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洋测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洋测绘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
海洋测绘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

欧阳永忠

双月刊

1671-3044

hych2002@163.com

022-84685080,84685068

300061

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40号

海洋测绘/Journal Hydrographic Surveying and Chart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主办的技术科技期刊,面向全国测绘和相关行业的读者与作者。1981年创刊,2001年公开发行。双月刊,正文84页,单月25日出版,现自办发行。本刊全面反映我国海洋测绘学术技术研究成果和国外海洋测绘科技动态;努力推动海洋测绘科技信息传播与交流,促进本专业科学技术发展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热情为广大测绘工作者、读者与作者服务。 报道范围以海洋测绘为主,主要包括: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技术,图形图像处理和数据库技术,海洋大地测量、海洋工程测量、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岸地形测量,海图制图,江河湖泊测绘,测绘仪器装备,海岸与海底地貌研究,海洋水文与气象观测以及航海导航等。本刊主要反映上述领域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前沿课题的研究成果,工程技术的重要进展,新产品开发动态,以及有推广应用价值的作业方法和经验交流。 2008年6月,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批准收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编号:E651-2008 。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海洋测绘》论文综述

    张瑞瑞申家双吴国栋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海洋测绘》刊载的论文为数据源,综合分析了2023 年基金支持、发文机构分布,以及近3 年发表论文的主题分布等情况,重点提炼和总结了海洋大地测量与导航、海道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图制图等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现状,简要介绍了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存在的差距.最后,揭示作者如何借鉴和吸收已有成果基础,进而提出新理论、新方法,实现新应用的过程,旨在为广大海洋测绘科技工作者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海洋测绘海洋大地测量与导航海道测量摄影测量与海洋遥感海图制图

    《海洋测绘》连续14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8页

    一种自适应的机载激光测深波形插值方法

    夏晖赵兴磊周丰年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ALB波形时间分辨率,可以采用不同的插值方法对ALB波形进行插值,然而,不合理的插值方法会引起波形信号的过拟合和欠拟合,且由于测深波形的复杂性,难以找到一种普适于所有ALB波形的插值方法.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波形插值方法来提高ALB波形的时间分辨率.首先,对逐脉冲的ALB海面回波峰值序列进行低通滤波,得到低通滤波后,去除高频噪声影响的峰值序列.然后,比较不同插值方法得到的新波形峰值与低通滤波后峰值的差值,为每个波形自适应地选择最佳插值方法.采用Optech CZMIL系统实测波形数据验证了该方法有效性和正确性,与其他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的RMSE和MAE分别降低了 1.76%和 4.01%,能够提高ALB波形时间分辨率,削弱波形插值引起的过拟合和欠拟合问题.

    机载激光测深绿激光波形时间分辨率波形插值自适应

    基于分潮合成原理的时变时差水位改正方法研究

    陈傲琦暴景阳
    14-1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水位改正精度,基于多分潮合成的综合潮高表示原理计算站间瞬时潮时差,探究站间潮时差变化的周期性规律.研究了时差偏差对水位内插精度的影响,细致分析了潮位内插误差与内插点位置、内插时刻的潮高相位,以及水位内插时段对应的潮汐特征状态的依赖性.总结出如下规律:线性传播条件下,从空间位置上,精度最弱点在控制区域的中间部分;从时间尺度上,精度最弱点处于小潮期间,且在每个潮汐周期的最快涨落潮(即过零)时刻;虽然小潮期间的短周期调整作用明显强于大潮期间,但大潮期间水位改正误差更大.利用实测水位数据开展了天文变时差与统计变时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时变时差方法在水位改正精度改善方面的有效性.

    水位改正时变时差分潮合成精度评估潮汐状态

    基于改进Yolov4轻量化水面船只目标检测

    卢艺储开斌张继冯成涛...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面船只目标检测计算量大、检测帧率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个改进Yolov4 的网络轻量化算法.首先,提出DWG模块,利用该模块和Ghost卷积构成Yolov4 新主干,降低网络模型的大小.其次,在颈部网络前添加SE注意力机制,并将颈部网络简化为FPN结构,提高检测帧率.最后,引入Mish函数替换原网络的激活函数,并利用Focal Loss对损失函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相比原算法,参数量缩减 93.2%,计算量减少 95.1%,检测速率提升 3.2 倍,能够实现水面船只的实时检测.

    船只目标检测轻量化网络Yolov4算法Ghost卷积实时检测

    南极和北极水深模型数据来源分析和对比

    胡兴猛范雕裴宪勇杜斌...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极地作为我国战略发展新疆域,分析掌握其水下地形特征和水下地形数据资料类别成分对于更好地了解、探索、利用极地具有明显现实和潜在意义.依托IBCSO V2.0 和IBCAO V4.2 模型定量分析了南北极区域水下地形总体数字特征、不同纬度带、不同经度带水下地形变化特点,研究比较了极地区域不同类型水下地形数据贡献程度差异和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南极水域总体水深明显深于北极水域,而两极水域水下地形起伏剧烈程度大体相当.随着纬度增加,南极水域水深总体逐渐加深,而北极水域水深总体逐渐变浅.北极水下地形模型主要来源为插值算法获取水深数据、声学水深测量数据和融合直接测量水深建模数据,总体贡献占比达 97.80%.相比北极水域,南极水域水下地形数据加入了数量庞大的重力预测水下地形数据,约占南极水域水下地形数据总量的四分之一.

    海洋测绘南极水域北极水域水下地形IBCAOV4.2模型IBCSOV2.0模型

    硬式扫床触底自动检测方法研究及监测系统设计

    张俊锋查文富王爱学段春先...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硬式扫床是一种传统扫海测量技术,当前作业过程仍较为粗放,扫床杆下放深度确定、扫床架摆动状态监测、浅点触碰判断等关键过程仍以人工方式进行,难以保证扫床作业的规范性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因此,结合作业中扫架摆动特点,重点研究了硬式扫床浅点触碰自动检测方法并开展了系统设计,通过扫架摆动数据的短时频谱分析及动态滤波、浅点触碰阶跃异常的检测、浅点触碰峰突异常的检测以及多尺度综合判断等技术,可实现硬式扫床浅点触底事件的准确判断.基于自研软、硬件系统采集的样本数据开展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3 倍标准差判断方法,浅点触底事件判断方法准确性大大提高,对提高硬式扫床作业效率、科学性和规范性具有重要意义.

    航道整治水下碍航物硬式扫床清礁检测浅点检测

    时序InSAR技术在南通港地面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李寒冰罗海滨吴星乐王盼...
    35-3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克服传统时序InSAR技术中干涉图获取需要较多计算资源和时间成本问题,利用HyP3 SAR数据在线服务系统获取哨兵-1 号时序干涉图,采用时序InSAR技术对获取干涉图进行分析,得到了 2022 年 3 月 9 日至 2022 年 8 月 24 日间南通港地面形变速率和时序形变.与同期水准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平均均方根误差为8.10 mm,证明了InSAR监测结果的可靠.InSAR监测结果显示,南通港由于纳泥、填海和地下水开采导致局地发生形变,但整体地表形变较小,不影响港口正常运行.

    地面形变监测SAR数据在线服务时序InSAR哨兵-1号南通港

    集成SSA与LSTM的海平面变化预测研究

    张寒赵健刘仁强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平面变化具有非平稳性、非线性以及多时间尺度等特性,对未来海平面变化进行准确预测较为困难,为此提出一种集成SSA与LSTM的组合预测模型,利用AVISO提供的1993-2020 年的格网化海平面高度异常SLA数据,对全球海平面变化进行了短期预测分析.首先利用SSA分解提取原始SLA序列的长期趋势、周期项和残差等子序列,降低原始序列的复杂度,然后对各子序列分别构建LSTM模型进行预测,最后将子序列预测值重构得到最终预测结果.经与LSTM直接预测、SSA-ARIMA组合模型等方法对比,SSA-LSTM组合模型预测效果更为理想.基于SSA-LSTM组合模型对 2021-2025 年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时间段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约为 3.96 mm/a.

    海平面高度异常奇异谱分析长短期记忆网络时间序列短期预测

    基于浅剖声纳的海底浅地层声学空白带探测

    李正元李邵波贺惠忠陈婷婷...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基于浅地层剖面仪(浅剖)数据的声学空白带探测方法缺失,人工探测提取费时费力且依赖于人工经验.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两种声学空白带探测方法,分别适用于浅层、深层空白带探测.首先基于浅层声学空白带导致的下部地层回波能量弱、直方图分布为截尾分布这一特征,给出了基于直方图分布特征的声学空白带探测方法.其次针对深部声学空白带无明显声阻抗差异界面特点,通过层界提取算法先获取地层结构信息,再建立下部地层结构起伏变化函数模型,基于函数极值点判断给出声学空白带位置.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探测精确率均优于 80%、召回率优于 90%,实现了可靠的声学空白带探测.

    声学空白带探测浅地层剖面图像特征提取地层结构提取层界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