。

    多模态隐喻禁烟公益广告认知建构

    现代汉语小句补语句中补语小句主语探析

    姜健
    95-95,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前人对现代汉语小句补语句中补语小句主语研究的基础上,对补语小句主语的成分及历史特点做出系统论述。

    补语小句主语成分历史特点

    历时和共时角度对语言模因的研究

    郑红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新的语用理论的模因论,在复制传播过程中,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文章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模因复制传播进行探讨与研究。

    历时共时语言模因研究

    小说《金色笔记》译本翻译策略探讨

    杜艳娇
    98-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色笔记》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斯·莱辛的代表作,描绘了20世纪50年代女性的生存状况,当代女性的多重自我以令人惊异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展现。作品以其奇特的网状结构,传统与非传统叙事的结合,多维非线性的情节安排,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述策略。本文针对其译本的翻译策略加以探讨。

    多丽斯·莱辛《金色笔记》翻译策略

    论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的流变

    谢艳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爱玲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其作品的种类也比较广泛,有小说、有散文、也有电影剧本和文学论著等。其中以小说最为著名,其主要的代表性小说有《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等。在她的众多作品中,以女性为角度的作品很多,受到张爱玲所生长的那个时期的特点影响,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是旧时代的上海女性的真实写照,而她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的表露基本上都经历了崭露头角、迅速崛起、整体深入以及默然消逝这四个流变过程。为了探究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具体流变过程,本文首先对张爱玲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再对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的发展和消亡进行剖析,比较不同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张爱玲女性意识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