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淮阴工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淮阴工学院学报
淮阴工学院学报

金叶玲

双月刊

1009-7961

xuebao@hyit.edu.cn

0517-3591024

223003

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

淮阴工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VISSIM仿真的城市信号交叉口优化设计

    包天雯周桂良吴鼎新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号交叉口是限制车流消散的主要瓶颈,是导致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主要节点,对其优化设计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针对南京市中央路-湖南路交叉口存在的转弯半径过小、交通流量饱和、路口间距过短等问题,提出渠化车道、增加禁止掉头标志、增加相邻路口右转信号控制、增加相邻路口相位的优化方案,运用韦伯斯特模型计算各相位的信号配时方案,使用VISSIM仿真软件对设计方案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施优化方案后,平均排队长度由12.96 m减少为11.3 m,减少12.81%;车辆平均延误由44.36 s减少到39.48 s,减少11%;平均停车次数由1.15次减少到0.96次,减少16.52%.对南京市中央路-湖南路交叉口提出的优化方案是合理的、有效的,研究结果对方案落地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VISSIM仿真信号交叉口优化方案方案设计

    结合彩色沥青引导的交叉口可变车道优化及控制方法

    詹学娟梁子君李雨琪牛怡然...
    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城市道路交叉口在不同时段的交通流量变化特性,可变车道是提升交叉口通行效率的重要手段.针对交叉口可变车道的优化应用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彩色沥青引导的交叉口可变车道优化及控制方法.首先,基于车道、相位和配时一体化设置原理,提出可变车道优化设置方法,提升可变车道设置及控制的合理性;其次,研究适用于可变车道铺装的彩色沥青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引导设计,提升可变车道应用的有效性;然后,以实际交叉口为例完成可变车道优化设计及控制方案;最后,采用VISSIM仿真软件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交叉口可变车道优化设置彩色沥青引导设计

    河口闸闸门失效模式分析和支铰在线监测研究

    吴维欣杨建贵杨明强王璐...
    17-2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闸是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拦洪、排涝和通航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闸一旦发生故障,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其关键部位的健康状态直接影响了水闸的安全运行,对水闸关键部位实现实时在线监测意义重大.以三汊河河口闸为研究对象,对水闸闸门进行失效模式分析,确定对关键部位支铰进行在线监测.为合理设计支铰的在线监测方案,首先对支铰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对比支铰整体和部分的分析结果,验证该有限元分析的合理性,可以为在线监测提供一定的依据;其次,基于支铰的实际情况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确定支铰在线监测方案,包括监测位置和数据传输等,实现对支铰的在线应力监测.此外,通过数值仿真,说明支铰中各点与最大应力点之间的应力变化呈线性关系,利用线性关系和已知监测点应力信息,可对支铰最大应力点的应力值进行初步估算.提出的在线监测方案可更好地对支铰进行日常健康管理,保障水闸的平稳运行.

    水闸失效模式支铰有限元分析在线监测

    单筒式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计算方法研究

    卢娜王幼民方旭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磁流变减振器具有结构简单、响应时间短、阻尼力大且连续可调等一系列优点,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然而在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力计算及半主动控制理论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一种单筒式磁流变减振器,并提出一种单筒式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计算方法.首先建立了单筒式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模型;其次,建立了单筒式磁流变减振器磁域模型,利用仿真软件得出磁场分布;最后通过实验得出铁心进、出口磁通密度与线圈电流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流道进、出口处的磁通密度与线圈电流成线性变化规律,阻尼力随线圈电流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在不通电流时,阻尼力随铁心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通入电流后,阻尼力受铁心速度的影响很小;阻尼力随铁心与缸筒间隙的变大而明显减小,并且随着间隙的增加,铁心运动速度对阻尼力的影响也减小.

    磁流变液单筒式减振器阻尼力磁场分析

    蒲地蓝药渣氮掺杂碳点制备及对Fe3+检测分析

    吴晨涛于诗源马成欣张婷...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生物质碳点(carbon dots,CDs)作为新型的荧光碳纳米材料,因其具备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低细胞毒性等优点,在荧光成像、环境检测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利用煎煮后的蒲地蓝原材料制备CDs,其市场需求量大导致大量残渣被浪费,且当前将多种中药组合制备成CDs的文章鲜有报道.针对上述问题,以蒲地蓝残渣作为碳源,三乙胺为氮源,采用水热法制备氮掺杂CDs(Nitrogen doped carbon dots,N-CDs).首先,结合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最终确定N-CDs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蒲地蓝药渣1.2 g、反应温度220℃、三乙胺0.4 mL、反应时间8h;其次,将该条件下的N-CDs进行紫外和荧光光谱的检测,N-CDs紫外吸收峰位于268 nm处,最佳激发和发射峰分别位于320 nm和412 nm,量子产率为6.48%;最后,利用红外、XRD、TEM对N-CDs进行形貌分析,结果表明N-CDs属于无定形碳,且表面富含羟基、羰基等官能团,平均粒径为7.08 nm.此外,将N-CDs用于Fe3+检测,N-CDs的荧光猝灭程度与0.2~20 μmol/L的Fe3+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05 98c+0.007 92(R2=0.996 9),检出限为0.31 μmol/L.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选择性好.

    蒲地蓝碳点离子检测荧光猝灭

    可天然降解的聚己内酯基农药缓释微球

    雷萌萌陈舒怡孙玙璠陈静...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农药使用效期短,有效利用率低.为了实现"减施增效"的目标,提出了"农药缓释"的概念.目前市场上的微胶囊农药缓释剂产品,其囊材多为不可天然降解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完成活性成分释放后仍留在环境中,对环境污染严重.针对该问题,以可天然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聚己内酯为载体、高效氯氰菊酯为药物模型,采用O/W溶剂挥发法,制备可天然降解的聚己内酯载高效氯氰菊酯缓释微球,研究溶剂挥发时间、离心速率、药物投放量对微球制备的影响.制得载药微球,载药量最高为49.60%、包封率最高为97.13%.药物缓释的整个过程没有明显的突释,且缓释时间较长,缓释效果明显.用Ritger-Peppas模型分析药物缓释动力学,结果表明该微球释放机理为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扩散的结合.

    聚己内酯高效氯氰菊酯O/W溶剂挥发Ritger-Peppas模型

    外源褪黑素对常温货架期不同品种草莓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申雪陈娇吕伟伟司成伟...
    4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褪黑素(MT)对采后常温货架期不同品种草莓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红颜和章姬2个草莓品种果实为试材,设置300,500,700 μmol·L-1的褪黑素浓度处理草莓,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测定常温货架期草莓果实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褪黑素处理降低了红颜和章姬草莓果实失水率、果肉腐烂率和腐烂指数,延缓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的下降,抑制了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增加了总酚、类黄酮和花青素的含量.总之,在常温贮藏条件下,褪黑素处理可显著提高草莓的耐贮性和贮藏品质.此外,当褪黑素浓度为500和700 μmol·L-1时,能够有效延缓红颜草莓和章姬草莓果实的衰败变质,保鲜效果较佳.

    草莓褪黑素采后生理品质指标

    青稞沙棘面包的研制

    王永奇贾小丽汪琴徐瑞波...
    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稞和沙棘对降血脂、降胆固醇、降血糖具有一定的作用.在面包制作原料中加入青稞粉和沙棘粉,结合面包的硬度、感官评分、比容、咀嚼性、弹性等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青稞沙棘面包中青稞粉、沙棘粉、白砂糖和黄油的添加量,并通过响应面试验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青稞沙棘面包的最佳配方:面包粉260 g、青稞粉25 g、沙棘粉4g、白砂糖43 g、黄油30 g、食用盐2g、酵母3g、鸡蛋和牛奶共160 g.此配方可制作出一款极富西部特色的青稞沙棘面包.

    青稞沙棘面包响应面

    基于Leiden社区划分的节点影响力最大化

    许雪陈伯伦王笑颜李哲...
    60-6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规模急剧增长,迫切需要研究在大规模社会网络环境下影响力最大化问题的高效求解方法.考虑到真实的社会网络往往具有明显的社区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社区划分的影响力最大化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Leiden算法对社区网络按模块度进行划分来降低搜索空间;其次在子社区内使用基于中心性的PageRank改进算法来进行种子节点的选取;最后通过在传染病模型SIR(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 Model,SIR)上对节点的传播影响力进行模拟.通过对3个真实社交网络数据集的实验研究后发现,该算法通过在各社区内寻找影响力节点,不但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而且时间复杂度较低.

    影响力最大化Leiden算法PageRank算法SIR模型

    面向工艺过程的知识可视化研究

    陈清清许德章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制造领域的工艺过程伴随产生大量工艺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工艺信息得到有效利用和及时传输尤为重要.但工艺过程存在实时性差和可视化程度低,导致工艺知识"黑箱"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现实和三维可视化的工艺知识可视化方法.根据工艺信息规则匹配提取工艺过程信息,实现工艺信息数字化表达.采用OPC UA通讯协议,实现作业设备间数据实时传输.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工艺过程知识可视化模型,实现工艺过程虚拟仿真.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可视化操作界面上动态呈现工艺知识,便于操作人员实时监控和管理.实验根据轴承装配实例建立了可视化四维模型,通过可视化轴承装配的工艺过程状态变化逻辑及实时映射的16项关键工艺参数,实现装配过程的工艺知识可视化,解决了工艺过程中信息传输不及时和可视化程度低的问题,验证了提出的工艺知识可视化方法的有效性.

    工艺过程工艺知识虚拟现实三维可视化OPC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