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彭程甸

双月刊

2095-1361

hnczxb@vip.163.com

0731-88811395

410205

湖南长沙岳麓区枫林二路139号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原名《财苑》,创刊于1985年,198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2000年改为双月刊,大16开本;刊号是CN 43-1278/F,ISSN 1009-4148。本刊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2002年荣获湖南省高等学校文科学报二等奖。本刊秉持“立足湖南财经专科高等学校,面向全国财经理论界,发表校内外教师、专家、学者撰写的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新意、理论联系实际的财经类学术论文”的办刊宗旨,辟有经济法学、区域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证券市场、会计审计、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研究等栏目,截至2006年8月,已出版22卷102期,发表校内外专家、学者撰写的财经学术论文2300多篇,在全国财经理论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健康冲击、风险态度与商业保险配置

    张宗军米涌溪
    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2013-2019 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四期数据,采用Logit和Ols模型实证分析家庭健康冲击对商业保险的影响,并重点考察风险态度在其中的作用机制与实现条件.结果表明:居民遭受健康冲击将显著增加商业保险消费,遭受健康冲击程度越大,商业保险支出就越多,且风险态度在二者关系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收入、地区、户口的家庭在遭受健康冲击后对商业保险的态度也不同,对低收入水平、东部地区及城镇家庭影响会更大.据此,建议保险业开发多样化的产品来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保障需求并拓宽保险产品的责任范围;此外,政府可以利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公共管理政策来提高保障水平.

    健康冲击风险态度保险配置双向固定效应

    绿色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实证检验

    邝嫦娥易进
    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2-2021 年长江中游城市群 28 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边固定效应模型和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探究绿色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创新对提升城市经济韧性有促进作用,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发现,绿色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和门槛效应,即对于规模小的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更显著;当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时,绿色创新对该地区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减小.据此,建议增强绿色创新长期投入,制定差异化政策,探索协同效应,提升创新门槛,以充分发挥其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正面效应.

    绿色创新城市经济韧性异质性门槛效应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分析的上市公司碳排放效应研究

    伍中信刘思菡
    2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战略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企业绿色发展转型,提高碳减排能有效提升企业价值,形成内部驱动力.基于2010-2021 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检验上市公司碳排放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碳排放与企业价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碳排放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其他行业.基于这一结论,企业应树立低碳环保意识,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加大绿色研发投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绿色发展转型,有效降低碳排放量,持续提升公司价值.

    碳排放"双碳"战略企业价值随机森林模型

    连锁股东交叉持股、社会责任履行与上市公司审计质量

    罗栋梁朱俊颖
    3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连锁股东交叉持股在企业间建立起了股东关系网络,这种企业间的关系网络对企业审计质量的影响值得研究.以我国 2010-2020 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东关系网络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探究社会责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发现:股东关系网络和审计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股东关系网络会通过影响社会责任履行,进而影响审计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意愿和披露方式的差异都会影响股东关系网络和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相关结论丰富了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拓展了公司治理研究的视野.

    连锁股东股东关系网络审计质量社会责任

    环境司法改革会影响重污染企业风险水平吗?——基于环保法庭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彭皓
    5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03-2022 年沪深A股上市重污染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环境司法改革对重污染企业风险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司法改革显著提升了重污染企业风险水平.相较于其他企业,环境司法改革对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及竞争压力较大的重污染企业的风险影响更明显.机制分析发现,环境司法改革显著增加了重污染企业的融资成本(包括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风险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司法改革还会倒逼重污染企业进行环保投资,环境司法改革显著提升了重污染企业的环保投资水平.

    环境司法改革重污染企业企业风险融资成本

    资本要素市场分割、金融脆弱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互动关系

    李程韩明月张馨戈魏仝飞...
    6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资本要素市场分割、金融脆弱性和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发现资本要素市场分割指数呈现波动中下降的趋势,金融脆弱性呈现波动中上升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使用VAR模型研究三者的关系,研究表明:资本要素市场分割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负向影响,并提高了金融脆弱性;金融脆弱性对资本要素市场分割具有非线性作用,高质量发展降低了资本要素市场分割;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脆弱性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由此,结论反映出,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促进要素市场统一建设,并将金融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资本要素市场分割金融脆弱性经济高质量发展VAR模型

    基于扎根理论的产业链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模型及演化研究

    朱思文卢艳卢锋华周丰祺...
    7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链安全、可控是制造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链主企业是产业链的牛鼻子,发挥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引领作用是产业链安全可控的关键.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选取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两个工程机械企业作为链主企业研究样本,从生态视角探讨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模型及演化规律,研究发现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包括内外两部分力量:技术引导力、市场引导力、整合协同力、文化融合力组成内部力量;环境支持力是外部力量.这五力构成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五力模型.伴随链主企业生态由"物种进化"向"种群进化""群落进化""网络进化"演化,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经历了"内生型""外生型""兼生型""共生型"几种范式.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相互关联,主导不同的生态功能,即消化系统功能、循环系统功能、内分泌系统功能、保障系统功能.通过构建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模型,在数字技术背景下探索其演化规律,为培育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提供有益借鉴.

    链主企业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五力模型扎根理论

    贫困的脆弱性:回顾与展望——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蒋护纹段宜嘉
    8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贫困的脆弱性被认为是贫困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视角,基于中国知网 2023 年前贫困脆弱性的主题文献和COOC10.07 统计分析功能,利用文献研究法和关键词聚类法对其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目前学界基于贫困脆弱性视角重点就其定义、影响因素和测度方法等研究议题展开了多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具体而言,影响因素方面主要聚焦于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健康因素及风险冲击、社会因素、环境因素、连片特困区易地扶贫搬迁户等5 个方面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测度方法方面主要基于风险暴露测度贫困脆弱性(VER)、低预期效用测度贫困脆弱性(VEU)、预期贫困测度贫困脆弱性(VEP)等 3 种方法.研究发现,未来可在家庭人口学新视角、城乡并重的研究场域、消费与休闲等研究维度、如何形成不同测度方法间相对统一的比较标准、研究主体的内生动力等5 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贫困的脆弱性测度方法影响因素文献计量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之源探析

    吴传毅
    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和合思维、天下情怀、责任担当.新民主主义革命炼就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自强品格、斗争精神、统战本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拓宽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世界眼光、思维空间、有效方法.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论诉讼调解反悔权的观念纠偏与制度重构

    奉鑫庭刘林林
    109-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民事诉讼调解过程中,反悔权是当事人都享有的一项救济性权利.赋予诉讼调解当事人反悔权的目的,是确保调解的自愿性,具有正当性.但不受任何限制的调解反悔权会导致反悔权的异化,既不利于调解制度的精细化建构,也不利于调解实践取得实际成效.现有的规制路径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调解反悔权的绝对化问题.应当对绝对主义的调解自治观加以扬弃,改采相对主义的调解自治观,并在制度上将无限的反悔权修改为有限的反悔权.

    调解自治绝对主义相对主义反悔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