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林业科技
湖南林业科技

李昌珠

双月刊

1003-5710

hnlykj@263.net

0731-85578712 85311232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658号

湖南林业科技/Journal Hunan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湖南林业科技》创刊于1974年,是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兼备的综合性林业科技期刊。旨在通过最新科技成果信息的汇集与传播,促进科技兴林和林业产业化。本刊读者对象为林业科研人员、林业基层工作者、大中专院校师生等。报道内容主要有:林木良种繁育、育林技术、森林生态、森林保护、非木材林产品、园林绿化、林产工业、林业经济问题、国内外林业最新信息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综述性论文、实用技术、产品市场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沙城市绿地森林与草地土壤呼吸及温度敏感性变化特征

    李淼邓正苗谢永宏李有志...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绿地在减缓城市碳排放和温室效应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土壤呼吸是城市绿地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决定着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强弱.以湖南省长沙市远大城园区内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1月-2022年12月对土壤呼吸速率及土壤环境进行监测,并结合2022年发生的极端干旱事件,分析城市绿地森林与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对极端干旱的响应.结果表明: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速率总体呈现出夏秋季(231.98、239.33 mg·m-2·h-1)>冬春季(179.28、91.15 mg·m-2·h-1)(以 C计);极端干旱下土壤呼吸变化显著,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更加明显;年尺度下,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量分别为681.55、564.66 g·m-2·a-1(以C计);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系数(Q10值)的范围分别为0.81~1.06、1.19~1.80,草地生态系统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更敏感,在极端干旱气候条件下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土壤碳流失.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绿地建设和城市"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绿地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极端干旱长沙市

    基于道路缓冲区分析的崖壁植物多样性研究

    张国珍谭鑫羽张婧严恩萍...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陵源区是张家界独特的崖壁地貌所在地,该地区生长的植物具有耐贫瘠、抗逆性强的特点,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道路对崖壁植物多样性的影响,首先利用无人机获取崖壁植物的近景影像,并通过ArcGIS10.7软件提取遥感影像中的道路元素,然后根据研究区道路分布情况建立不同距离梯度的缓冲区,采用α多样性指数表示研究区的植物多样性,分析不同缓冲区的植物变化以及各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研究区共有54科142属276种取样物种,其中绝对优势种为乌冈栎、巴山松与满山红,在全部样本中占比分别为13.37%、11.18%和9.52%;灌木类植物更显优势,占比达到56.65%.(2)各缓冲区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表现为灌木类>乔木类>藤本类>草本类,道路对乔木类植物的影响较大.(3)灌木类植物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H')与乔木类植物的Pielou均匀度指数(J'),乔木类植物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H')与灌木类植物的Pielou均匀度指数(J')呈极显著负相关.藤本类植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G)与灌木类、乔木类植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G)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各类植物在群落中存在不同的竞争和共生关系.研究表明,道路缓冲区对崖壁植物的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这为进一步保护和管理崖壁植物资源提供了重要参考.

    无人机遥感崖壁植物植物多样性道路缓冲区武陵源区

    杉木无性系生长和干形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多性状指数选择

    陆艳王旭军粟俊榕张春艳...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掌握植物重要性状变异情况对遗传资源保护及再利用有重要意义.为选择出适于湖南省杉木高效栽培的新种质资源,比较分析了湖南省会同县广坪国有林场的60个18年生杉木无性系的生长性状(胸径、树高、材积、冠幅)和干形性状(枝下高、冠长、冠长率、高径比、冠高比和胸高形数)等林木特征因子,并采用多性状指数函数对无性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0个杉木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冠幅、枝下高、冠长、冠长率、高径比、冠高比和胸高形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6.5 m、26.80 cm、0.504 2 m3、5.78 m、2.15 m、14.35 m、0.87、62.23、0.185 4、0.508 2,生长和干形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受较强的遗传控制,且生长性状、干形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表型和遗传相关性;以10%入选率为目标,通过等权值的多性状指数方程I2选择出排名前6的无性系分别为26、31、1110、35、1108、1204;通过强调生长的多性状指数方程I6选择出排名前6的无性系分别为26、31、1110、35、1204、27;通过强调干形的多性状指数方程I10选择出排名前6的无性系分别为26、1110、31、1108、2、1204.无性系26、31、1110和1204可作为入选的生长、干形兼优的杉木优良无性系在生产中大力推广.

    杉木无性系性状表型遗传变异多性状选择指数

    杉木林下套种不同阔叶树种的耐荫性比较

    刘振华孙良李光强林峰...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青冈、赤皮青冈、木荷和闽楠等4种阔叶树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在杉木林下及苗圃地中的生长指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这4种阔叶树的耐荫能力.结果表明:林下套种时,4种阔叶树的树高和地径生长均受到抑制;青冈、木荷和闽楠的地径在林下和苗圃地之间具有显著差异,青冈、木荷的株高在林下和苗圃地之间具有极显著差异.林下4种阔叶树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均高于苗圃地中的;林下4种阔叶树的PS Ⅱ实际光化学效率(Qy)较苗圃地中的均有所下降.林下套种时,4种阔叶树的初始荧光(Fo)大小排序为赤皮青冈的<青冈的<闽楠的<木荷的,最大荧光(Fm)和可变荧光(Fv)均表现为闽楠的<赤皮青冈的<青冈的<木荷的;4种阔叶树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弱光胁迫,其中闽楠受胁迫最为严重;PS 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 Ⅱ潜在活性(Fv/Fo)与苗圃地中的相比均下降,均为闽楠的<青冈的<木荷的<赤皮青冈的.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4种阔叶树耐荫能力大小依次为赤皮青冈的>木荷的>青冈的>闽楠的.研究结果为杉木林下套种阔叶树种的选择及光环境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阔叶树杉木林下套种耐荫性

    湖南省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点及周末、节假日效应探析

    张敏赵正萍颜学武邬颖...
    33-3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研究湖南省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点和周末、节假日效应,掌握火灾的分布规律,对科学管理野外火源、预防森林火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2016-2020年森林火灾次数总体呈下降趋势,92.74%的森林火灾发生于每年9月至次年4月,2/3以上的森林火灾发生在2-4月,2月森林火灾发生频率最高;永州市森林火灾发生最多,郴州市、益阳市次之,发生频率相对较低的是常德市、娄底市和长沙市;核密度值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益阳市、永州市、郴州市等7市,核密度值最高的区域在益阳市中部,常德市、长沙市大部分地区处于最低核密度值区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娄底市等11市州存在周末效应;清明节、春节、植树节和国庆节期间及前后节假日效应明显.

    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点周末效应节假日效应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衡阳市科技创新与油茶产业发展研究

    肖芳曦孟亚萍朱捷李艳...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衡阳市为研究背景,在科技创新与油茶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灰色关联模型测算耦合协调度D值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对优化油茶产业结构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将耦合协调度D值作为母序列,将两个系统耦合发展一、二级指标D值作为特征序列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与各因素间的灰色关联度和优劣次序.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1年,一、二级影响因素指标灰色关联度普遍处于0.6以上,与系统耦合有较强的关联程度.7个一级影响因素整体灰色关联度大于0.5,平均灰色关联度达0.735;根据灰色关联度,可将一级影响因素划分为3个等级,其中产业文化、产业规模是驱动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产业效益和产业发展是制约因素.25个二级影响因素平均灰色关联度为0.779;根据灰色关联度,可将二级影响因素划分为2个等级,其中茶油总产量和R&D活动经费支出灰色关联度最高,是油茶产业发展的最主要驱动影响因素;油茶企业注册资本年均增速、新产品销售收入、油茶企业数量年均增速和茶油总产值灰色关联度最弱、影响力最小,是制约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衡阳市科技创新油茶产业发展灰色关联度

    不同种源女贞子药用有效成分比较

    易剑彭翠英王旭军潘军球...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女贞子红景天苷、特女贞苷等药用有效成分在种源水平上的遗传变异规律及地理变异规律,以湖南芷江、湖南新宁、四川峨眉山、云南昭阳、云南晋宁等5个种源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种源女贞子药用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女贞子红景天苷、特女贞苷、木犀草苷、齐墩果酸等4种药用有效成分含量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女贞子红景天苷、特女贞苷、木犀草苷、齐墩果酸的含量在种源水平上能稳定遗传,且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比较小;4种药用有效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以红景天苷、特女贞苷、木犀草苷和齐墩果酸含量为指标,不同种源女贞子药用有效成分含量的综合隶属度排序依次为湖南芷江、云南晋宁、云南昭阳、湖南新宁、四川峨眉山,湖南芷江种源在药用有效成分含量上具有优良表现.

    女贞女贞子种源药用有效成分遗传率隶属函数法

    菁香桃对紫色土的适应性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尹艳玲胡蔚刘治勇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紫色土地区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紫色土,笔者对不同立地类型紫色土开展了菁香桃适应性栽培试验以及不同底肥、保水措施对紫色土立地菁香桃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菁香桃在土层较厚的紫色砂岩土上生长最好,在土层较厚的紫色页岩土上生长较好,在土层厚度<50 cm的立地不宜种植;选择土层厚度>80 cm的紫色砂岩土,辅以"硫酸铵+有机肥"作为底肥,并采取滴灌保水技术处理,可使3年生菁香桃平均树高达2.4 m,平均地径达4.2 cm,平均冠幅达4.0 m,鲜果产量达9 879 kg·hm-2,均分别比对照增加30%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菁香桃对紫色土立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且搭配底肥施放及保水措施能较好地生长,可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在紫色土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本研究为湖南省紫色土生态修复及菁香桃种植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菁香桃紫色土适应性栽培技术

    不同施肥配比对紫薇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王湘莹黄兰清王晓明乔中全...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紫精灵'紫薇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施肥配比对紫薇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影响的试验研究,旨在为探明施肥促进紫薇生长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紫精灵'紫薇2年生苗为研究材料,采用氮、磷、钾3因素4水平的"3414"施肥试验设计,测定不同处理的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氮、磷、钾施肥显著提高了紫薇叶片IAA、GA3、ZR含量和(IAA+GA3+ZR)含量/ABA含量比值,比不施肥处理T1(N0P0K0)分别提高了26.35%~146.51%、10.82%~104.74%、27.26%~247.80%、72.03%~456.73%,T6(N2P2K2)处理的IAA 和 ZR 含量最高,T3(N1P2K2)处理的GA3 含量和(IAA+GA3+ZR)含量/ABA含量比值最大;施肥显著降低了叶片ABA含量,比不施肥处理T1降低了18.36%~57.17%,T3处理的ABA含量最低.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紫薇叶片IAA、GA3、ZR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ABA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氮肥对紫薇叶片IAA、GA3、ZR含量的影响最大,磷肥对叶片ABA含量、(IAA+GA3+ZR)含量/ABA含量比值的影响最大.氮、磷、钾施肥可影响叶片内源激素的含量而调控紫薇的生长.

    紫薇施肥内源激素

    棕榈对废弃矿区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适应特征研究

    陈瑞李贵吴敏刘振华...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调查锑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分析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来源,探究棕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能力.选取冷水江市锑矿废弃地棕榈林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8年及2021年采集棕榈根、干、棕、叶及土壤样品,通过测定Pb、Cd、Sb及As 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棕榈各器官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及修复潜力.结果显示:(1)2018年及2021年研究区内土壤中Sb、As、Pb、Cd含量均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及湖南土壤背景值.(2)棕榈各器官对重金属富集能力表现为:对Pb、Sb及As的富集能力为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而对Cd的富集能力为地上部分小于地下部分.棕榈根能有效转移Pb、Sb及As至地上部分,对Cd的转移能力较弱.(3)棕榈棕对Sb及棕榈根对Cd表现出良好的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棕榈林能有效富集锑矿区废弃地土壤中Sb及Cd.

    重金属棕榈富集能力修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