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生物质碳点(carbon dots,CDs)作为新型的荧光碳纳米材料,因其具备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低细胞毒性等优点,在荧光成像、环境检测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利用煎煮后的蒲地蓝原材料制备CDs,其市场需求量大导致大量残渣被浪费,且当前将多种中药组合制备成CDs的文章鲜有报道.针对上述问题,以蒲地蓝残渣作为碳源,三乙胺为氮源,采用水热法制备氮掺杂CDs(Nitrogen doped carbon dots,N-CDs).首先,结合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最终确定N-CDs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蒲地蓝药渣1.2 g、反应温度220℃、三乙胺0.4 mL、反应时间8h;其次,将该条件下的N-CDs进行紫外和荧光光谱的检测,N-CDs紫外吸收峰位于268 nm处,最佳激发和发射峰分别位于320 nm和412 nm,量子产率为6.48%;最后,利用红外、XRD、TEM对N-CDs进行形貌分析,结果表明N-CDs属于无定形碳,且表面富含羟基、羰基等官能团,平均粒径为7.08 nm.此外,将N-CDs用于Fe3+检测,N-CDs的荧光猝灭程度与0.2~20 μmol/L的Fe3+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05 98c+0.007 92(R2=0.996 9),检出限为0.31 μmol/L.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选择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