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外英语(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外英语(下)
海外英语(下)

杨小红

月刊

1009-5039

0551-3490391

230071

安徽合肥市政务区翡翠路1118号10楼

海外英语(下)/Journal Overseas English
查看更多>>《海外英语》(下旬 中考)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是一本初中生双语有声杂志。内容贴近《英语课程标准》,选材广泛,全面覆盖考点,同步配合复习。它集时尚、实用、趣味与知识性于一体,其目的在于激发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开阔视野,认识世界,顺利通过升学以及各种初级水平考试。 本刊为月刊,每月下旬出版。主要栏目包括:时文阅读、阅读训练营、美味英文、海外风景、文化博览、语法攻关、词汇加油站、洋腔洋调、策略点拨、中考题苑、快乐驿站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桂西南高中英语在线学习力培养策略研究

    杨阿九黄静思陆惠媛杨懿展...
    195-197,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桂西南高中英语在线学习力展开调研。研究结果表明,桂西南地区高中英语在线学习力总体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学习驱动力较高于其余的四个维度,而学习转化力最低,学习顺应力次之。据此,针对桂西南地区高中英语在线学习现状,从学校与教师层面出发,提出开发优质课程,拓展网络学习资源,加强学校与家长的共同监督,提高教师在线教学技能,增强课程内容趣味性,善用教学平台功能加强师生互动等培养策略。

    高中英语在线学习力培养策略

    中学生英语阅读语篇结构意识与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袁艳琼
    198-199,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将围绕语篇以及语篇结构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语篇结构意识的有效对策,以此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完成知识的内化,帮助学生为以后英语知识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在提升学习英语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起到强化其英语素养的作用。

    中学生英语阅读逻辑思维能力语篇结构意识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在线英语口语教学实践探究

    谢萌赵华鲁玉簪
    200-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在线英语口语教学具有便捷性和多元性特点,学生可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在线英语口语学习,以此来提升自身英语能力。教师可通过在线口语教学的不同阶段了解学生的口语学习适应性、口语水平等,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记录与评估。以高中在线口语教学实践为切入点,借鉴英语国际通用口语测试(CYLE、IELTS)标准,围绕新课标所要求的高中英语课程纲领与高中口语特点,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检测并制定出相关实践方案。此外,还可结合学生的总体英语成绩、口语测试的可信度与有效性对实践方案进行前瞻性预估。

    新课标高中英语在线口语教学国际化

    小学英语教学中审美的缺失与渗透

    程琳程岭
    203-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了知识传授浅薄,培养能力单薄,文化浸润淡薄,活动设计"俗薄"等现象,造成了学生审美意识欠缺,审美能力空缺,审美兴趣疏缺等审美缺失问题。而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蕴含所有学科皆有的语言美、情境美、教师美等,而且具有英语学科独有的韵律美、形式美、文化美。鉴此,需要教师挖掘英语教学中的美,并将其渗透入教学中:通过课前深度挖掘教材价值,课内提供师生角色互动,课外创设学生自我实现平台,课后完善教学审美评价等策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审美回归小学英语教学活动。

    英语教学审美缺失审美渗透核心素养

    后殖民生态批评视域下《毒木圣经》解读

    黄婷婷
    206-208,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芭芭拉·金索沃的代表作《毒木圣经》涉及广泛,内容丰富,小说呈现了长期受到西方殖民主义侵略和霸权主义干涉的非洲遭受的种种非生态正义。文章主要从后殖民生态批评视域对其解读,揭露西方殖民者和霸权主义者的罪恶,分析处于边缘地位群体的抗争,进而探讨作者通过文本建构所透漏出的对于长期以来的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意识形态的挑战和解构。

    《毒木圣经》后殖民生态批评非洲自然女性

    《押沙龙,押沙龙!》的"异托邦"式改写

    平非凡刘杰
    209-210,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其创作受基督教影响颇深。他在自己的作品《押沙龙,押沙龙!》中,巧妙地化用了《旧约》中的《撒母耳记》以建构人物与情节。然而,目前仍很少有学者从空间哲学的角度对福克纳的改写进行分析。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他的演讲《另类空间》中系统阐述了"异托邦"概念及其特征,而后被广泛运用于现当代文学批评中。该文以"异托邦"概念为出发点,从"空间并置""异时性"与"开关系统"三个方面分析了福克纳改写过程中的"异托邦"特征。

    美国文学威廉·福克纳《押沙龙,押沙龙!》异托邦改写

    英语影视赏析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王孟夏
    21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探索英语影视赏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旨在引导当代大学生明确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增强文化自信,奋发图强,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影视欣赏

    杰伊·盖茨比的双重原型:济慈与哈克贝利·芬

    吴优
    214-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菲茨杰拉德最精彩的一部巨著,其中杰伊·盖茨比的形象已经成了一个具有原型意义的象征。但值得注意的是,盖茨比本身也不是无中生有的创造。盖茨比作为小说的叙述者尼克·卡拉韦口中的"柏拉图主义者",其身上具有双重原型及其特征。首先,菲茨杰拉德对约翰·济慈的热爱使得盖茨比这个充满激情的追爱者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拥有类似经历的作者自身和济慈的影子。其次,盖茨比作为菲茨杰拉德本身美国精神的体现,带有着从沃尔特·惠特曼和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身上发展而来的"美国性"。这让身为美国亚当的哈克贝利·芬对盖茨比的形象来说具有一根同源的原型意义。

    了不起的盖茨比原型济慈哈克贝利芬

    电影《相助》中黑人女性的反抗意识觉醒

    杨颖
    216-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相助》改编自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瑟琳·斯托科特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密西西比州杰克森镇,一群饱受白人家庭欺侮与黑人男性压迫的黑人女性的故事。在双重摧残之下,黑人女性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反抗意识。该文通过对电影中三位黑人女性角色艾比琳、米妮和康斯坦丁鲜明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揭示三种不同的反抗方法和反抗历程。

    《相助》黑人女性反抗意识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城南旧事》英译本分析

    李梦钰王晓利
    218-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南旧事》是一部中国当代小说,作者是林海音。小说以儿童视角介绍了主人公英子的故事,语言充满了浓厚的文化色彩。社会符号学对翻译来说具有很大的实际指导意义。该文以社会符号学为翻译理论基础,对《城南旧事》中方言、修辞以及文化负载词等的翻译进行解读,分析出《城南旧事》中案例的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的传达方式有所不同。经《城南旧事》中英文语言的比较与分析,该文得出以下结论:翻译指称意义时不应该只关注到字面意义的层面,还应该考虑到原文的语言环境。该文从三个层面探讨言内意义的传达。翻译言内意义时,需注意一些修辞手法的应用,如顶真,回环,比喻,夸张,对偶。在传达语用意义时,应考虑到它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

    社会符号学《城南旧事》文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