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angHe S&T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论黄河碑刻与黄河文化

    赵长海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碑刻遍布全国各地,其中嵩山汉三阙记载鲧、禹父子治水铭刻可谓黄河碑刻现存最早的系列实物。黄河碑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形制各异,历代金石学著作对黄河碑刻多有载录,惜亡佚甚多。左慧元编《黄河金石录》著录有200余通黄河碑刻,是黄河碑刻研究奠基之作。黄河碑刻是自古以来黄河留存最重要的文物,是古圣先贤和历代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文物、文献及艺术价值。黄河文化孕育和促进了黄河碑刻的产生和发展,黄河碑刻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丰富了黄河文化,黄河碑刻是黄河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黄河碑刻黄河文化金石学

    豫剧:中原文化的瑰宝

    牛玉乾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原文化以博大的公正亲和、包容融合胸怀和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根、主干、主脉。戏曲艺术是中原文化发生、发展和成熟而结出的硕果,豫剧更是涵盖中原文化内涵精髓的瑰宝。河南开封是豫剧艺术的发生根源地。数百年来,豫剧以优秀的剧目、优美的旋律和包容的情怀,伴随着中原人口的迁徙,把中原文化撒遍中华大地,为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了卓越贡献。

    开封豫剧天兴班樊粹庭常香玉

    文化基因解码与地域文化的传承弘扬策略——基于河南地域文化基因的探讨

    刘涛叶光林
    16-2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基因是一个拟化的概念,是以人为承载形成的社会与物质的生成体,是文化信息传递的主要物质。文化基因具有传递、融合、突变等特征,是文化元素的抽象、意向和隐喻表达。按照地域文化基因的特点及属性,可以划分为地域基因、融合基因,以及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把握和厘清地域文化,需要通过直译解码、拼合解码、转译解码、意向解码等方式,解码地域文化基因,提取特色文化元素,嵌入现代社会、城市和经济发展体系,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新范式,助力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

    文化基因解码方法地域文化

    政府购买民办教育服务的经济机会与经济风险

    毛明明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办教育机构作为我国优质教育服务的重要补充,是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活动中的主要承接主体。教育经济制度变革、教育经济结构调整、国家教育经费持续投入和家庭教育消费结构变化为政府购买民办教育服务带来了经济机会,但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地方教育财政投入不足、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和教育投资结构不平衡等经济风险,无疑又会阻滞政府购买民办教育服务活动的顺利推进。

    政府购买民办教育机构民办教育服务经济机会经济风险

    上市民办高教集团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

    黎红艳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以后,部分民办高教集团趁着政策利好机会在香港上市,上市融资是民办高教集团旗下高校筹措资金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由于高教行业的特殊性,民办高教集团上市以后面临着既要保持公益性又要实现利润的双重压力,能否提高集团的盈利能力是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上市民办高教集团的盈利能力主要受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建议从多元化构建业绩增长点和打造利润屏障两个路径提升盈利能力。

    上市民办高教集团盈利能力利润屏障

    论马克思对"人的解放"思想的早期探索及当代启示——基于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分析

    王紫如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展现了马克思从哲学视角正式开启对"人的解放"道路的独到探讨。在《导言》中,马克思通过对宗教、德国现状、黑格尔法哲学的三重批判引出了"人的解放"这一思想,并从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生活出发,指明了实现"人的解放"的指导思想、领导力量和实践原则。尽管《导言》问世至今已过去一个半世纪,但其中蕴含的"人的解放"思想仍具有强大解释力和重要指导意义。如今,中国迈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实现人的现代化是其最终落脚点,必须用好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这一理论武器,推动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中国化时代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类解放伟大事业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人的解放《<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当代启示

    "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哲学探析

    杨延杰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旨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更加深刻融合。在社会主义500年的"大历史观"中,在东西方文化哲学平等交融过程中,在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向度转换过程中,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视域中,"两个结合"都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指向,为全球治理困境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努力贡献东方智慧和"中国方案",助推科学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模式。"两个结合"的提出是一个历史生成过程,它既有理论生产的实践基础,又有理论创新的现实呼唤,充分体现我们党的重大认识判断在迈向真理过程中的价值合目的性和理论自洽性,对于东西方文化哲学的正向融合具有开创性意义。

    "两个结合"主体性向度大历史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河南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的路径研究

    蒋睿李珊珊
    53-5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具有发展速度快、辐射范围广、影响程度深等特点。河南省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当前,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拥有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的良好基础,但面临数字经济产业质量不优、科技创新支撑不够、"头雁"企业数量不多、数字产业集群协同性不高等问题。因此,应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助力数字经济升级突破;强化"阶梯式"企业培育,实现数字产业雁阵效应;优化生态环境,推动数字经济提质增效。

    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河南省

    郑州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基本态势、突出问题及着力点

    刘晓慧喻晓雯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郑州如何提能级、强创新、迈高端、拓赛道、增优势,在应对城市产业竞争中提质进位,在带动全省产业升级中引领赋能,是现代化河南建设中的重要议题。近年来,郑州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加快布局先进制造业,制造业发展呈现五个"加"的特点。以郑州与四大工业强省省会城市、中部六省和中西部省会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等多个坐标体系进行对标,郑州发展先进制造业还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综合研判,郑州先进制造业发展处在"点上项目突破、沿链加速聚合、产业生态蓄势"的新起点上,即已经培育形成了一批先进制造业单点突破项目,正在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价值链前中后端加速聚合,但是产业链价值链整体竞争力仍然偏弱,产业生态体系构建还处在蓄势阶段。借鉴杭州、西安、成都、武汉、合肥、长沙等城市经验,遵循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基本取向,郑州需要从六大方面着力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力争纳入国家战略布局,全力提升产业功能层级,聚焦优势、打造地标名片,千方百计对接先进地区,完善载体、拓展发展空间,搭建平台、集聚要素资源。

    先进制造业高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郑州市

    论刑法修正案(八)第四十七条之再完善

    蒲方合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法修正案(八)第四十七条所指的罪名需进一步分解,其罪状表述需进一步规范。非法占有型采矿罪的刑罚设置需更好地适应抢劫矿产罪、抢夺矿产罪、盗采矿产罪之社会危害性。刑法修正案(八)第四十七条所指的罪名可分解为抢劫矿产罪、抢夺矿产罪、盗采矿产罪,进一步规范刑法修正案(八)第四十七条的罪状表述,准确把握抢劫矿产罪、抢夺矿产罪、盗采矿产罪的犯罪构成。在犯罪客观方面,正确理解情节严重的内涵。为了更好地与抢劫矿产罪、抢夺矿产罪、盗采矿产罪之社会危害性相适应,进一步调整刑法修正案(八)第四十七条设定的刑罚。

    非法占有型采矿罪非法采矿罪犯罪构成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