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庆市有性行为的青少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检测服务利用与不同特征性行为的关联.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21年1-7月选取重庆市15~24岁青少年,以匿名自填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纳入有性行为的青少年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性行为特征和HIV检测服务利用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2 824名研究对象,既往接受HIV检测服务比例为12.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首次性行为年龄<16岁的青少年相比,首次性行为年龄为16~<20、≥20岁的青少年既往 HIV 检测服务比例较低(OR=0.39,95%CI:0.25~0.61,P<0.001;OR=0.41,95%CI:0.24~0.70,P=0.001);与未通过网络寻找性伴、性伴仅1人、仅发生异性性行为的青少年相比,通过网络寻找性伴(OR=3.43,95%CI:2.43~4.84,P<0.001)、多性伴(2 人:OR=1.64,95%CI:1.19~2.26,P=0.002;≥3 人:OR=1.97,95%CI:1.39~2.81,P<0.001)、仅发生同性性行为(OR=3.39,95%CI:2.00~5.73,P<0.001)的青少年更有可能主动接受HIV检测.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以上关联因素在大学生中均存在,但在职业高中学生(简称职高生)和校外青少年中存在差异.结论 青少年主动接受HIV检测服务与首次性行为年龄、通过网络寻找性伴、拥有多个性伴、同性性行为有关联,要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增强风险意识,促进青少年主动接受HIV检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