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通报(印刷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通报(印刷版)
化学通报(印刷版)

万立骏

月刊

0441-3776

hxtb@iccas.ac.cn

010-62554183

100190

北京2709信箱

化学通报(印刷版)/Journal Chemistry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报是中国化学会、中科院化学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大专以上化学化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反映国内外化学及交叉学科的进展,介绍新的知识和技术,报道最新科技成果为报道宗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主要栏目:进展评述、知识介绍、研究快报、获奖介绍、化学史、信息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亲性光引发剂草酸4.甲氧基苯硫单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贾敬琪贾伟孙芳
    338-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4-甲氧基苯硫酚和草酰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两亲性光引发剂草酸4-甲氧基苯硫单酯(MO-TEA),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子顺磁共振波谱、热重分析及实时红外光谱等手段探究了 MO-TEA的光吸收性能、光降解机理、水中溶解性、热稳定性以及引发光聚合的能力.结果表明.MO-TEA在300nm以上波长的摩尔消光系数虽然较低,但在405nm LED光源照射下能够发生硫酯键的断裂,生成硫自由基和酰基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除此之外,MO-TEA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热稳定性,可高效地引发油性单体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与水性单体聚乙二醇400二丙烯酸酯(PEG(400)DA)聚合,最终双键转化率可达80%以上,在LED光聚合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光引发剂LED光聚合两亲性硫酯

    铪掺杂对锆钛酸钡钙陶瓷电学性能的调控

    唐志兰周弘毅王世超龚跃球...
    344-348,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 B 位 Hf 掺杂的 Ba0.95Ca0.05Zr0.05Ti0.95-xHfx(BCZ0.05T(0.95-x)-xH)(x=0、0.02、0.04、0.06和0.08)陶瓷.研究B位同时含有Hf、Zr、Ti三种元素时,铪掺杂对锆钛酸钡钙陶瓷相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学性能的调控.XRD测试结果表明,Hf4+融入晶格,造成晶格膨胀,但形成单一钙钛矿结构.BCZ0.05T(0.95-x)-xH(x=0、0.02)陶瓷中存在明显的四方相与正交相共存的多晶型相转变(PPT),但正交相逐渐转变为主晶相;BCZ0.05 T0.91-0.04H陶瓷中,四方相进一步减少,三方相却逐渐增加;当x继续增大到0.06及其以上时,该体系只存在正交相和三方相结构.SEM测试发现,随着Hf的掺杂量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剩余极化值随Hf掺杂量的增加先增大再减小,在x为0.02时取得最大值(Pr=6.38μC/cm2),Hf掺杂显著降低矫顽场(Ec).压电测试结果表明,BCZ0.05 T0.91-0.04H陶瓷具有最大压电系数(d33=259 pC/N).

    锆钛酸钡钙多晶型相转变Hf掺杂无铅压电陶瓷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裴秀陈洪卓李亚明罗刚...
    349-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茜素红(Alizarin Red S)具有毒性高、结构复杂以及化学需氧量(COD)大的特点,是水中难处理的污染物之一.本文采用三醛基间苯三酚和溴化乙锭作为构筑单元,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一种二维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材料TpEB-COF,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谱等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将制备的TpEB-COF作为固体吸附剂应用对水中茜素红的吸附,考察了吸附时间和pH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TpEB-COF对于茜素红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效率为82.8%,最大吸附量为828mg/g.本研究可为COFs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提供参考,拓展了离子型COFs材料的应用范围.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茜素红吸附污水处理

    一种用于检测气态甲醛的新型荧光探针

    莫清林彭帅何文斌章伟伟...
    35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VOC),当其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如刺激眼和鼻黏膜、引起咽喉疼痛、咳嗽和气喘等.长期接触甲醛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为此,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荧光探针4-肼基-1,8-萘基-1,2-苯并咪唑(TF),其肼基团与甲醛的羰基部分缩合形成腙的反应可以引起体系荧光强度的变化进而实现甲醛的检测.此外,为了直接检测气态的甲醛,利用TF制备了荧光试纸,探究其在甲醛定性检测中的应用,同时还探究了一种简易监测装置用于室内甲醛的定量测量.

    甲醛荧光探针试纸

    基于纳米银的比色阵列传感器的构建及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

    潘泓硕徐嘉谊陈信允姜靓...
    361-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蛋白质的快速高效检测和鉴定在医学诊断、不同疾病的治疗和蛋白质组学中具有巨大的前景.目前的检测手段大多存在一些问题,如操作繁琐、效率低等,因此开发一个理想的蛋白质检测方法尤为重要.以纳米银(AgNPs)为传感元件的阵列传感器在蛋白质检测方面具有操作便捷、准确率高、可视化等优点.本文合成两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AgNPs:黄色球形和蓝色三角形,以此构建一个简单的比色阵列传感器,用于蛋白质的区分检测.该传感器可以准确地识别和区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准确率为100%.在成功识别出不同类型的蛋白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估了该阵列传感器应用于区分正常和变性蛋白质的能力,准确率为96.0%.此外,该阵列传感器对于未知样本的识别也具有高的准确率.

    纳米银比色阵列传感器蛋白质检测

    硫键:从概念形成到实际应用

    蒋志武袁振东王菲菲
    367-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期含硫键物质的合成和硫键结构的发现为硫键概念形成奠定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硫族原子亲电性和亲核性的探索使人们对硫键的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促使了硫键概念的形成.此后,化学家分别于2002年和2010年开发了硫键超分子自组装和阴离子识别功能,并开始重视硫键在固体和溶液中的应用.随着对新型分子间作用力关注度的提高,硫键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应用也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硫键硫键的应用σ-空穴次级键分子间作用力

    唐敖庆先生在量子化学研修班上的授课风采——深切缅怀唐敖庆先生仙逝十五周年

    李楠李前树
    374-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缅怀我国著名科学家、卓越教育家和出色的科教事业领导者唐敖庆院士的丰功伟绩特别是教育和教学方面的杰出贡献基础上,重点追忆了唐先生在1978年10月到1980年1月的全国量子化学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研修班上讲授量子力学和量子化学课程的风采,以及创造出基础知识和个人状况浑然有别的二百多名学员都感到能听懂唐先生讲课内容并多有收获而没有半途退学者的奇迹,成为国内高校教学的一个经典.进而初步从课程内容处理、教学方法、讲课风格和讲课技巧等方面探索了唐先生授课的风范,以期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唐敖庆教育授课量子化学

    《化学通报》"纪念创刊90周年"专栏征稿和中国化学会《化学通报》优秀论文奖与优秀编审奖评审启事

    《化学通报》编辑部
    378页

    百年前的回望与启示——192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弗里茨·普雷格尔的科研奇迹

    陈彪朱玥玮黄晓雪王燕...
    379-383,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弗里茨·普雷格尔因创立了有机物质的微量定量分析法而获得1923年诺贝尔化学奖,在获奖百年之际,本文回顾了他的相关研究背景和科研历程,并概述了微量定量分析技术的诞生情况.普雷格尔的成功体现了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坚实基础、站立巨人肩膀上的继承创新、合作研究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其经历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如何建立新时代理想研究生师生关系的思考.

    弗里茨·普雷格尔有机物质微量定量分析1923年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