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外英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外英语
海外英语

杨辉(副主编)

月刊

1009-5039

hwsy@overszaen.com

0551-65690811

230041

安徽合肥市濉溪路95号双岗投递站006#信箱

海外英语/Journal Overseas English
查看更多>>《海外英语》杂志创办与2000年,隶属于安徽出版集团/安徽科学出版社。该刊是一本综合性的外语类期刊,内容涉及语言学、外语教育、翻译学、文学文化研究、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邹梦苏
    1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学习活动观是一种组织和实施英语教学的理念和方式,但在实际阅读教学实践中经常难以落实。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论述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以及其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研究发现: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既能促进教师的教,也能促进学生的学。

    英语学习活动观初中英语英语阅读教学

    《宣叙》中记忆偏差的伦理分析

    曾文君陈尧
    194-196,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托妮·莫里森发表的唯一一篇短篇小说,《宣叙》中有三个记忆偏差引发读者思考,即罗伯塔三次对同一事件记忆的不同叙述、特怀拉缺失的记忆和两人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记忆。本文从集体记忆理论和伦理角度出发,得出造成记忆偏差的原因为:罗伯塔被动又主动地重建记忆、特怀拉无意又有意地遗忘记忆和群体导向与个人选择。

    《宣叙》托妮·莫里森集体记忆莫里斯·哈布瓦赫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磨盘》中的女性空间叙事

    陈文玉
    197-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国内外文献,中外学者忽略了从空间视角研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第三部小说《磨盘》。基于此,文章借助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理论,阐释小说中的主人公罗莎蒙德——一位年轻未婚学术型单身母亲,对其空间运动轨迹进行考察,试图指出小说把个人、心理与社会空间叙事有机地联结,折射出循环运动的空间叙事特征。小说的空间叙事犹如简·奥斯汀在狭小的空间范围中叙事,叙事轨迹呈循环运动:"家——大英博物馆/医院/酒吧/茶室/药店——家"。作品通过个人、心理与社会空间的有机叙事呈现罗莎蒙德颠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传统女性形象、解构传统道德伦理;有女权意识的同时又兼具传统母亲的特质,对孩子关怀备至,从而重构传统,呈现一种循环运动,展现德拉布尔巧妙的叙事技巧与出色的叙事艺术。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磨盘》女性空间叙事循环运动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女性意识分析

    冯莉
    202-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简·奥斯汀的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为基础,通过对主角伊丽莎白·班内特的女性意识的分析,深入探讨了19世纪英国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塑造与发展。分析了伊丽莎白在小说中的外貌、性格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她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她对婚姻观念和自主性的态度,以及教育与知识对女性地位的重要性。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社会地位的描绘,以及伊丽莎白在小说中对社会期望的反抗,呈现了当时英国社会中存在的傲慢与偏见以及女性地位逐渐演变的复杂场景。

    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班内特女性意识社会期望教育与知识

    社会生态学视阈下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和岩岩
    205-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维多利亚时代工业化浪潮席卷英国,乔治·艾略特静观社会变化,并在文学创作中融入关切和思考。《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展现了乡村田园生活与新兴工业文明之间的矛盾,氤氲着艾略特对过往的眷恋之情。文章从社会生态学视角切入,从生态环境破坏、人际关系失调和个体迷失自我之维展开论述,呼吁人们重拾爱与责任,走向自我回归之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今天,重新审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对于二者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社会生态学《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乔治·艾略特和谐共生回归

    空间叙事学视域下《弥尔顿》的空间形式

    黄远翔
    208-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威廉·布莱克的《弥尔顿》是一首难以接受单一文学批评的长诗。宇宙学研究关注于布莱克奇妙的时空观念,为空间维度的拓展提供了思路。诗人利用微观物体展示宏观空间,通过时间与空间身份的对调将"一瞬"变成了延长感知的空间,布莱克的诗艺在空间形式上得到了升华。

    威廉·布莱克空间叙事《弥尔顿》空间形式

    心灵自由的实现——《故园风雨后》中弗莱特家族对自由的追求

    施雨
    212-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故园风雨后》(Brideshead Revisited)是英国作家伊夫林·沃写于1945年的家族历史小说。书中描述了出身平民的查尔斯·赖德见证贵族密友塞巴斯蒂安·弗莱特的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沃在一部家族的兴衰史中展现了向往自由的弗莱特家族因贵族和教徒的双重身份而被束缚的生活境况。家族中的每个成员都以各自的方式试图摆脱家族掌门人马奇梅因夫人以宗教为名的病态控制以获得自由,但形式上的短暂逃脱并不能实现心灵的自由状态。文章将聚焦于弗莱特家族逃离束缚的表现形式,解读他们最终是否摆脱了过去的阴影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故园风雨后》《旧地重游》伊夫林·沃自由宗教信仰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视角下《悠悠岁月》中主人公成长历程研究

    王慧敏
    216-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怀伦理学作为女性主义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关涉的重点从未离开过女性。在时代发展下越来越多的学者想要建立一个具有普遍价值的道德体系以此来解决社会上存在的普遍女性问题。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安妮·埃尔诺的代表作《悠悠岁月》以无人称自传的写作方式描述了其在六十多年间的战争时代变迁下从一个孩童到老年的成长历程。书中记录了安妮·埃尔诺真实的心路历程和人生体验,为人类提供了新时代女性成长史的一个缩影。文章基于关怀伦理学视角,试图理解和总结安妮·埃尔诺的三步成长历程以及分析影响安妮·埃尔诺伦理关怀的因素使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这个具有女性价值的道德理论。

    关怀伦理女性主义道德伦理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游戏场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探析——以高职英语"酒店类型"游戏为例

    郭云云
    219-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游戏场景,再根据游戏场景的需求匹配合适的编程软件,从而设计出可以和学生产生互动的教育游戏,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带来新的体验。游戏场景在混合教学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课前导入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度;在课中通过计时竞赛的形式,提高课堂活跃度、使学生获得"心流"体验;在课后作为巩固练习,完成情景再现,将所学新知转化为长时记忆。

    教育游戏游戏场景编程软件混合式教学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高职英语深度学习探究

    胡慧苹
    22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可以促进教学方式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个性的深度学习评价方式转变。本文以高职英语课程为例,从时代背景、学情分析、教学策略、实施过程、教学反思来探究深度学习的效果。实践表明,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变革,落实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改变了传统教学流程,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了学生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满足了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求。

    网络学习空间深度学习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