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叶冬青

月刊

1674-3679

zhjbkz@126.com

0551-5161171

230032

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安徽医科大学109信箱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sease Control & Preven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发表各类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慢性病防治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婴儿神经行为发育关系的出生队列研究

    王星吴文静林青梅郝元涛...
    497-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on disorders in pregnancy,HDP)与婴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关系.方法 基于佛山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出生队列数据,选取2016-2021年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分娩的孕产妇及其子代17 812对,采用《0岁~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评估婴儿不同月龄的神经行为发育情况.以孕期有HDP暴露史的研究对象为暴露组,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对照组,共纳入1 414对母子对.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HDP与婴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关系.结果 HDP组婴儿在3、6、8、12月龄的总发育商和各能区发育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控制混杂因素后,HDP暴露仍是婴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危险因素,总发育商的β值(95%CI)为-5.72(-6.80~-4.63);HDP与婴儿大运动(β=-5.35,95%CI:-6.86~-3.84,P<0.01)、精细动作(β=-5.64,95%CI:-6.92~-4.35,P<0.01)、适应能力(β=-5.88,95%CI:-7.26~-4.49,P<0.01)、语言(β=-5.80,95%CI:-7.10~-4.50,P<0.01)和社会行为能区发育商(β=-5.91,95%CI:-7.11~-4.72,P<0.01)降低有关.结论 HDP是婴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危险因素,与婴儿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会行为能区发育呈负相关.

    高血压妊娠儿童发育神经发育障碍

    重庆市孕妇与新生儿体内有机磷阻燃剂负荷水平、组成分布和相关性研究

    宋玉周妮娅王晓刚杨惠芳...
    503-509,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重庆市孕妇与新生儿体内有机磷阻燃剂负荷水平、组成分布及其相关性.方法 基于重庆市孕前生殖健康与出生结局队列研究.纳入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健康孕妇-新生儿221对.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清中8种有机磷阻燃剂代谢产物(metabolites of organophosphate flame retardants,mOPFRs)的含量.Spearman 秩相关分析孕妇外周静脉血与新生儿脐带血中8种mOPFRs的相关性.结果 孕妇外周静脉血中总mOPFRs检出率为84.6%,各种mOPFRs单体检出率为12.7%~76.9%;新生儿脐带血中总mOPFRs检出率为93.2%,各mOPFRs单体检出率为1.8%~91.0%.孕妇外周静脉血中的磷酸二邻甲苯酯&磷酸二对甲苯酯、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分别与新生儿脐带血中该单体呈正相关(r=0.29和0.22,均P<0.05).结论 重庆市孕妇外周静脉血及新生儿脐带血中可以检测出多种mOPFRs,并且孕妇与新生儿体内的mOPFRs水平存在相关关系.

    有机磷阻燃剂孕妇新生儿

    青少年遭受传统同伴欺凌与自杀相关心理行为的关联及睡眠质量的调节作用

    叶娟张郁林王少杰李缘...
    510-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青少年遭受传统同伴欺凌与自杀相关心理行为的关联,并探讨青少年睡眠质量在该关联中的作用,为预防青少年自杀相关心理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10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安徽省宣城市、合肥市和淮北市共选取5 724名初中生,采用《Olweus欺凌受害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自杀相关心理行为问卷》进行调查.使用x2检验比较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间青少年遭受传统同伴欺凌和自杀相关心理行为的检出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遭受传统同伴欺凌与青少年自杀相关心理行为的关联,并通过分层回归探究青少年睡眠质量对上述关联的调节作用.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遭受传统同伴欺凌和睡眠质量与自杀意念(OR=3.38,95%CI:3.00~3.82)、自杀计划(OR=3.44,95%CI:2.99~3.96)、自杀准备(OR=3.67,95%CI:3.11~4.32)和自杀未遂(OR=4.01,95%CI:3.17~5.09)之间均呈正相关(均P<0.001).青少年较高的睡眠质量可以缓解遭受传统同伴欺凌与自杀意念(OR=0.64,95%CI:0.47~0.872)、自杀计划(OR=0.50,95%CI:0.37~0.68)、自杀准备(OR=0.48,95%CI:0.34~0.67)和自杀未遂(OR=0.53,95%CI:0.33~0.85)之间的关联(均P<0.001).结论 青少年遭受传统同伴欺凌与自杀相关心理行为呈正相关,睡眠质量在遭受传统同伴欺凌与青少年自杀相关心理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

    传统欺凌睡眠质量自杀相关心理行为青少年

    2015-2021年江苏省未成年人伤害病例分析报告

    施展黄晓萍张小燕杜文聪...
    516-522,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5-2021年江苏省未成年人伤害发生情况及特点,为制定未成年人伤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21年江苏省伤害监测系统中0~17岁未成年人伤害首诊病例资料,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伤害事件基本情况、伤害临床信息和填报人信息.采用频数和频率描述伤害发生的分布特征;组间频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通过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类别间未成年人伤害严重程度的差异.结果 2015-2021年共收集江苏省5个监测点12家哨点医院未成年人伤害病例98 954例次,其中男性60 380例次(61.02%),男女比例为1.57∶1.伤害发生原因构成前3位的是动物伤(35.38%)、跌倒/坠落伤(32.00%)和钝器伤(10.81%).8-10月是未成年人伤害发生的高峰季节,不同原因所致伤害类型在不同月份的分布也不同.不同年龄组未成年人伤害主要发生在家中,分别占78.13%(0~<4岁组)、68.00%(4~<7岁组)、52.98%(7~<13岁组)和36.27%(13~17岁组),≥7岁组伤害发生于学校与公共场所所占比例较<7岁组显著增加,分别为84.96%和15.04%.未成年人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是休闲活动,占66.88%.结论 江苏省未成年人伤害病例以男性居多,以动物伤为主要原因,夏秋季是高峰季节,多发生在家中,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和加强保护.

    未成年人伤害监测分析

    2021年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地区中小学生维生素A水平及影响因素

    孙文鑫徐培培甘倩许娟...
    523-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1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简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测地区中小学生维生素A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血清维生素A浓度0.2~0.3 µg/mL定义为维生素A边缘性缺乏,<0.2 μg/mL定义为维生素A缺乏,将维生素A边缘缺乏和缺乏合并为维生素A不足.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测地区6~17岁中小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测和实验室检查,分析其维生素A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 45 702名中小学生维生素A的均值为0.37(0.31,0.44)μg/mL,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为18.3%,缺乏率为1.0%.不同性别、年龄组、学校所在地的中小学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存在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6~<9岁年龄组(OR=3.892,95%CI:3.303~4.587,P<0.001)、学校位于农村(OR=1.148,95%CI:1.072~1.229,P<0.001)、父母一方及以上在外务工(OR=1.234,95%CI:1.153~1.321,P<0.001)、母亲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下(OR=1.169,95%CI:1.046~1.306,P=0.006)、无法保证每天都喝奶(OR=1.155,95%CI:1.075~1.240,P<0.001)、蔬菜摄入<4 种/d(OR=1.081,95%CI:1.006~1.163,P=0.034)的中小学生维生素A不足的风险增加.结论 2021年"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地区中小学生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较高,且低年龄段儿童更易发生维生素A边缘缺乏或维生素A缺乏.母亲文化程度、奶类和蔬菜摄入情况等是维生素A缺乏的潜在影响因素,需社会予以关注和重视.

    维生素A中小学生影响因素

    2018-2022年泸州市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监测结果

    苟钊杨培基李劲松吴斗琼...
    530-534,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8-2022年泸州市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为评价碘缺乏病防治效果及调整补碘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2022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泸州市7个县(区)中随机抽取7 000名8~10岁儿童,采集其尿样及经常食用的食盐样品,并按照相标准进行检测.采用Excel 2019软件与SPSS 25.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计算尿碘中位数、盐碘中位数、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等指标,通过Kruskal-Wallis H检验、x2检验等方法,对泸州市居民碘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84.1(124.7,255.0)μg/L;不同年份与县(区)的儿童尿碘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8、9、10岁儿童之间尿碘浓度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251,P=0.002).男童尿碘浓度高于女童(Z=-4.433,P<0.001).7 000份食盐样本中盐碘中位数为26.6(24.5,28.8)mg/kg,碘盐覆盖率为99.27%,碘盐合格率为94.88%,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19%.不同年份与县(区)的盐碘含量、碘盐覆盖率以及合格碘盐食用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018-2022年泸州市8~10岁儿童整体碘适宜,碘盐食用情况良好,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但仍有一定比例儿童碘营养不良.未来应继续做好碘营养状况监测与宣传教育工作.

    儿童尿碘盐碘

    重庆市男性大学生久坐和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问题和睾酮水平的关联研究

    万梅王立宏凌曦陈卿...
    535-539,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庆市男性大学生久坐和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问题和睾酮等激素水平的关联.方法 研究对象为582名来自重庆市男性大学生生殖健康队列(2015年)的大学生.问卷收集人口统计学、久坐、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数据,体育运动根据《体育运动等级量表》得分进行四分位数分类,分为Q1、Q2、Q3、Q4组.使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和皮质醇水平,使用log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久坐和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问题、睾酮和皮质醇水平的关联.结果 582名男性大学生抑郁、焦虑和压力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6.70%、12.71%和6.70%.与久坐<6 h组比较,久坐>10 h组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增加5.66倍(OR=6.66,95%CI:2.16~20.49,P=0.001),睾酮水平减少 13.22%(95%CI:-19.56%~-6.37%,P<0.001);与体育运动 Q1 组比较,体育运动Q4组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减少至66.00%(95%CI:0.13~0.87,P=0.025),睾酮水平增加8.02%(95%CI:1.37%~15.10%,P=0.017).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高体育运动水平大学生中,久坐与抑郁、焦虑、压力症状及睾酮、皮质醇水平和睾酮/皮质醇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久坐是大学生抑郁症状和睾酮水平降低的危险因素,体育运动是抑郁症状发生的保护因素,并与睾酮水平的升高有关,且体育运动可能缓解久坐的不良影响.

    久坐体育运动心理健康睾酮

    中青年群体流感疫苗知信行水平及接种驱动因素调查

    周思佳陈紫颖江欣刘文...
    540-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中青年群体流感疫苗知信行水平、疫苗接种现状和接种意愿,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帮助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方法 2023年5-8月,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从南昌市、长沙市及昆明市常住居民中抽取4 895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流感疫苗知信行水平的影响因素和驱动因素.结果 中青年群体对于流感疫苗的认知和态度一般,接种水平较低.流感疫苗知信行水平在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年收入、是否患基础疾病、吸烟和饮酒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部分职业(均P<0.05)、患基础疾病(OR=1.309,95%CI:1.073~1.597,P=0.008)、良好的认知(OR=1.574,95%CI:1.322~1.874,P<0.001)和良好的态度(OR=2.379,95%CI:1.616~3.502,P<0.001)是流感疫苗接种行为的促进因素.流感季情况严重、担心感染后影响家人和同事、疫苗免费/优惠和政府及卫生当局建议接种是导致中青年群体流感疫苗接种意愿改变的主要因素.结论 中青年群体对于流感疫苗的知信行水平较低,应加强对流感疫苗相关知识的宣传科普工作.通过分层次、分阶段实施接种优惠政策,完善基层接种服务人员激励机制,鼓励临床医师开具疫苗处方等多项举措促进疫苗接种.

    流感疫苗中青年知信行影响因素驱动因素

    绿地暴露和颗粒物暴露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死亡关联的队列研究

    刘成榕刘超张莹莹赵珂...
    547-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评估的绿地暴露和颗粒物暴露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死亡的关联.方法 在山东5个县(区)收集2013-2019年患IS的个案病例,构建IS患者队列.根据每个患者的居住地址匹配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夏季暴露值和PM2.5、PM10的年均暴露浓度.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长期绿地暴露与PM2.5和PM10的联合暴露及其交互作用与IS患者死亡的关联,并且按性别、年龄和居住地进行分层分析.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分别评估绿地暴露、PM2.5和PM10与IS患者死亡风险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 共纳入59 084人,因IS死亡4 726人(8.00%).分析结果显示:在评估NDVI与PM2.5和PM10的联合暴露时发现NDVI与IS患者死亡风险呈负相关.交互作用结果表明:NDVI每增加0.1个单位,IS患者的死亡风险为0.74(95%CI:0.67~0.82),PM25每增加10 µg/m3的IS患者的死亡风险为0.94(0.88~1.00),交互项为1.04(1.02~1.07).年龄、性别和居住地是影响NDVI与PM2.5和PM10的联合暴露及其交互作用与IS患者死亡关联的效应修饰因子.NDVI与IS患者死亡风险的暴露-反应关系曲线呈非线性趋势,PM2.5和PM10与IS患者死亡风险的暴露-反应关系曲线呈"U"型和"J"型.结论 绿地暴露可能降低IS患者的死亡风险,同时进行良好的绿地规划以及降低PM2.5和PM10的暴露浓度可能进一步降低该病的死亡风险.

    缺血性脑卒中绿地暴露细微颗粒物吸入颗粒物回顾性队列研究

    二氧化氮长期暴露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的关联及绿地暴露的效应修饰研究

    赵珂胡杨张珮瑶刘超...
    554-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NO2)长期暴露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以及绿地暴露的效应修饰作用.方法 选取山东省NO2浓度相对较高的西北地区4个区(县)2013-2019年的IS病例进行了纵向研究,患者被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或死亡日期.采用时间依赖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NO2每增加1个IQR,IS患者因脑卒中死亡的ⅡR及其95%CI.利用限制性三次立方样条函数拟合NO2长期暴露与IS患者死亡风险的暴露-反应关系.通过纳入NO2与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水平的交互项探究绿地暴露的效应修饰作用.最后进行了一系列敏感性分析,并基于不同性别、年龄组以及城乡进行了亚组分析.结果 研究共包含46 252名IS患者,4个区(县)2013-2019年NO2的年平均浓度为(43.30± 1.32)μg/m3.研究显示,NO2每升高1个IQR,IS患者死亡的HR值(95%CI)为1.22(1.15~1.29).暴露-反应关系显示NO2长期暴露与IS患者的死亡风险呈非线性关系(P非线性<0.001).交互作用结果发现NO2与绿地暴露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非线性=0.005),且NO2对IS患者死亡的影响在绿地暴露程度较高的地区最弱(HR=1.19,95%CI:1.12~1.26,P<0.001).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以及农村地区,同样发现NO2长期暴露与绿地暴露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 NO2长期暴露是IS患者死亡风险的危险因素,且绿地暴露可能缓解这种危害效应.

    缺血性脑卒中二氧化氮绿地暴露纵向研究