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西学院学报
河西学院学报

何茂活

双月刊

1672-0520

journal@hxu.edu.cn

0936-8282418

734000

甘肃省张掖市北环路87号

河西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exi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突出学术性、地方性为重点,立足河西走廓,为地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平台,成为千里河西走廊学术交流主阵地,成为河西走廊学人研究河西的信息服务中心,成为反映河西走廊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和人文生活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康县长坝镇运动康养小镇建设

    袁筱平卢辉朱琳王晓玲...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康县长坝镇是我国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之一,也是"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会址,是甘肃境内的康养富集地,具有丰富的文旅康养内涵.文章主要利用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当前运动休闲小镇建设基本政策和培育经验认为:康县长坝镇运动康养特色小镇建设,应该以"健康"为主题,辐射康县全域美丽乡村游为抓手,依托花桥旅游景区和青龙山冰雪运动基地,打造绿色山水户外运动品牌,将康县长坝镇建设成为集"运动康养、文化旅游、健身休闲、田园旅居、康复疗养、户外露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宜养、宜旅、宜居"康养小镇,为地方经济及体育、文旅、康养等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康县长坝镇运动康养特色小镇建设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安全挑战与应对策略

    徐有芳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转型,这一转型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数据安全问题.文章深入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安全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强化数据访问控制、采用先进的数据保护技术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安全挑战,确保教育数据的安全与隐私.

    教育数字化转型数据安全应对策略隐私保护

    甘肃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耦合协调分析

    王玉珍王彤宋国靖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构建了包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水平、数字创新力三个维度的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熵值法对甘肃省2013~2021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近年来,发展指数呈缓步上升趋势,其中产业数字化发展速度最为明显.经耦合协调分析发现,甘肃省六个一级指标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同时,其耦合协调性也由极度失调发展为优质协调.基于以上分析,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数字化创新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甘肃省数字经济优化对策,从而促进甘肃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熵值法耦合协调分析

    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现代流通效率的影响研究

    邢炜陈军
    98-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畅通现代流通体系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环节,以数字经济赋能现代流通业是提升流通效率、推动双循环的关键一步.基于2012~2021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利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现代流通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提升了我国现代流通效率,且提升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消费结构优化间接提升我国现代流通效率,且数字经济对现代流通效率的提高存在单门槛效应.研究结论为加强我国中西部地区数字化建设、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发挥数字经济发展潜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升流通效率,建设高水平的现代流通业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经济现代流通效率消费结构门槛效应

    一致性建构原则下的教学设计——以微生物布鲁氏菌属为例

    王小莲李辉映何娟娟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时代下,知识的获取已经很便捷,医学教育从体系、内容、方式都迫切需要变革,如何守正创新是目前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布鲁氏菌属为例,在"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和一致性建构原则下从学习目标、教学习活动到学习测评进行了课程设计,使这三要素保持一致.通过多学科知识整合、基础与临床融合和沉浸式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尽早进入医生角色.

    一致性建构设计案例

    "互联网+"视域下拓宽高校课程思政育人建设的实施路径

    史千云何如春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发展上的瓶颈,尤其是高校存在部分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淡薄、教学手段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重视不够等问题.为此,高校必须加大课程思政建设改革力度,树立"大思政课"育人理念,创新思政育人方法,强化"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推广应用,不断探索课程思政育人新路径.

    "互联网+"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多元化评价实施调查研究——以护理本科专业为例

    马竞竞杜发强何培宇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多元化评价体系,提高护理专业自学考试教育质量.方法:文献研究甘肃省自学考试发展历史;调研省内自学考试主管部门——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及开展自学考试教育项目的兰州大学、甘肃医学院等高校,访谈相关工作人员;设计问卷调查10家医院494名医护人员、15名教师及251名自考生;构建以技能考核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结果:自学考试多元化评价可提高考生综合能力,67.73%的自考生和80%的教师支持增加实践技能考核,技能考核需占30%,采用专业核心课程闭卷考试+实践技能考核的评价模式.结论:多元化评价可提高自学考试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推广完善.

    自学考试多元化评价护理专业实践技能考核

    利用生态研学基地开展自然教育新模式探索——以张掖湿地博物馆为例

    杨芙晖梁雅琼王钰婷尚薇...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教育是近年来国内兴起的一种新型少年儿童教育形式,目前尚处于探索性发展阶段.湿地博物馆作为大众了解自然的窗口,在自然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湿地博物馆如何开展自然教育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张掖湿地博物馆为例,就发挥生态研学基地优势,开展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以本土湿地为主题课程、以实地体验为主要方式、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总体目标的一系列湿地自然教育活动,探索自然教育的新模式.学员们通过观察湿地自然要素、自然环境、自然现象,加深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识,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达到传播湿地知识、践行生态文明、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积极作用,对区域内自然教育的开展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张掖生态研学基地自然教育湿地生态保护

    河西学院荣获"智慧校园——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

    封2页

    《河西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