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纤与纺织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纤与纺织技术
化纤与纺织技术

薛孝川

季刊

1672-500X

gdcfi8@163.com

020-84445577

510245

广州市江南大道中232号华海大厦B座28楼

化纤与纺织技术/Journal Chemical Fiber & Textile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以促进学术和信息交流,为科研与生产服务为宗旨,主要报道国内外化学纤维、纺织、印染、服装、非织造布等行业的科研成果、生产实践、技术革新、设备改造、经营管理、行业发展动向等方面的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媒体时代下白族扎染图案的创新分析

    田梅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扎染艺术历史悠久。为了使白族扎染图案符合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的艺术审美标准,增强扎染在现代化社会的艺术个性与竞争力,文章以云南大理白族扎染为研究对象,从扎染图案的种类出发,结合图案设计的规律,阐述单独图案、角隅图案、连续图案、边缘图案四种构成形式。最后提出从观察与分析、纹样的解构、图案的重构,对白族扎染图案进行创新思考,立足现代图形设计理念对扎染图案的现代化转化,形成年轻态的扎染文化。

    白族扎染图案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转化扎染文化

    基于"三教"改革的"五育融七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民族服饰创新设计课程为例

    刘媛李洁
    18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育融七环"课堂教学模式,即以"五育"育德思想与创新教学模式为建设思路,将创新育人、美学育人、劳动育人、匠心育人、文化育人"五育"精神与服装专业课程教学环节融合的实践研究。文章通过围绕"五育"在民族服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实践研究,探索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点的育人实践,为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改革、课程育人提供思路,为民族服装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三教"改革"五育"精神民族服装创新设计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探讨

    杨珝
    192-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教育意义,为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深入挖掘服饰中的礼仪、道德、审美等思政元素,能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同时,这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因此,文章积极探索服饰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深入挖掘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为思政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更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出更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课程思政融入校企共建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以现代棉纺技术课程为例

    惠晶王建平
    195-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校企共建的现代棉纺技术课程为例,以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为样本,介绍了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共建课程中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变化,开展校企共建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新模式实践,深入研究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归纳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的育人成效,总结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的特色与创新之处,旨在为课程思政的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现代学徒制课程思政现代棉纺技术课程

    ESP背景下外贸服装英语教学现状与改革分析

    冷岩
    198-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探讨ESP概念的界定以及ESP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ESP背景下外贸纺织服装英语的教学现状,即专业英语语言能力在教学体系中的空缺,英语语用能力在授课模式中的缺失,国际场景下口语交际能力的失语,专业师资团队的匮乏。提出以市场为导向的ESP教学建议,旨在为泉州地区外贸纺织服装行业创新人才培养及发展提供参考。

    服装英语ESP外贸人才培养

    新时代传统服饰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甄海娟
    20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冲击,文章结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了深入挖掘传统服饰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建立长效机制等策略和建议。这些建议旨在促进传统服饰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道德素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传统服饰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信

    广西瑶族服饰文化在中职服装美术设计教学中的传承研究

    黄宁
    204-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瑶族服饰文化因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至今仍能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在中职院校的服装美术设计教学中,民族元素的认识和运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促进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文章基于中职服装美术设计教学现状和瑶族服饰文化的应用价值,详细论述了广西瑶族服饰文化在服装美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措施。研究表明,学校和教师重视民族传统元素与现代思想设计知识的有机结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作能力。

    服装设计广西瑶族服饰文化教学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汉服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路径研究

    董亚军
    207-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服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汉服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具有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生理解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作用。然而,汉服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存在部分教师对汉服文化缺乏足够认识等问题。因此,文章从汉服文化的概念及文化内涵出发,对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新媒体环境下汉服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路径,即高校教师应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开展教学,围绕新媒体提升对汉服文化的重视程度、借助新媒体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发挥新媒体优势挖掘多元汉服文化元素,旨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汉服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媒体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机织学教学中的建设与融入

    刘君妹贾立霞陈振宏张霞云...
    210-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课程思政在机织学教学中的建设与融入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机织学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对机织学课程思政的元素进行挖掘与梳理,形成系列思政模块,并将课程内容体系按照专业知识传授模块、思政融合模块进行重组,形成对标目标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案。最后采用案例式、"互联网+"和随机渗透的教学手段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旨在达成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课程思政机织学纺织工程教学方法

    中职服装美术设计教学案例探索

    柳丽蓉
    213-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要求不断提升,在追求服装舒适性的同时,也将服装的美观性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在此情况下,中职服装美术设计教学工作在进行时应革新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积极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了解新时代的市场需求,提高服装设计的时尚性。基于此,文章针对中职服装美术设计的教学情况,结合相应的教学案例进行探索,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中职服装美术设计: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