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师范大学

王齐洲

双月刊

1000-1190

inbox@mail.ccnu.edu.cn

027-67868127

430079

武汉市武昌桂子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1995年创刊(原名〈华中师范学院学报〉),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高校学报之一。主要刊登数学、信息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择优刊登国家和省、部级基金项目的研究论文或简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aplace周期图与关联性检验相结合的半监督信号异常检测方法

    卢施岐杨宝莹黄磊
    287-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号异常检测方法具有普遍的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实用价值.该文首先研究Laplace周期图的统计性质,再结合用于关联性检验的有力工具互信息的刀切估计(JMI),对两段信号的Laplace周期图对数比进行统计检验,可判断所检测信号是否具有相同的归一化动态特征.作为一种半监督的异常检测方法,可在已知正常信号标签的情况下,以动态特征检测出未知信号是否异常.统计模拟试验和滚动轴承数据的实例分析显示,该文所提的新方法优于Laplace周期图分别与B样条F检验(B-spline F test)、Ljung-Box Q检验(LBQ)、游程检验(run test)相结合的方法,兼顾了稳健性和较低的犯错概率,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时间序列半监督异常检测Laplace周期图JMI半平稳信号

    具有媒体播报效应的埃博拉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李佳慧王晓静郭松柏梁宇...
    298-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依据埃博拉的传播机制,构建一类具有媒体播报效应及有限医疗资源环境下的SIRDM传染病模型,计算模型的控制再生数,证明了无病平衡点的存在性、全局稳定性以及地方病平衡点的存在唯一性.然后对控制再生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最后进行数值模拟以探究医疗资源及媒体播报对于疾病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加医疗资源和媒体播报量会降低疾病的暴发规模,从而能有效地防控疫情.

    埃博拉(Ebola)控制再生数稳定性敏感性分析数值模拟

    子群的CAPS*p性质对主因子结构的影响

    王鸿志缪龙刘威
    304-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称子群A为群G的CAPS*p-子群,若G的任意pd-主因子H/K满足AH=AK或|A∩H:A∩K|p≤p.该文探究极大子群、二极大子群以及Sylow子群的CAPS*p性质对群的主因子结构的影响,并给出相关的刻画.

    主因子极大子群二极大子群Sylow子群CAPS*p-子群

    一类泛函方程的广义Hyers-Ulam稳定性

    韩玥成立花
    310-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结合差分算子的定义,给出二次、三次和四次泛函方程的统一形式,使得这个新的泛函方程涵括了 Kayal、Tamilvanan和Alkhaldi等人的结论.然后利用经典的直接法和不动点法,研究该泛函方程在Banach空间上的Hyers-Ulam稳定性.最后,应用所得结论,改进与推广了几类已知二次、三次和四次泛函方程的稳定性结果.

    Hyers-Ulam稳定性直接法不动点法Banach空间

    湖北省文化产业效率评价与驱动因素分析——基于DEA方法与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

    孙传明刘涛
    315-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产业效率是衡量地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该文基于2014-2021年湖北省文化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评价全省及各市州的文化产业效率情况,测算这一效率的演进情况,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湖北省文化产业效率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湖北省文化产业效率值呈现规模效率高、纯技术效率低进而导致综合效率不足的局面.从地区分异情况分析,武汉城市圈各城市文化产业效率值较高.从动态演进情况分析,湖北省文化产业效率及其分解效率都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技术进步指数在多数年份都保持正向增长,但对综合效率的促进作用不足.在驱动因素方面,市场需求、科技创新水平、信息化水平对湖北省文化产业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建议加强对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与引导,巩固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支撑作用,促进地区文化产业效率提高.

    湖北省文化产业效率评价驱动因素

    基于GTWR模型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时空异质性分析

    张自豪余斌郭新伟胡梦姗...
    324-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背景下,研究中部地区城市群碳排放时空异质性特征对于促进区域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从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和地均碳排放分析碳排放的时空异质特征;运用GTWR模型探究案例区碳排放之影响因素及其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1)2011-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总量不断增长,但增速趋缓.排放量由98 152.00万t增长至132 226.12万t,增长率由8.23%减缓至4.85%;2)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地均碳排放量总体均呈现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其中环鄱阳湖城市群与前两者差异尤为显著;3)人口总量、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结构、能源消耗强度等因素对地区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作用强度同样呈现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特征.

    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时空异质性GTWR模型

    遥感领域知识引导的自监督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夏旺
    339-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化检测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大多数深度学习模型属于监督方法,需要海量的标准样本,但是样本构建成本过高,而目前非监督变化检测方法的精度较低.针对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遥感领域知识引导的自监督变化检测方法,结合对比损失和Vision Transformer设计了自监督表征学习架构,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将NDVI和NDWI作为遥感领域知识与自监督表征学习的回归误差进行加权融合,以进一步提高变化检测精度.通过在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OSCD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表明,该方法检测结果的F1相较于其他非监督变化检测算法平均提高2.76%以上,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变化检测遥感领域知识自监督学习

    具身视角下旅游者身心健康恢复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

    肖拥军段梦怡郑楚钰
    347-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体验对于改善旅游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这一改善作用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亟需深入研究.基于具身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讨旅游者身体、目的地情境、旅游情感交际多重交互对旅游者心理、生理恢复的协同影响,可以有效揭示旅游者身心健康恢复的复杂生成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者的身心健康恢复在感官体验、身体参与、资源质量、服务质量、同伴交往、自然联结的交互影响下生成,其生成路径可归纳为4种驱动类型:人地交互驱动型、情景交际驱动型、多维联动共驱型、深度浸入驱动型;感官体验和资源质量是身心健康恢复的核心,服务质量对心理恢复较为重要,身体参与对生理恢复更为关键;身心双重健康恢复可通过条件组合同时实现;同伴交往在身心健康恢复中更多发挥辅助作用.研究揭示了旅游情境下游客的身心互动规律对心理、生理恢复的协同影响机制,对于优化旅游目的地恢复性环境建设、提升旅游对国民身心健康的恢复和改善效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具身理论旅游体验身心健康恢复影响因素组态路径

    社会关联下传统村落的簇团空间识别:基于连片保护的视角

    林静芬胡娟唐荣崔家兴...
    359-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积淀和乡村社会的关键组成.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的启动标志着我国传统村落保护范畴从单体走向群体.该文以鄂东地区89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地脉、人脉、文脉三个维度构建社会记忆指标体系,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使用实地调研数据和空间坐标数据度量传统村落社会关联和空间格局,提出传统村落簇团(若干簇团的聚集成为簇群)的概念及识别方法.研究表明:1)传统村落具有丰富的地脉、人脉、文脉社会关联,集聚分布在孝感、武汉、黄冈的北部以及咸宁东部、黄石南部;2)综合考虑传统村落社会关联和空间格局,研究识别出7个簇团、2个簇群;3)根据网络密度,研究将传统村落簇团分为高协同性、中协同性、低协同性三类,并提出分类发展的建议.研究对于识别传统村落簇团与簇群、划定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传统村落社会关联簇团簇群连片保护

    国家公园建设背景下居民旅游参与意愿的形成机制研究——基于SEM与fsQCA的混合分析

    罗湘阳龚箭
    371-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居民是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主体,其参与国家公园旅游发展的意愿扮演着反映政策执行效果的角色,关系到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该研究基于效果层次模型构建底层理论逻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相混合的方法,系统探究国家公园建设背景下居民旅游参与意愿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居民与社区和国家公园间的关系质量是其旅游参与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国家公园信任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2)旅游积极影响感知可直接提升也可通过社区满意度和国家公园信任间接提升居民旅游参与意愿;3)旅游消极影响感知不能直接降低居民旅游参与意愿,但通过负向作用于社区满意度和国家公园信任可间接抑制居民旅游参与意愿.此外,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进一步得出居民高/低旅游参与意愿的组态路径,其中"社区满意型"和"积极感知+国家公园信任型"居民群体拥有较高水平的旅游参与意愿,而"消极感知型"居民群体则具有较低水平的旅游参与意愿.研究结论可为在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精准激励居民群体参与旅游发展提供政策参考,也可为国家公园相关机构制定旅游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社区居民旅游参与意愿国家公园结构方程模型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